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与无轨胶轮车交接班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
在医疗卫生领域,无菌物品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本文将介绍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全程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
1. 无菌物品的分类
无菌物品主要分为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类。
1.1 药品
无菌药品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无菌技术制备的药品。
无菌药品应存放在特定的无菌药品柜内。
1.2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也需要进行无菌处理,主要包括手术器械、导管、敷料等。
医疗器械需要在清洁区进行清洗和消毒,随后放入无菌包内,在无菌区进行高压蒸汽无菌处理。
2. 无菌物品的管理
医院应制定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对无菌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2.1 无菌物品的标识
无菌物品在入库时需要进行标识,包括名称、生产批次、有效期等。
在使用前要检查标识是否完好,以确保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和可追
溯性。
2.2 实行层级管理
无菌物品应按照使用频率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在贵重无菌
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严格管控,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2.3 清洗和消毒
医院应设置清洗区,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随后在无菌区
进行高压蒸汽无菌处理。
在无菌处理完毕后可将无菌器械送往保存和
分发区。
2.4 双人包扎和签名
医院应制定无菌物品使用的流程,实行双人包扎和签名制度。
双
人包扎是指在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由两名工作人员在无菌台上对无
菌物品进行包扎检查。
在使用后进行签名确认工作已完成。
2.5 定期检测
医院应建立无菌物品使用记录,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无菌物品质量、无菌区温度、湿度等情况,并据此制定
改进措施。
3. 交接班制度
为了确保无菌物品管理的全程无菌,需要实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主要包括交班和接班两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3.1 交班
交班前,交班人员应将无菌区情况进行汇报,包括无菌区温度、湿度、质量检测等。
同时应将无菌区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清点和检查,严格按照双人包扎和签名流程进行操作。
在交接班前,应对无菌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3.2 接班
接班人员应在交班人员离开后,对无菌区进行清点和检查,并确保无菌区温度、湿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接班前,应进行手卫生和穿戴合格的工作服和手套,确保无菌环境的有效性。
4. 结语
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
医务人员应将其严格执行,确保无菌物品使用的有效性和全程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