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常见病及其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n y e y u a n y i
山东省平度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9°31′30″-120°19′13″、北纬36°28′15″-37°02′46″,属温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合杨树生长。
杨树树体雄壮,树高30米左右,树干基部黑灰色,树皮呈灰白色,叶片茂盛丰富,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的特点,用途非常广泛。
但在杨树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一、杨树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1、溃疡病性状特点与防治(1)溃疡病性状特点。
杨树溃疡病分水泡型、大斑型、烂皮型、细菌型等四种:
①水泡型溃疡病。
病害主要集中在杨树的树枝干上,一些粗皮杨树品种从树干部的伤口、死芽处感染,染病后,会出现小型局部坏死斑,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变成长条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一些光皮杨树品种染病后,会出现直径1cm 左右的水泡状斑。
②烂皮型溃疡病。
该病主要危害杨树、柳树干、枝,发病后,导致树木皮层腐烂、枝枯,引起杨树大面积死亡。
③细菌型溃疡病。
该病由草生欧文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树干、枝,发病后,病部为椭圆形直径1cm 左右的病瘤,随着时间的增长,圆柱形大瘤逐渐变大,表面粗糙,流棕褐色粘液,导致树木生长衰弱,严重时,全株死亡。
(2)溃疡病预防。
因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在18至25℃的条件下,受感染的杨树的茎皮、芽、伤口处会变成黑褐色,如果病情持续7天,则幼苗可能枯萎或死亡,针对这种特点,应在春秋两季,将3%的非石灰硫磺混合物或50%的退菌特进行防治,或用淇林柯骏配合植大壮喷雾防治。
2、杨树黑斑病的发生与预防(1)杨树黑斑病的发生。
该病主要侵害黑杨和西杨,染病后,杨树叶会陆续出现褐色斑点3至5天后,乳状斑点就会围绕整个叶片,然后斑点逐渐膨胀并变圆,叶片变黑然后掉落。
(2)杨树黑斑病的预防。
预防和控制该病,科学护理,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及时浇水、清理落叶,以此清除病原体。
化学防治时,可选用代森锰锌溶液进行喷雾预防,但应在雨季之前进行喷雾,并连续喷雾3次。
如果在雨季进行药物防治措施,应添加约0.3%的明胶以防止药物被雨水冲刷。
3、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预防(1)杨树烂皮病的发生。
烂皮病由真菌感染引起,发病后,杨树树枝或主茎上也会出现肿胀和水斑,脱水后,出现下陷和干腐现象,疾病结束后,会出现小的黑色隆起,在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病变迅速扩展,皮层剥落和腐烂。
(2)杨树烂皮病的预防。
壮苗操作,在种植幼苗时,防止在幼苗出苗期间对根茎的损害或在幼苗出苗或运输过程中对根茎的损害,并保证幼苗具有良好的排水和灌溉条件,还要有一定的土
壤条件。
进行药物防治时,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以确保及时清除种苗的病菌。
二、杨树常见虫害发生与防治1、杨树蝼蛄虫害
(
1)杨树蝼蛄虫害发生特点。
该虫害为杂食性,主要危害杨树的幼苗和一些常见农作物,影响杨树苗养分的吸收。
(
2)杨树蝼蛄虫害防治。
在此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采用毒饵法,将混合毒饵以1.5至2.5kg 的量撒在苗上,诱捕蝼蛄害虫。
如果危害的情况比较的严重,要采取直接喷洒农药防治的措施,将细土掺入少量的辛硫磷颗粒剂,然后撒在土壤中,来达到杀虫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辛硫磷乳油溶液喷洒来完成杀虫工作。
或用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颗粒剂250克与10公斤细土混匀,进行防治。
2、杨树蛴螬虫害(1)杨树蛴螬虫害发生。
蛴螬虫具有腐蚀性,它经常撕咬幼苗下方的根系或根茎,导致病原体进入杨树体内,造成侵染。
在杨树受到危害后,蛴螬虫幼苗将树苗拨动出土面,幼苗的根部会有整齐的切口。
(
2)杨树蛴螬虫害防治。
直接喷洒25%异丙磷乳油或在5月和11月灌溉可以减少蛴螬虫的数量。
3、地老虎虫害(1)地老虎虫害发生特点。
通常情况下,地老虎每天晚上8点至9点左右比较活跃,在幼虫时期时,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叶径,将杨树幼苗直接拉到土壤中觅食,危害幼苗的成长。
(2)地老虎虫害防治手段
①捕杀幼虫。
在苗圃中放入适量的敌百虫,达到消灭幼虫的目的。
或用辛硫酸乳油溶液进行防治,它可以直接喷洒在幼苗上,也可以将药物倒入土壤,直接破坏幼虫的生存环境。
②捕杀成虫。
通常使用糖醋液溶液,实现诱捕和消灭成虫的目的。
4、黄刺蛾虫害(1)黄刺蛾虫害发生特点。
黄刺蛾虫害一年两代生,成熟的幼虫在茧中过冬,第二年的
5、6月份破蛹而出,7月羽化成虫,到7月中旬是该虫活跃的高峰期,成虫大多在晚上活跃并且比较喜欢有光泽的地方。
一般雌性成虫在叶子背面产卵。
7月初出现幼虫。
在幼年时,幼虫经常组团破坏幼苗,长大后慢慢地慢慢地分散觅食。
7、8月为幼虫生产期,9月初以后,它们开始做茧过冬。
(2)黄刺蛾虫害防治手段。
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虫子活跃期,田间应设置黑光灯诱捕并杀死成虫,如果7月初发现在叶片上聚集的幼虫,则应尽快除去幼虫,采取生物制剂或矿物质农药除虫。
还可以采取切割主要害虫集中叶片,保证其它叶片不受侵害。
7月初幼虫开始活动时,在叶片上喷洒30至500倍的Bt 乳剂,等到10天后,用25%的灭幼腮溶液,或者30%的蛾螨灵溶液来进行防治。
8月中下旬,主要是成熟幼虫正在寻找合适的分支和树皮进行结茧,这时候既可以集中人工力量,来捕捉这些虫茧,达到灭虫的目的。
总而言之,杨树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树种,具有周期短,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特点,实用价值突出,在建筑、制药、造纸和生态环保、城市绿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结合其生长特点,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科学处理,确保苗木
健康稳定生长,提升杨树成活率,为我国杨树栽培种植高产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1.266700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人民政府;2.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人民政府)
杨树常见病及其防治
王建真1乔国英2
21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