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高考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三 唐诗即时巩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高考立体设计语文福建版第一部分必修三唐诗即时巩固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

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颈联以燕子自比,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诗人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

2.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答案】杜诗中居无定所、天涯飘荡的燕子是诗人身处漂泊处境的自己的真实写照。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

②杪秋:深秋。

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3.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霜露浓重,黄叶满地,寒花疏落,幽泉断续,无不体现了深秋景物的特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的
【答案】落寞。

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化用典故。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送隐者一绝
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5.首句“无媒径路草萧萧”中的“萧萧”二字有何作用
【答案】一方面借径路的荒草茂盛写出了隐者所居环境的萧条冷落;另一方面表现隐者的安于索居、甘于寂寞和恬淡自适的个性特点。

6.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借物抒情,诗人借“白发”表达了对不公正社会的愤慨与批判;
②诗人认为世间只有白发公道,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头上也照长不误,借此暗指除白发之外,世间没有任何公道,这是诗人对整个社会黑暗现实的有力鞭笞。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7.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请你分别说说它们的使用效果。

【答案】“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驱除、消除。

“清风无力屠得热”,写清风本应能够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

“屠”字以示对暑热的憎恨之深。

“着翅”一词用得生动,落日本来无翅,“着翅飞上山”,显其不肯降落。

“落日着翅飞上山”,写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

“着翅”以示盼望早日落山之切。

8.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暑旱”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

【答案】艺术手法:①比拟。

暑旱难耐,清风也无能为力,落日插上翅膀;
②对比。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把“天”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

③虚实结合。

诗人由现实中的“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突出了暑旱之苦。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9.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10.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写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