超声引导在临床麻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在临床麻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麻醉学教
学的重点和难点。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国内外已经逐渐成熟,已渐
在日常的临床操作中常规使用。
我们将超声引导应用到临床麻醉的带教过程中,
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麻醉学;临床教学
临床麻醉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麻醉医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过硬的临床技能。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广泛应用于围术期抢救、全胃肠外营养
支持及需长时间输入高渗或有刺激性液体、需随时监测颈内静脉压及难以建立外周静脉输液
通道的患者[1-2]。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是麻醉科医师必须
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麻
醉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麻醉重症教研室每年承担着我校30余人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及20余人的麻醉专业研究生
的临床见习和实习任务。
在临床学习中,同学们都希望能够尽快掌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技术。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带教过程是:经过理论的教学后,在临床实习前,利用模拟
人作为模型,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和实践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进入临床实习后,在老师的带教下,利用传统的盲探方法,通过辨认解剖结构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由
于采取传统的盲探方法,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对解剖结构不熟悉,穿刺过程不熟练,不容易掌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和穿刺失败。
教师只能结合临
床操作把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机械、刻板、局限,不利于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发展[3]。
2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和体会
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对浅表组织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可以清晰
显示浅表组织的结构[4]。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国内外已经逐渐成熟,不仅能解
决困难颈内静脉的穿刺置管问题,而且已经有逐步取代传统的盲探方法的趋势,已渐在日常
的临床操作中常规使用。
因此,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先进的临床技术,也是我
们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体现。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较传统颈内静脉
穿刺置管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体现出的优势和体会如下:①通过超声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了
解颈内静脉走形、管径、充盈情况等,并了解其与周围器官的位置关系[5]。
②在超声引导下我们可以观察穿刺针在组织内的位置、走向、与颈内静脉的位置关系,可以直观地观察穿刺
针是否传入颈内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通过一段时间的超声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带教老师和学生们的交流
反馈,我们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首先,在学生见习期间的带教过程中,就使用超声引导,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颈内静脉穿刺整个过程,在面对几十个见习同学时,将原先只能一个
人体会的穿刺过程,带教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并将穿刺过程以及一些常犯的错误录像制作成
多媒体课件反复播放,使同学们在未真正进入临床前,即亲身感受颈内静脉穿刺的正确操作,可大大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学习效果。
其次,使用超声有利于带教老师更好地进行教
学指导,通过超声图像可以严密监控学生的每一个步骤,并及时纠正错误,减少了患者并发
症的发生,使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安心放心。
第三,实习同学在熟练
掌握超声引导方法后,再学习传统盲探方法时就能够沉着冷静,对解剖位置也更加清晰,操
作步骤也更加熟练,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也显著提高。
3 超声引导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局限
虽然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
问题和需改进的地方。
首先,超声仪进入我科时间尚短,仍有部分老师对此项技术掌握欠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际操作体会才能逐步掌握好此项技术。
但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师资
培训,我科带教老师都会很快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并很好地进行带教示范。
其次,超声引导
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与传统盲探方法在操作手法上有一些区别,学生们在学习和熟练超声引导下穿刺之后,仍然需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实践才能掌握传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从带教中观察到,先通过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培训的同学,在学习传统盲探方法时明显更快、更准,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更高。
我们将超声引导应用到临床麻醉的带教过程中,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超声仪和其他的可视化设备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教学,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可视化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美云,岳顺,陆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2,14(3):23.
[2]陈钦盛,叶文贤,萧植丰.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13,48(7):619.
[3]李毓琴,张明华.医学生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2(2):100—101.
[4]Kim JT,Kim JE,Kim HS,et a1.Ultrasound—Guided Repositioning of a Malpositioned Guidewire for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Children[J].Anesth Analg,2009,108(5):1721.
[5]Karakitsos D,Labropoulos N,De Groot E,et a1.Real-time ultrasound-guided catheteris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the landmark techniqu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Crit Care,2006,10(6):R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