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教案Unit15LearningLesson1Life-longlearning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教案Unit15LearningLesson1Life-longlearning
学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教案Unit 15 Learning Lesson 1 Life-long learning 学案
北师大版教案Unit 15 Learning
Unit 15 Lesson 1 Learning goal:
① 强调句用法② worthy用法③ As if用法④ prepare用法⑤ Aside form…
1.what is it about the world today that makes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learning? 强调句:it be + 被强调部分+ that/who +剩余部分
It is the desk that I put my books on? Where is that you put your books on? It is only when I came back home 2 hours later that I realized that I lost my book in the store.2.Frankly speaking : to be frank
Honestly speaking:
to be honest
Generally speaking
Exactly speaking
Strictly speaking
Personally speaking
2.worthy
be worthy + n./doing This pen is worthy 5 yuan.His suggestion is worth considering.worth
be worth + n.= be worthy of + n.be worth doing = be worthy to be done/ of being done eg: The matter is worth consideration.= The matter is worthy of consideration.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The book is worthy.The book is well worth reading, but it is not worthy of being translated/ to be
translated.3.I felt as if I had done something wrong.as if 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所表示的是事实或者具有很大的可能性It seems as if the boy has lost his way.所表示的不是事实,常用虚拟语气
The young man with long hair looks as if he were a girl.He walks as if he were drunk.
4.I have learnt so many new skills and have already prepared
a business plan for setting up my own export company.prepare sth/ sth.for / for sth./ to do sth eg: They are preparing food and clothes for their trip.How do you prepare the fish?
5.aside from: apart form
it is a good work aside from a few slight mistakes.Aside from the cost, the hat doesn’t suit me.Ⅱ.Exercises 1.To ________ terrorism, what action should be taken? 2.Was it ____________she said or something that she_________ did you were angry at so much? 3.Finally we__________ the stranger our guide.4.these shoes cost _________, what’s more, they are _________ small for me.5.my father never gave me_______.6.have you decided _________ a date for the wedding? 7.it’s worthy much _________is worth doing.8.the old man was speaking to that poor girl gently,________ to his own daughter.9.everybody in our country,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__________sports and games.10.Beijing,__________ hosting 2008 Olympic games, is calling on the citizens to study English.Answers: 1, put an end to
2, What, that 3.made 4.too much ,much too 5.much advice
6.on/upon
7.to do what 8.enjoys 9.prepared for.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作文导学案
北滩乡杜寨小学三年级作文导学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作文导学案
作文题目:写某个地方的变化或者写颜色的特殊作用
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总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
1、写某个地方的变化或者写颜色的特殊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
让学生理解习作的要求,写出语句流畅,内容清楚的文章。
学习难点:
掌握写作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看图读题,读题明白题意
2、说说第一幅图上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合作探究】
1.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作用?
2.还有一些什么颜色,让你产生丰富的联想?
【达标训练】
完成:白色让我想起()
【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课时:第二课时(习作修改)总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
1、写某个地方的变化或者写颜色的特殊作用。
2、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3、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
让学生理解习作修改的要求,学会怎样修改习作。
学习难点:
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朗读自己的习作,先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及标点符号。
2、再次朗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合作探究】
1.小组中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内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2.讨论怎样修改才会达到更恰当。
【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修改成果
【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第三课时(习作讲评)总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优秀习作,让学生知道怎样能写出更好的习作。
2、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能写出更好的习作。
学习难点:
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老师选择四篇优秀的习作,分别朗读,并指出该习作的优秀之处。
2、学生分组朗读欣赏。
【合作探究】
1.小组中朗读不成功的习作,组内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2.小组内讨论怎样修改才会达到更恰当。
【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修改成果
【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题目: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
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总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难点:
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读背古诗
2、根据插图的内容理解古诗的意思。
3、根据故事描绘的内容,标出诗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4、读一读,说一说自己所想象的声音。
5、领悟“金钥匙“的内容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词语
锦城丝管桂花
【当堂达标】
完成语文天地的“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语,填一填。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案
篇一: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教
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3 4 5 篇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集
篇三: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精华版)1.1 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1.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
(4)改变l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圆的面积可以表示
4l 2 ?l?为。
2 2(1)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4l 2 ?25,即
l 2 16 ?25。
(2)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l>100,2 2 即 l 2 4? >100(3)当l=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2 16 ?4(cm),圆的面积为 2 8 2 4? ?5.1(cm),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2 16 ?9(cm),圆的面积为12 2 4? ?11.5(cm),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不论怎样改变l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增色为l㎝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l 2 4? >
l 2 16
2.(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
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
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 ㎝,这棵树至少要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只列关系式)
(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以外的安全区域。
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2m/s,人离开的速度为4m/s,导火线的长度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答案:(1)设这棵树生长x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则5+3x>240。
(2)人离开10m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时间,应小于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
x0.2
分析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1)a的相反数是正数;
(2)m与2的差小于(3)x的 23 ;
与4的和不是正数;
(4)y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不小于3。
解答:(1)a的相反数是-a,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所以“a的相反数是正数”就是-a>0;
(2)“m与2的差”就是m-2,“ 差小于(3)“x的23 23 1 ”即是m-2<;
”就是
x,“x的与4的和不是正数”就是x+4≤0;(4)“y的一半”不是y,“x的2倍”就是2x,“不小于3”即指大于或等于3,故“y 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不小于”就是y+2x≥3。
3.,-4,?,0,5.2,3其中使不等式x?2>1,成立是
()1 A.-4,?,5.2 B.?,5.2,3 C.答案:D 4.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2所示,所
a?b12,0,3 D.?,5.2 的值()
A.>0 B.<0 答案:B
小结提问,快速回答:
1.表示不等式关系的符号有哪些?
2.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的5倍与3的差比x的4倍大;(2)a的的相反数是非负数;
(3)x的3倍不小于y的8倍。
3.下列不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A.a2 >0 B.?a2 ?0 作业要求:作业本
a?b C.=0()
C.2a>a 3 D.≥0 D.a2 >a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比较归纳,产生新知
我们知道,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不变。
请问: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请兴几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猜想:不等式的结果不变。
试举几例验证猜想。
如3<7,3+1=4,7+1=8,4<8,所以3+1<7+1;3-5=-2,7-5=2,-2<2,所以3-5<7-5;3+a<7+a;3<7,3-a<7-a等。
都能说明猜想的正确性。
2.探索交流,概括性质
完成下列填空。
2<3,235 335;
2<3,23(-1)3(-1); 2<3,23(-5)33(-5);
你发现了什么?请再举几例试试,与同伴交流。
通过计算结果不难发现:前两个空填“<”,后三个空填“>”。
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通过自我探索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不等式性质的印象)3.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1.(1)用“>”号或“<”号填空,并简说理由。
① 6+2-3+2;② 63(-2)-33(-2);③ 6÷2-3÷2;④ 6÷(-2)
-3÷(-2)(2)如果a>b,则2.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或“<”:(1)若a>b,则2a+1 2b+1;(2)若<10,则y-8;
(3)若a<b,且c>0,则ac+cbc+c;(4)若a>0,b<0,c<0,(a-b)c0。
4.巩固应用,拓展研究.1.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
(1)a>b两边都加上-4;(2)-3a<b两边都除以-3;
(3)a≥3b两边都乘以2;
(4)a≤2b两边都加上c;
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a 为常数):
5.课内深化,提升能力
比较下列各题两式的大小:
6.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性质?在运用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9页“习题1.2”
第四篇:北师大6年级科学第一章学案
工具和机械
一、学习目标
1、我们使用过哪些工具。
是不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2、杠杆是不是一定具有省力的作用。
明白杠杆不一定是省力的
3、轮轴是不是一定省力。
明白轮轴一定省力这个道理
4、定滑轮和动滑轮哪个省力,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5、知道滑轮组的作用是什么。
6、知道斜面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人们还要用斜面。
7、找出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
二、提出问题
1、我们都用过哪些工具?
2、什么是机械?什么又是简单机械?
3、什么是杠杆?它的三个重要的位置是什么?
4、杠杆就一定能省力吗?在什么情况下是省力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什么情况下又是费力的?
5、什么是轮轴?轮轴有什么作用?
6、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有什么影响?
7、什么是定滑轮?定滑轮和定滑轮都有什么作用?
8、什么是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是什么?
9、什么是斜面?斜面的作用是什么?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省力程度有什么不同?
10、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三、探讨重点内容
1、机械是能使我们劣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杆秤也是杠杆类工具。
4、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越大越省力,轴越大越费力。
5、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6、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斜面具有省力作用,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度越大越费力。
9、古代天平称得上杠杆家庭的老祖宗了。
第五篇:孔雀东南飞学案教案(修改版)
春风化“语”高一上语文学案编制人:刘丽使用时间:2013年9月第一周孔雀东南飞并序
★记一记★
1.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箜篌()公姥()槌()床伶俜()绣腰襦()葳蕤()纨
()素明月珰()磐()石便()言令才否()泰踯躅()
2.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1)共事二三年(2)可怜体无比
(3)汝岂得自由(4)本自无教训
(5)处分适兄意(6)便可作婚姻
(7)叶叶相交通(8)千万不复全
(9)奄奄黄昏后
★读一读★
3.(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
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
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
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
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3)“乐府双璧”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
《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想一想★
4.阐释故事的梗概与结构。
5.你认为造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在文中找到根据,并说明理由。
《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16.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究竟是人物性格的冲突,抑或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7.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揣摩、分析人物性格。
①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②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③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8.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这个难得的媳妇?
9.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这个情节的?
10.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练一练★
1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请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内容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赏一赏★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12.请比较一下造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人物悲剧的主要根源相同吗?为什么?
★写一写★
13.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就是刘兰芝,面对刘兰芝这样的境遇,你打算怎么办?
一词多义积累
为:1.为仲卿母所遣2.十七为君妇3.阿母为汝求
令:1.县令遣媒来2.便言多令才3.莫令事不举
4.慎勿为妇死
故:1.大人故嫌迟2.知是故人来3.故作不良计
见:1.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2.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
3.还望见谅
谢:1.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3.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相: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3.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6.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7.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10.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11.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适:1.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2.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3.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背诵并赏析下面的汉乐府诗。
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古歌
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参考答案:
4.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
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
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5.题学生讨论明确: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
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
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
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
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
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6.《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抗争精神,直接寄托了人们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生命的关怀。
但两人最终双双殉情只能说是可爱的、可贵的,但不明智。
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7.刘兰芝: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温柔、贤淑、勤劳,自尊、
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焦仲卿:忠于爱情,不敢直接抗争,只消极反抗,忍辱负重,温情,软弱,愚孝。
焦母:专横跋扈、专横固执。
8.学生自主合作讨论交流明确:无子说、恋子说、妒忌说、讨厌说、煎熬说、隔阂说、无行说、第三者说、另娶说、能干说、门第说、美色说等等。
9.(1)从社会现实来看,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
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
如: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
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
东汉末蔡琰(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官吏董祀。
刘备取了刘琮的遗孀。
魏文帝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
吴主孙权就曾纳丧偶妇女徐夫人为妃。
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
(2)从艺术表现上来看,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用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
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
(出于同情心)其次,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
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休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
10.这首诗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在结尾安排了“化鸟”这一情节,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则充分地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矢志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嘲弄,从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