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相关X线读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颈肋(5-7椎)多见于C7, 极少见于C5、6。一般无症状, 颈肋长或有纤维带与第一胸肋相 连时可引起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 经压迫症状。
11、椎旁软组织:少数情况下椎旁软组织密度均匀一致可见沿肌肉 走行脂肪线影。在颈部注意观察脂肪线走行是否与肌肉走行平行、 是否中断。下颌淋巴结与锁骨上、下窝淋巴结分部区见到淋巴结肿 块或钙化影。
环枢椎前半脱位
0.37cm
0.92cm
2\C、 环椎椎体前、后倾
环椎椎体前、后倾:环椎椎体前、后倾是环椎后结节距枕骨隆凸和第2颈椎棘突 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环椎后结节距枕骨隆凸和第2颈椎棘突间的距离相等。 环椎后结节距枕骨隆凸和第2颈椎棘突间的距离增宽说明寰椎前倾。环椎后结节 距枕骨隆凸和第2颈椎棘突间的距离说明寰椎后倾。正常情况下此间隙相等,但 要排除技术原因,投照时患者下颌上仰使外耳孔至鼻翼连线与冠状面垂直于水平
其他椎体棘突平直为曲度变直的征象。
3\A、各种颈椎曲度
颈椎曲度下段反弓
颈椎曲度过大
颈椎曲度后弓
颈椎颈曲椎度曲下度段上后段弓后弓
颈椎曲度后弓伴 椎体水平移位
颈椎曲度 消失变直
颈椎曲度消失变直,伴2-4椎体 双边影,椎体旋转。
2、环齿前间隙(1-2mm)成人大于3 mm,幼 儿大于4mm环齿间隙夹角大于17度可诊断环枢 椎脱位。环齿前间隙成人大于2.5mm,幼儿大于 3.5mm环齿间隙夹角达到17度可诊断环枢椎半 脱位。常结合颈椎正位齿状突距两侧块间隙不
6、横突 :颈椎横突位于椎体两侧,与胸椎、腰椎不同。正常情况下应排列均匀一致,如 横突一侧肥大或短小结合骨质密度变化,排除椎体膨胀性破坏或椎体先天变异。脊诊查体 诊断时应结合影像表现辨证,以免肥大的横突误认为是结节状阳性反应点。
7、椎体骨质情况:注意每个椎体骨质是否有局限增高或局限减低,正常情况下,椎体骨 质密度均匀一致,终板与椎体后缘骨质密度略增高。
线,③颅底பைடு நூலகம்陷症线, 13、棘突走行
1、曲度:观察曲度整体情况,有无曲度消失变直、后弓或生理曲度过大,
进一步观察曲度是上段后弓还是下段后弓或者全颈椎后弓。要求投
照时患者下颌上仰使外耳孔至鼻翼连线与冠状面垂直于水平线平行,
患者头必须摆正。临床上常以前弓消失作为肌肉痉挛和脊椎病变的 征象。评价x线所见时要注意下颌骨体部影像应接近水平位且不低于 C4椎体,前弓消失才有意义。脊诊检查时常以触及颈椎4椎体棘突与
颈椎相关X线读片
一、颈椎
1、颈椎正位: 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或坐、立于摄影架前、两臂下垂于身旁,身体正
中矢状面垂直台面或胶片,并与台面中线或胶片长轴中线重合,头稍向上仰,使听 鼻线垂直台面。
中心线:向头侧斜10度角,经甲状软骨向入胶片。
正 位 片 显 示:
1、颈椎有无侧弯情况,椎间隙增宽、变窄。侧弯: 左、右侧弯、“S”形侧 弯。脊诊查体时注意随弯度的变化而进行检查。
线平行,患者头必须摆正。是牵拉寰枢椎侧扳整脊手法的适应症。
寰椎 后倾
寰椎 前倾
2\D、环椎侧倾:目的是观察环椎在 轴状位上左右倾斜。侧位投照是衡 量寰椎左右倾斜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情况寰椎后弓应成水平重叠影。 要注意排除一些变异和技术因素。 投照姿势要求①两侧下颌角必须水 平,②听鼻线与地面平行,③中心 线对准乳突尖下缘。患者头必须摆 正。如果寰椎椎弓呈双椎弓则说明 寰椎侧倾。
正常关节突关节
椎体双凸、双凹影
颈椎椎体后缘双边影
颈椎椎体后缘双边影
颈椎后缘椎间隙增 宽关节突关节变化
颈椎后缘椎间隙变 窄关节突关节变化
颈椎生理曲度后弓
颈椎曲度过大伴双突征
10、颈前、后软组织(咽后壁、食管后壁、下颌淋巴结、甲状软骨、项韧带、前 纵韧带、椎体后纵韧带骨化)C4以上椎前软组织,一般厚度约为3mm,C5以下椎前 软组织,厚度为6—7mm。颈椎椎体前间隙过厚提示有损伤水肿或炎症积液。颈前 软组织注意颈椎椎体骨质增生对食管的压迫引起食管受压型颈椎病。观察咽后壁、 食管后壁软组织是否平滑,有无突起。患者如有吞咽困难,应当采取头低脚高位 吞钡摄影,来了解骨质增生对食道的压迫情况。有无下颌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 结钙化、肿大等。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及项韧带有无钙化。椎体后纵韧带是否有 增厚骨化。
2、椎体序列:椎体的序列,主要观察几 条线:即两侧横突连线,椎弓根连线, 钩突连线,棘突连线。看正位上下椎体 横突与横突、钩突与钩突、椎体与椎体 边缘是否整齐一致,来全面了解椎体在 正位像上有无旋转、移位。
颈椎椎体棘突偏离中线
3、棘突:观察棘突是否位于椎体垂直中线上,有无左右偏移中线,棘突有无分叉,以 及了解颈椎棘突在轴位像上横断面的情况。棘突偏移主要观察棘突根分叉部是否位于脊 柱中线之上。正常情况下2~7棘突常呈分叉状,分叉的两端常不对称,脊诊查体时食指、 中指位于棘突两侧,注意棘突长短对脊诊诊断的影响。
颌顶位观察齿状突与寰椎关节间隙
前面观
后面观
2\A、寰枢关节侧移半脱位
• 表现为齿状突距两侧块间隙左、右不 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寰枢椎 纵形序列线中断,枢椎棘突居中。寰 椎多伴有旋转。是调整寰枢椎旋转侧 扳整脊手法的适应症。
2\B、 •
寰枢关节前脱位:
• 由于头的过度屈曲或外伤撞及头部等。由于外伤造成横韧带和附属韧带损伤, 使寰椎失稳,前移位,移位过大必定伤及脊髓及椎动脉等。正常成人寰椎前结
中心线 与身体矢状面垂直,经甲状软骨处颈 部前后线中点射入,若定位重点明确为上部颈椎或 下部颈椎,可适当向上或下移。
侧位片显示:
1、曲度 2、环齿前间 隙(1-2mm)成人3 mm, 幼儿4mm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 了C1,2外,各椎体呈方形, 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 陷。
4、茎突 5、椎体序列线( 椎前、椎后、横突前缘线 )
8、甲状软骨:正常情况下显影不清楚,在 一定情况下可清楚显示两侧梨状隐窝积气 影,在四十岁以上一些患者在颈椎5~7椎 体两侧与横突重叠之条状2mm左右致密影。 甲状软骨骨质密度均匀一致,注意与软组 织内钙化病变鉴别。
甲状软骨钙化
9、气管:气管正常情况下与椎 体棘突垂直并重叠,但在颈椎6 椎体上下可见狭窄的气管声门裂 影。注意气管是否垂直,宽度是 否一致,有无中断、凹陷、移位、 受压切迹表现。读片时注意与颈 椎隐性脊椎裂相鉴别。
第四段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3、解剖变异
胸椎隐性脊柱裂
枢椎纵裂
甲状软骨钙化
左侧颈7颈肋
齿状突短小
枢椎分离
齿状突缺如
枢椎变扁
隐性脊柱裂
颈椎隐裂
颈椎颈肋形成关节
3\寰枢椎骨性重叠影
3、颈椎侧位
摄影体位 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或侧向坐于 摄影架前。下颌上仰使听鼻线与冠状面垂直,以避 免下颌支部与上位颈椎重叠(但勿过度,以免影响 颈部的生理曲度)。两肩昼下垂,避免肩部与第6 、7颈椎重叠。
颈椎体序列线
颈椎椎体移位序列线中断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5mm。 观察关节间隙变窄还是增宽,椎间隙前缘增 宽还是变窄,后缘增宽还是变窄。有利于对脊柱间盘退变和小关节紊乱及椎 间盘突出急性期的推断。
颈椎5-7椎间隙变窄
颈椎5-7椎间隙增宽
7、关节突及关节 间隙:关节突关节 间隙正常情况下宽 约1-2mm。如宽窄 不一提示小关节紊 乱。关节突是否有 肥大增生指向椎间 孔内的方向等。是 引起神经受压刺激 症状。
12、钩椎关节:椎体上缘、下缘并不平直,上缘中部略凹,两侧端微上翘,呈斜面 向内的小突起,称钩突。椎体下缘两侧端呈圆钝的斜面,与下一椎体的钩突内斜面 相配合,构成颈椎特有的钩椎关节。正常情况下,钩突位于横突孔和椎间孔旁,尤 其在颈椎5椎体钩突与横突孔之间距离在整个颈椎中最短,钩突的增生、肥大对椎 间孔影响非常明显,是临床上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 5mm。 7、椎体双边影 8、环椎侧摆
9、关节突及关节间隙 10、变异椎 11、颈前软组织(咽后 壁、食管后壁、下颌淋
巴结、甲状软骨、项韧 带)C4以上椎前软组织 ,一般厚度约为3mm, C5以下椎前软组织,厚 度为6—7mm。 12、测量画线:测量① 生理曲度测量②枕齿突
正常关节突及关节间隙1-2mm。
8、椎体双边、双凸、双凹影:椎体有无旋转。在侧位像上以下三种情况具有临床意 义:①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现有双像,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现双 像,称为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呈现有双影,称为双边现象,提示该部颈椎有旋转。 ②上部颈椎显影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 有类似的改变,这表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③颈椎的一个或两个显影正常,而其 余部分有双凸、双凹、双边现象,提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全部颈椎的后 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则系投照位置不正之故,无临床意义。
等宽,寰枢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综合判断。临床
上是引起头痛、头晕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整 脊医生手法复位的重点。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了C1,2外,各椎体呈方形,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陷。 C4,5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形属正常现象。各椎体骨增生,椎体前缘骨 质增生一般无临床症状,但骨质增生过于严重,尤其在C4-7椎水平可引起食管 受压型颈椎病。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尤为严重,即使轻度骨质增生也可引起硬膜 囊受压,骨性椎管腔隙变小,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手法治疗困难。
4、颈椎各椎体、椎弓是否完整,有无裂隙,椎体隐裂:观察颈椎每个椎体椎弓是否完 整。注意隐性脊柱裂与声门裂鉴别。
5、椎弓根形态、位置、大小:椎弓根位于椎体的外侧,为圆形边缘整齐的阴影,
椎弓根骨质密度均匀一致。如出现椎弓根骨质密度不均匀,椎弓根的边缘连续性 中断,椎弓根增大等,常提示骨质破坏性病变或脊柱转移瘤。
13、环枢椎关节间隙:要是弥补常规颈椎正位片难以清楚显示寰、枢椎的缺陷,多用来 明确有无寰、枢椎的侧方脱位或旋转脱位,也可观察枢椎齿状突和寰椎有无骨折,特别 是用以观察寰椎有无分离错位时,更有意义。观察齿状突距两侧快的间隙是否等宽,两 侧寰椎侧块距枢椎椎体上缘间隙是否等宽,正常情况下,齿状突距两侧快的间隙及两侧 寰椎侧块距枢椎椎体上缘间隙均等,间隙约为2~3mm。寰枢关节在整个颈椎中是最复杂、 最难以辨别的部位。寰枢椎关节间隙正常情况下两侧对称、等宽,来分析寰椎在正位像 上是否有左右倾斜情况,寰枢关节引起供血症状重而明显,也是整脊手法治疗的重点。
正常投照下各椎体后缘呈一条弧形连续线,椎体双边影是椎体呈两条纵形阴影, 如出现双边影椎体上下各椎体无双边影出现,提示该椎体在轴状位上有旋转。 如颈椎各椎体均出现双边影征像,系属投照角度所致。椎体的双突影在侧位像 上横突重叠间隙均匀一致,此间隙宽窄不一,提示该椎体在轴状位上有左右倾 斜。椎体双边、双凹、双突影提示颈椎小关节紊乱。
4、茎突:为乳突尖部向前下方略 突出阴影,正常为3-5cm,如果茎 突过长,患者可出现慢性咽炎症 状,甚至茎突可由咽部穿出。
5、椎体序列线(椎前缘连线、椎后缘连线、椎板前缘连线、棘突连线) 各椎体前缘连线、后缘连线及寰椎后结节前缘与以下棘突前缘连线是否 呈光滑平行弧线。用以确定椎体前后移位。椎体的移位,特别是向后的 移位可导致椎间孔横径和椎管前后径变小、椎管腔狭窄,常常是产生临 床症状的原因,也是判断椎体小关节紊乱的征象之一。
2、颈椎张口位
第1、2颈椎张口位 摄影体位: 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头稍向上仰。口 尽量张大,使上颌切牙咬合面中点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台面。 中心线: 经上颌切牙咬合面中心垂直射入胶片。
张口正位片主要 是弥补常规颈椎 正位片难以清楚 显示。
多用来明确有 无寰、枢椎的侧 方脱位或旋转脱 位.也可观察枢椎 齿状突和寰椎有 无骨折。正常间 隙等宽(约3mm)。
节 后 缘 与 枢 椎 齿 状 突 前 缘 间 隙 宽 约 2mm 儿 童 宽 约 3mm , 如 成 人 此 间 隙 达 到 2.5mm儿童达到3.5mm可怀疑寰枢关节前脱位。如成人此间隙达到3mm儿童达 到4mm。寰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夹角>17度。可诊断寰枢关节前脱 位。
黑线成人<3mm 儿童<4mm 夹角<17度
张口正位齿突与两侧侧块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侧寰枢关节影像对称,关节面平行, 关节腔等宽(约3mm)。寰枢关节活动范围大,齿突在关节窝里可以左右移动,投照时 头的位置必须对正,如有侧方移动或旋转则上述轴线关系改变,因此不能只根据这些 x线所见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正常时,一侧侧块可稍外移,但不超过1.5mm,轻度旋 转时不超过2.5mm,同时对侧侧块相应地向内移。超过此范围即为异常,可能有齿突 骨折、寰椎劈裂骨折、翼状韧带不稳或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