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督查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督查办

教学常规(80分)
一、计划与总结(4分)
1、计划制订
(1)任课教师制订:学科教学计划;理化生教师实验教学计划。

(2)班主任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包含学生安全)
(3)教研组长制订:教研组活动计划。

(4)安全保卫处制订: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5)各部门负责人制订相应工作计划。

要求:各种计划包括总体目标、情况分析、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等,内容要具体,实用性强。

2、总结制订
教师根据本学期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反思。

3、检查评价
由教学服务中心组织检查评价,计划2分,总结2分。

计划个数不够、项目不全等,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2分为止,按
2、15、1分三个等级计分;总结按2、15、1分三个等级计分。

二、备课(22分)
1、加强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要按照学校要求每周定时进行2课时的集体备课。

同时,备课组内的教师要进行每日一聚和课前说课活动。

集体备课活动时,要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进行详细、清楚地分析。

每周中心发言人提前填写好集体备课卡,活动后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由备课组长负责整理、归纳,每周一次上交学校教科处存档。

2、本学期重点使用备课本进行备课,每周教案个数要求:语文常规备课3个,作文备课单周指导课1个,双周讲评课1个;数学、英语4个;八年级物理2个,九年级物理3个、化学3个(包含实验课);史、地、生、政2个;音乐、美术7-8年级各1个,微机每级部1个。

理化生教师每两周一节实验备课。

体育学科使用体育备课本:七、八、九年级3次。

综合实践课程:七一-八年级3节,九年级2节,地方与校本课程七年级4节,八年级3节,九年级2节。

校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教师均使用导学案。

3、备课要求:在教案中,要有课题、课型、日期、学习目标、真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堂分层训练设计、课堂达标题、作业布置等,要突出教案的实用性。

4、备课评价
(1)课时教案数量(10分)。

定期检查与即时性抽查相结合,根据授课节数,每缺一个扣0.5分,扣完该项为止,每学期按16周计算。

(2)教案质量(12分)。

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要求,由学校教学常规督查小组、级部教学常规督查小组检查评价。

教案除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与板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指标外,还应依据“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等,每个教案后须有教学反思。

以上检查分别记12、Ih10、9分。

三、课堂教学(18分)
1、每学期举办一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新授课必须进行课堂检测,没有的扣2分。

2、评价:成立由学校领导及教研组教师组成的评课组,依据柏城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计16-18分。

对在综合评估中抽取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根据评估组对我校课堂教学的得分率进行调节,评估得分率高于(低于)90%时,每高(低)1%,加(减)1分。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6分)
1、作业布置:以级部备课组为单位,落实学生作业的“三布置三不布置”,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矫正的实效性研究,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有选择的布置合理性作业。

2、每周作业本次数要求:语文大作文两周一次,阅读笔记、周记每周各1次,字数400字以上,作业本一次;数学、英语各4次;物理、化学各2次,史、地、生、政、美各1次。

作业本
次数必须占作业量的50%。

3、双休日检测题布置:要求每周提前选好题目,提前印刷,题目总量控制在6小时左右。

由各级部提出具体要求,写好双休作业周次、时间等,教师必须进行批阅,并向学生进行反馈。

4、数理化要建立统一大小的错题矫正记录本和好题集锦本,每周进行积累,教师每周必须全面检查评价1次。

5、每学期按16周计算。

由学校各级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定时检查评价或即时性抽查评价。

作业批改质量分别计1
6、15、14、13分(其中理科知识的错题记录和好题集锦,文科知识的资料积累根据质量按3、2、1分计分)。

作业不规范扣1—2分;作业批改记录要与作业相符,每缺一次或不符扣0∙1分;批改只写"阅"、”查“或”J”面上超过30%减1分;学生作业与练习讲后改错整体达不到80%减1分。

体育教师搞好体育达标的检测及记录,材料填写要求规范,材料不全及不规范每次扣1分。

实验报告册填写不规范每次扣0.5分,不填写的扣5分。

五、单元达标(3分)
1、次数要求: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组织的单元达标各3次,史、地、生、思品各2次。

2、命题要求:单元达标试题要精心命制,科学合理,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重视能力的考察,紧扣当前的命题方向,按照基础题、中档题、综合题6:3:1的比例,分数值参照教科院期末检测的分值确定。

3、批改要求:对单元达标检测要全批全改并进行分数统计与分析。

对每次批改后的达标试卷要进行整齐装订,完好保存。

装订要求:按封面、质量分析表、成绩统计表、所有学生单元达标卷依序装订。

4、评价:根据质量、分析等情况分别计3、2、1分,每缺一次扣1分。

六、听课(5分)
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8节。

1、按照教研组记录听课(8节)2分+其它听课(7节)1分。

2、评价办法:每少听1节扣0.2分;听课不真实每节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记录不详细每节扣0.1分;不交或没听的本项记O分。

3、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应参加而不参加的,每节次
扣0.2分。

七、教育信息化(12分)
1、“班班通”多媒体使用(6分)
(1)在备课中体现多媒体使用记0.5-1分。

(2)在电脑中有相关课件记1-2分。

(3)班级教学中使用记1-3分。

2、云资源(6分)
教师和学生建立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一师一优课”、“微课”、“云资源”上传、收藏等,实现资源共享、资源覆盖。

3、评价:教导处、电教中心根据班班通多媒体使用情况,结合系统提供的有效数据进行评价。

八、校本课程(5分)
1、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名称,编写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编写教案或备课。

(2分)
2、按照课程表开课、记录校本课程教学资料(教师、学生)、搞好对学生的评价、写出总结。

(3分)
3、每名教师除已聘教学岗位外须担任一门活动课程或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不担任的从工作量中扣除5分。

另外再担任1门校本课程的加工作量:实际备课上课的加6分,只备课不上课的加3分。

九、评价流程:
1、教师个人单项得分=学校教学常规即时评价督查小组
评价得分X10%+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评价得分X90%
2、由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过程性、终结性评价。

十、教学常规检查小组:(负责全校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
组长:XXX
组员: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