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出身的他,通过教学管理缔造了3年0成本超20000学员的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思出身的他,通过教学管理缔造了3年0成本超20000
学员的神话!
作者:贲旭
你的机构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还是持续增长?
随着教培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意识到:续费和转介绍获取生源的占比要逐步大于新招才是健康的数据,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机会。
但是,100%的校长都在做续费和转介绍的工作,90%以上的却都做不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
对于教师而言,平时已经是疲于备课和作业批改,你还让他去帮忙招生和引流活动,他能接受吗?许多老师表示对此感到苦不堪言?
老师觉得自己明明平时为了家长和孩子在全心全意的服务,甚至到了半夜还在为孩子解答疑惑,都这样了,为什么偏偏到了续费的时候,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明明机构内部已经有了针对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但是到了真正需要老师们有落地动作的时候,他们的执行力总是表现得有些差强人意,不仅有许多动作没有做到位。
鉴于老师自身本就存在的排班密集情况,说不得又罚不动,作为管理者的你是不是觉得很被动?
我们不可否认,许多老师在做教学服务的时候,其实很有耐心,甚至可以用尽心尽力来形容,但巨大的工作量已经导致他的精力脱节。
哪怕是最后续费率得以提升,却始终抓不住续费的核心动作,有认真复盘过哪些是有效动作,哪些是无效动作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那么“可复制”这三个字对你而言就是个“天方夜谭”。
机构压根就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记录体系,或者说是学习模式,无法把优秀的案例,“谈单”时的核心要点做到“代代相传”,直接导致所有的成功看起来都像是“偶然”,优秀经验的内化看起来又是这么得疲软。
相信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校长来说并不陌生,但却一直没能看到背后的原因,也没有能够彻底地解决,让自己的机构无意间就陷入恶性循环中。
01
孙超与他的教学管理:
三年间缔造新思维学员超20000的神话
今天的主人公是新思维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K12商学院院长孙超老师。
当年,大学毕业后,孙老师的第一份工作便就职于”学而思”,
先后在总部和分校从事教研,培训,招生等一线业务,在这段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和管理经验。
后来因为自己的创业梦,他毅然离开“学而思”加入“北京新思维”。
曾经他在“学而思”工作的时候,一直觉得它的教研系统,师训体系,以及一整套相对成熟的从线上到线下招生模式是它的制胜法宝,并坚信,这是在这片教培红海中最终能胜出的模式。
直到自己开始创业,在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发教材,建立了自己的师资选培部培养教师,建立了自己的线上蓄水引流系统,线下成交复购转介绍系统后。
却发现,等来的不是规模化招生,而是高流水,高退费,和接踵而至的口碑跳崖式下跌。
这件事,彻底颠覆了他的运营观,他开始复盘深思,培训机构的普适性运营节点究竟在哪里?后来,他终于得以窥探本质,找到了全新的运营模式,迅速扭转了颓势: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就在北京做了7家分校,河北2家分校,从原先16人的团队,一路高歌猛进至今做到了足足200多人,学员超20000人,而现如今,这个模式至今还在学校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并且它的效能还在持续增强中!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孙超老师答:教学管理!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教学管理才是一家机构生与死的关键!
那,教学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种基于客户体验的全域思考,说到这,你可能觉得有点高大上了,其实,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就是你的整个课程在交付和服务的过程中,有没有围绕着让客户继续缴费这个目标在做。
客户的持续购买动作,是培训机构做教学的核心。
在过去,大部分的机构教师甚至是管理层,一直觉得抓好教研和师训,让老师有师德,让尖子生能得到培优是重点,乃至于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讲好每一堂课这才是做好教学!
这个想法没错,但它不全还不够,还差得很远!好的教学管理,是以教学场景为基石,以精心设计的成交环节为保障,让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都直指续费,拓科和转介绍!
02
5个问题背后的3个本质原因
以孙老师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现在在创业过程中获得的崭新视角来看,上面出现这5个问题,究其本质,原因有三:
原因1:缺标准
多数教培机构的管理者对于教学管理部分的认知,其实是多样化的,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一切执行力都是以当前的管理规范为准绳,一旦“改朝换代”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就会有一大批人人跟不上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目前的教培行业缺少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人人一套标准,基层哪里还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原因2:少工具
不是老师不想带好班,上好课,而是因为教学这口饭实在是“越来越难吃”了。
首先我们默认,作为一名教师,本身是希望能切实帮助到每个孩子和家长的,这是他的的天职和本心。
所以他们生来就应该无私吗?作为机构管理者你有尝试过去给一些“正面动作”吗?
你也可以把这四个字理解为“薪酬设计”,许多校长经常笑着同老师们分享政策,比如:招了多少多少学生,我给你多少多少奖金。
诚然,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老师的物质意愿,但粗放式的薪酬设计终究会给你的管理埋下祸端的伏笔。
你可能好奇,明明自己解决了老师的精神意愿和物质意愿,为什么老师还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自身的能力问题,许多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干劲满满”,最后落得个“不尽人意“”甚至开始人生,无奈表示:还不如老老实实实上课算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没有给到老师具体的工具和方法。
许多主管一看业绩不好,就拉着老师们一起开会,“灌鸡汤”,“打鸡血”,给老师们说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能取得更好的业绩,但冷静下来后又不知道该从何开始一句话概括就是:开会激动,回家不动。
这很真实,因为确实有许多机构到了续报期的时候,向老师提要求压指标,偏偏又给不到能落地的工具和方法,能做成才是奇怪的。
所以说,各位校长朋友们,与其三天一小会,两天一牢骚,不如把流程给到手,工具人人有。
原因3:不学习
许多管理者和老师本身无法摒弃职业带来的固有属性。
大家由于职业的特性都不太愿意接受改变,甚至是批评。
思考问题的时候大多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
许多老师的动作发心都是好的,但是,一到家长那里,你说家长是否真的需要,就欠考虑
了。
怎么办?管理者和老师如果缺少产品思维,始终跳不出“老师”这个角色,无法把学生和家长当成客户来对待,长期欠缺换位思考能力和同理心,判断不出哪个一个动作是是执行者希望做,哪个动作又是客户渴望的,这就是第三个原因。
那这么多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本次我们校长邦邀请到孙超老师,将他经过10年的实践与不断反思复盘后摸索出的方案,输出为体系的课程,系统性地解决教培同仁们对教学管理方面的所有困惑!
03
孙超老师与他的校长体系课
孙老师有8年的师资选培实战经验,一年成功为企业招聘200 优秀教师,培养20 优秀的培训机构管理者,2017年晋升为北京新思维教育副总裁,任集团产品总监,产品年级跨越幼升小,小学,小升初,初中,高中,种类跨越户外产品,学科产品,艺术体育类产品,志愿填报产品。
2018年创办K12商学院,研发设计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晋升体系,建设从招聘端新人,入职新人,新人业务培养,老人业务升级,初级干部培养,高级管理者培养的全面人才加工体系,研发设计过师资培训、销售培训、管理培训等教培行业专业级课程。
他的一切方法论,从实战中来,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来,对于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机构而言,这门课程是非常适用的。
那么我们的课程都要讲些什么?
模块一:基础认知,给方法很简单,调认知很难,但这是实现机构快速冲刺的先决条件。
模块二:解决问题,如何把我们的执行方案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正是各位机构负责人目前迫切需要掌握的能力。
模块三:拿走即用,孙老师会给到你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如果,你的管理班子明明很强,却苦于找不到能确实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恭喜你,这个模块就相当于为你量身定制的。
模块四:典型案例,孙老师将结合自己从业至今所遇到的真人真事,手把手带各位一一剖析,如何解决具体的教培管理问题。
学完课程,你将获得什么呢?
首先,可以清晰完整地了解到教培机构的底层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和运营逻辑,能够在基本方法论之上进行基于自己团队现状的深度改造。
其次,可以直接使用课程中的方法论及工具立刻解决现有学校正在发生的问题。
然后,可以直接把本课程作为教学主管和教师培训的蓝本,将这门课内化成属于自己机构的一套完整培训体系。
最后,可以使你具备中/高级的教学管理思维,轻松完成基于你团队的现状的持续教学管理体系优化。
你还在还等什么,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课程详情!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校长邦新媒体:实时发布最新教育培训行业前沿资讯、政策解读、行业洞察、大咖分享、办学经验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