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民间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平民间故事
东平民间故事是由东平县民间文学编委会出版社收集整理的一本故事书,里面有很多的有趣的民间故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东平民间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东平民间故事:东平湖七十二座山的传说
传说,秦始皇的时候,鲁西南平原的北端,即东平湖地区的某村庄里,孟、姜两家大户的宅院紧挨紧靠,也就是一道院墙将两家的宅院隔开。
这年春天,孟家这边,在承担隔分孟、姜两家院落作用的这道院墙根里,自然地生长出一棵葫芦苗。
这棵葫芦的秧径顺墙壁往上攀爬,就爬过墙顶端,也就伸展到姜家那边。
并在姜家那边结了一个葫芦,到了秋天,葫芦成熟后,而自动爆开,令人意外的是,这葫芦里出了一个小女孩。
因这小女孩,非常讨人喜爱,所以,孟、姜两家都抢争着索要这个小女孩。
官司打到东平府,孟家说,这葫芦秧的根在我这边,所结的葫芦该属于我,所以,这小女孩应该属于孟家,姜家说,这葫芦是在姜家开花结果,所以,这小女孩应该归属于姜家。
知府大人说,这小女孩,就是你们孟、姜两家的女儿,由你们两家抚养,从此,小女孩就一家住一月,轮换抚养。
人们就习惯地称她为“孟姜女”,她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长得是美貌绝世,聪明出众,但她却情愿嫁给一位叫范喜良的穷苦人,她喜欢他的人品厚道,仁义。
他们婚后不过三天,范郎就同众民伕一样,被强行征招随众前去给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范郎和众民伕是在春天被抓走的,到了冬天,本地的民伕大都陆续回来,可是范郎却没有回来。
孟姜女就独自一人,背着自己给丈夫做的新棉衣,不辞坚辛和劳苦,跋山涉水,翻山越蛉,日夜兼程,风雨不住,步行数月,千里迢迢,奔向修筑万里长城的工地,寻找丈夫范喜良。
孟姜女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赶到筑建万里长城的地方,她看见广大、辽阔的施工场地上,人山人海,黑压压地一大片人,全都死气沉沉,慢慢腾腾地往长城上搬运石块、大青砖等物料,城墙上也有人在砌垒,城墙已筑到十几丈高,看样子还要加高。
孟姜女就在
工地人群里,急急匆匆地穿梭似地行走着,她走着仍然往四外远、近张望,她在寻找丈夫范喜良,见有许多辆马拉或牛拉的大板车,从外地拉运来青石块,大青砖、粘合土及粘合灰等物料,她看到民伕里有白发苍苍的老翁,也有十几岁的少年,他们个个都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都在踉跄着有气无力地干活,还有少数官役模样的人,夹在众多民伕中,他们个个都是彪形体大,体胖,满脸凶很,都是手持棍棒在督促民伕们干活,民伕稍有怠慢,他们挥棍就打,一老者肩挑两大篮子土,有些承受不住,就摇恍地走着,一官役见他走的慢,就上前挥棍就打,老者立即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孟姜女心里,不由地涌出一阵阵辛酸,她两眼含泪,就不时地询问干着活的民伕们:“麻烦您大哥们,我丈夫范喜良被抓来修长城,将近一年啦,还没有回家,我来找他,您们是否知晓他的情况?”很多民伕对孟姜女的询问,只是机械、简单地摇摇头,并不搭话。
她越是找不着丈夫,就越感觉心急火燎,也越感觉不祥,她在这长城旁边庞大的工地上,苦苦寻找了三天三夜,即没有寻找着丈夫的影子,也没有打听到丈夫的任何信息,最后几位鬓发苍白,面色黑黄,身躯干瘦,面孔陌生的老年民伕,眼泪汪汪,语气哽咽地对孟姜女说:“孩子别找啦,快回家吧,你丈夫有很大可能不在人世啦,我们刚来时,见过这么一个年青人叫范喜良,后来不几天,就再也没有见他,我们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们也不知他的下落,我们估摸他是死啦。
”孟姜女立即眼泪哗哗直流,她强压住内心的万分悲痛,凄然地问老者们说:“他的尸体在哪里?总不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吧”老人们都手指雄伟、壮观的长城,悲情地对孟姜女说:“因建造长城,而被累、饿、病和被打致死的人无数,真是太多,他们的尸体全都被埋压在这万里长城的底下,这万里长城就是以无数人的性命而筑起来的。
”他们正说着,在他们身旁正干着活的一年青人,突然倒地身亡,几个彪形官役急速地过来,不由分说,将尸体埋压到长城底下,老人们对孟姜女说,就这样正干着活,突然就死的年轻人很多,这都是因为官役们只强迫大家干重活,而不让吃饱所致,青年人饭量大,只让他出苦力,不让他吃饱,时见久了,体内缺乏营养,就患这症,就会突然猝死。
这工地上只要有死人,官役
们立即就把尸体埋压到长城底下,患重病的人,还不等他死呢,就被官役们埋了,孟姜女耳闻目睹这一切,就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极大的悲恸,就“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撕心裂肺,民伕们都伤心地流泪,霎时间,天昏地暗,天旋地转,电闪雷鸣,狂风呼啸,飞砂走石,大树倾倒,山呼海啸,暴雨直泻,遍地成诃。
也就地动山摇,孟姜女在大雨中,仍然大哭,天地,大海,高山,------------,全都随她哭。
突然,天地间电光猛一闪亮,“咔嚓”一声霹雳巨响,万里长城就“呼隆,呼隆”地倒塌,其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几下子就倒塌八百里。
秦始皇气极败坏,老羞成怒,就要治孟姜女车裂之罪,车裂就是以数辆马车,将活人往两边拉拽裂开致死,但是,他一看孟姜女是一位绝代佳丽,他色心重,就动了邪念,就说,若孟姜女答应做妃子,就恕她无罪。
孟姜女想了一想,就笑咪咪地说:“让我做妃也行,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一,让我滴血认夫尸,二,给丈夫金陵玉葬,按送葬皇帝的标准做,三,让秦始皇和孟姜女一同披麻戴孝送葬。
”秦始皇满口应承,并说:“只要她答应做妃,要啥都行,就是要星星,要月亮,我也给她摘半个。
”
秦始皇下令让官役们,将许多民伕的尸体从倒塌的长城底下扒出来,孟姜女咬破手指,将众多尸体,逐个往上滴血,滴到别人的尸体上,血珠都明摆着,就是不往里渗入,当滴到范郎的尸体上,滴一小血珠,就往尸体里渗入,滴多少就渗入多少。
孟姜女辩认出范郎的尸体,秦始皇把他金陵玉葬,并披麻戴孝同孟姜女一起给他送葬,发完丧,猛姜女仍然还穿一身白孝衣,和秦始皇一起,乘坐豪华的马拉轿车回宫,她说,我要到海边散散心情再回宫,秦始皇高兴地同意,他们来到海边时,孟姜女趁秦始皇不注意,就突然跳下轿车,一头栽入大海-----------。
东海龙王掐指算出:长城被孟姜女哭倒,秦始皇按皇丧标准埋葬了范郎,孟姜女投海自尽—————。
这些事龙王全都知晓啦,他就让龙女变化成孟姜女的模样,上岸而来。
原来,秦始皇有个赶山鞭,这赶山鞭是神物,是宝贝,有灵通,
挥它能赶得山跑,想怎赶,就怎赶,秦始皇把陆地的山都赶到海里,挤得龙宫都没地方居住啦,龙王让龙女从海里上来嫁秦始皇,以便偷盗他的赶山鞭。
龙女坐在海边上哭,也穿一身白孝衣,跟孟姜女一样的模样,当官的又报给秦始皇:孟姜女没有死,又上来啦。
秦始皇又高兴啦,好哇,就叫人把龙女接进宫,他们成了亲,不到一百天,龙女就偷了赶山鞭跑啦,龙王得到赶山鞭,就将那些被秦始皇赶到海里的山,又从海里赶到陆地上来,东平湖周围的七十二座山,就是那时被龙王从海里赶上来的。
{完}
作者:澍蛙
东平民间故事:燕崖桥的奇异事
一、东平渡口溺水者不可胜数
“渡口翻船啦!”
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撕碎了人们的心。
大家不约而同地冲出家门,向渡口跑去。
渡口早已是人山人海。
哭声,叫声,喊声,使人听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话谁在哭谁在叫。
后到的人只看到岸边人头攒动,近水处摆着的几具溺水者的尸体。
向先到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船到中流,突起巨浪,掀翻渡船。
船上二十多人,包括船老大无一幸免。
这时只见江面上浑浊的洪水卷着枯枝败叶,上下翻腾,汹涌澎湃。
突然暴涨的洪水使水面比平时高出足足六尺有余。
除岸边摆着的四、五具尸体外,尚有二十多人连尸体也未找到。
这东平渡口地处东平集市东口,距东平市里许。
是连接东、西两山的要道通衢,也是湘赣边界边民到东平赶集的必经之路。
渡口水面阔有百丈,两岸嵯峨,巉崖壁立。
河西崖高百丈。
崖上有一洞穴,内分三层。
上层有光,下层有水,中层干燥凉爽。
洞深不知几许。
曾有人持火把沿中洞深入,沿途只见各种奇形怪状的石钟乳星罗棋布。
走了三天三夜,未到尽头。
上层栖息着两只白燕。
体形硕大,朝出暮归。
并且无论早出还是暮归,都必在深潭上空翻飞盘旋近半个时辰。
斜阳矫燕,碧波巉崖,如水墨丹青。
此处古为桂东八景之一,称为“双燕
归槽”。
乡民将此崖称为燕子崖。
因白燕稀少,乡民视为吉祥物。
沤江两岸人烟辐辏。
乡民虽常避寇中洞和下洞,却无人进上洞。
沤江北来,汹涌的河水流过幽暗曲折的石磨岭峡谷,冲下百丈险恶乱石滩,在燕子崖前一个急转弯,在崖下形成此万丈深潭。
潭阔百丈,长达二里有余。
潭水泛黑,深不可测。
山险水恶,经常莫名其妙地无风起浪,暴涨不常,令渡者胆战足摇。
河宽浪急,不宜架桥,只靠船渡,交通十分不便。
翻船是经常的。
百余年来,溺水者不可胜数。
二、建桥的事透着古怪
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平静的渡口。
河水静静的流淌着。
渡口也是平静的。
燕子崖深潭出口下游百十丈处,却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渡口翻船的次日,县令赵瑜前呼后拥,亲往东平渡口视察。
翻船的惨景,使这位县大爷为之动容。
安抚百姓之后,亲笔写了一张告示:募捐修桥!并且首先捐出自己一年的俸禄。
士绅郭云龙首先响应,捐钱二百千。
士绅郭南英捐钱一百千。
百姓深受水患之苦,踊跃响应。
有的把家中唯一一只老母鸡抱到街上卖了,捐资建桥。
听说东平修桥,县内各乡踊跃认捐,很快募得七千多两银子。
东平乡绅公推士绅郭云程、郭泮荣为董事,负责修桥的一切事务。
百姓踊跃,二董事在民众中挑选九十八名精壮,作为建桥民工。
大桥选址在燕子崖南端,深潭出口处南约百十丈的地方。
工程如期开工。
董事郭泮荣为了便于管理,将九十八名民工分为三组,指定三个工头分别负责施工。
这三个工头又推举德高望重的老石匠李师傅为总工头,负责三班民工的统一调度和工程的质量检验。
民工食宿都在工地。
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一天,董事郭云程在工地巡查,感觉得好象有什么不对,但却找不出有什么问题。
回去与泮荣一说,泮荣也有此感觉。
于是二人决定将有关修桥的所有事务统统暗查一遍。
通过几天的明查暗访,发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没有丝毫破绽。
二人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也就不再放在心上。
董事的工作是繁忙的。
董事除了需要通盘考虑整个工程外,每天都要到工地的每个施工点进行巡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每隔一段时
间,还要把四个工头找来,了解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在一次闲谈中,有一个工头说“最近有一个怪现象:在工地上做工时,我总感觉多了两个人。
我清点人数,确实多两个人。
奇怪的是我却没有办法断定是多了谁!吃饭时人数却没有多!好几天都是如此。
”另两个工头也附和说,他们也发现有此情况。
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总工头李师傅要大家多一个心眼,弄明白到底是一回什么事。
郭云程决定亲自去工地上查点,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一早,他打扮的跟民工一样,带着工具,来到工地。
一边和民工一起干活,一边暗暗清点民工人数。
民工人数为整整一百人。
因众民工都和他一样,土生土长,彼此多相识。
郭云程极力想辨别出究竟是多了谁,但恁是想破了脑壳,还是不能判断出来。
郭云程不动声色。
下工时跟大家一起走进食堂,点查就餐人数。
任你点晕了脑壳,也却只有自己原来安排的九十八人!
因沤江沿岸山险水恶,河宽浪急,江水暴涨不常。
郭云程心中忐忑,不知是福是祸,只得暗暗交代工头们多加小心。
好在虽然事情里透着一些古怪,却不影响工程进度。
工程不但没有出现任何事故,相反的是工程进展异常顺利。
短短七个月,六个巨石砌成的桥墩已矗立江中。
三、除蛟的事并非人为
却说这沤江北来,一路汹涌澎湃。
怒泷瀑湧,骤如风雨。
汹涛震荡,喷雪奔雷。
闻者耳目震眩,渡者胆战足摇。
高峡深潭,不知隐藏有多少精灵水怪。
单是这燕子崖下的深潭中,却隐有一条孽蛟。
这孽蛟是条草头蛟,当地人称为孽龙。
平时蛰伏潭底,饥时兴风作浪,攫取两岸人畜为食。
自从崖上石洞中来了一双白燕后,不知什么缘故,孽蛟已极少上岸。
只是深潭中经常无风起浪,翻船溺命。
这一日孽蛟正在潭底闭目养神,隐隐听得岸边吵闹。
孽蛟小心翼翼地将头颈伸出水面,四处窥探,发现白燕不在。
偷偷爬上岸来。
发现百十丈外河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河面上矗立着几个高大的石墩,不知作何用处!这孽蛟看到河上人来人往,以为这是送上门来的美食,高兴异常。
正要兴风作浪,将这一拨人马卷入河底,慢慢享用。
忽见人群中跳出两
个年轻民工,一声大喝:“孽畜!哪里走!我们等你多时了!”孽蛟仔细一看,认得是自己的克星到了!不觉大惊。
正要逃回深潭中,已是不及。
只见二人随手脱去外衣,现出一身白色劲装。
手执降魔宝剑,一前一后,挡住孽蛟退路。
孽蛟恼羞成怒,张牙舞爪,口喷毒气,前爪猛抓,后尾乱扫。
白衣人一前一后,奋起神威,招式凶猛,杀法厉害。
彼来此往,直斗了近一个时辰,孽蛟虽然负伤,但仍拼死缠斗,兀自胜负难分。
一白衣人似有不耐,身子一抖,飞上半空,化为一只白燕。
浑身洁白。
展开双翅,足有一丈有余。
铁喙钢爪,闪电似的击向孽蛟双眼。
孽蛟措手不及,一声惨叫,两只碗大的眼珠早被白燕钢爪抓走。
孽蛟失去双眼,疼彻心肺。
孽蛟不能视物,正要逃走,忽一剑刺来,正中孽蛟心窝,随手一绞,斗大一颗心跌落尘埃!孽蛟满地翻滚,把一片河滩搅成了一个深潭。
双燕高飞。
在建桥工地和人群上空翱翔三匝,一声长鸣,冲天飞去。
四、合龙时却有神助
大桥今天就要合龙了。
四方乡民齐集工地,观看大桥合龙和剪彩盛况。
郭云程和郭泮荣约齐各位董事,遍邀四方乡绅。
董事会特地请来县大爷亲自剪彩。
总工头李师傅更是一天到晚都在工地上。
这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将整个工程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正在暗自高兴,忽然负责合龙施工的工头慌慌张张地迎了上来,说:
“头,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师傅忙问:“什么事” ?
“合龙用的鲁班石凿小了,不对型号。
”
李师傅大吃一惊!“怎么会呢?”
李师傅大踏步走到石场一看,一块块凿制好的鲁班石静静地躺在那里。
李师傅用手一比划,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几块石头足足小了一圈!眼看着各项工作都已就绪,县大爷和众乡绅都已到场,众乡亲也
都来了。
现在出了这等差错,势必影响合龙。
这如何是好!李师傅只觉得手脚冰凉,浑身无力,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桥头广场上传来阵阵锣鼓声。
李师傅似乎没有听到。
只是瘫坐在地上,脑子里反反复复响着一句话:“该怎么办!?”
“李师傅!”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师傅忽然听到有人打招呼。
李师傅心里正烦,以为是手下民工,没好气地应道:“什么事?”抬起头来,一看,却见面前站着一个年轻女人。
年轻女人问道:“师傅如此愁眉不展,想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不知小女子能否帮上忙?”
李师傅打量了一下年轻女人。
想:你一个小女子,量你也帮不上什么忙。
叹了一口气,爱理不理地说:
“合龙用的鲁班石全报废了” 。
“不会吧?”
“不信,你自己看吧。
”
“你看这不是好好的吗?我看你还是仔细检查一下吧!乡民盼望大桥早日完工,早已望眼欲穿,千万不要耽误剪彩呦”。
李师傅懒懒地站起来,不经意地朝鲁班石看了看。
嘿!奇了!真的好象有些与刚才不一样!
李师傅不敢相信。
走上前来,将这一堆石块认认真真地重新量了一遍。
发现大小尺寸完全符合要求。
不禁大喜过望!转身跑向广场,大声宣布:“合龙按时开始!”
当李师傅冷静下来,想找这年轻女人时,却哪里还有踪影!
乡民闻知此事,认为这是观音菩萨显灵。
这年轻女人肯定是观音菩萨。
齐刷刷跪在地上,朝天顶礼膜拜。
工程完工后,董事会利用建桥剩余的土石,在东桥头垒石为高岸。
高岸上盖一座三层华阁。
请来丹青高手,彩画飞檐,阁内彩绘白燕斗蛟和观音显灵的故事。
正中供奉一尊观音大士彩绘雕像。
四时享祭,终年香火不绝。
华阁因名“观音阁”。
建成的石桥五洞六墩,高二丈六尺,长二十六丈一尺,宽一丈九尺。
为纪念一双白燕,起名为“燕
崖桥”。
东平民间故事:银山的传说
听老人经常说,穷金山、富银山、不太平的是梁山。
银山现在依然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地方。
关于银山的来历,这里还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银山有一个姓齐的老汉,他十分的勤快,每天五更就早早的起来,然后挎个粪叉头上山拾粪。
这天晚上午夜时分,齐老汉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在梦中他家门口突然冒出一道白光,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推开房门,他惊奇地发现门口全是闪闪发光的银子,照的齐老汉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我发财啦!我真的发财啦!我可以为我娘治病啦!”齐老汉高兴地叫了起来,他在床上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大声叫喊着,还时不时地发出笑声。
齐老汉的手重重地打在老婆张氏的脸上,熟睡中的张氏一下子被惊醒了,她一脚把齐老汉踹醒。
恼怒地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做什么发财梦呢?看你高兴的那个熊样。
”齐老汉虽然被老婆踹醒了,但是脸上还是挂着笑容。
他急急忙忙跑到门口,打开房门外面漆黑一片,哪有什么银子啊?他晃晃悠悠地边走边揉眼自言自语道:“原来是个梦啊,怎么跟真的似的呀!”齐老汉把刚才的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婆张氏,张氏嘲讽道:“你真是财迷心窍了,你就是个穷鬼得命,嫁给你我是倒了八辈子霉了,银子!哼!!还金子呢!要是不睡你就给我滚出去!”“可是一个算命的先生说我今年会发财的!”“发你的财去吧!”张氏转过身后又沉沉地睡去!只剩下齐老汉一脸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