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道岔检查项点检测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12
1.8尖轨、心轨转换阻力
2012-2-12
1.9牵引点密贴检查(密贴段)
z z z
z
人员配置:两人 测量工具:专用样板 检测方法:依次将4mm样板放置在各牵引点 处尖轨和基本轨之间,电操尖轨,不锁闭则合 格,如转辙机锁闭则需调整。 检测标准:4mm不锁闭
2012-2-12
1.9牵引点密贴检查(密贴段)
2012-2-12
2.8直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
2012-2-12
2.9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后与直基本轨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75mm厚塞尺在曲尖轨第一牵 引点后与直基本轨间划,塞不进去为合格。换 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 厚度即为曲尖轨与直基本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z
2012-2-12
2.1-2.3轨距、水平和扭曲
2012-2-12
2.4-2.5高低和方向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三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 录,一人辅助。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轨道几何状态仪 测量方法:拉10m弦线,在最中间高低方向同 时测量,每隔5m交替测量;另外30m弦5m校 核由专业测量队用轨道几何状态仪进行测量 高低检测标准:≤2;方向检测标准:≤2
2012-2-12
2.10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
2012-2-12
2.11曲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直基 本轨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z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三人来完成,两人辅助,一人测 量并记录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 测量方法:在曲尖轨各控制断面处两基本轨间 拉弦线,然后用钢板尺进行测量,以弦线下边 缘数值为准 。 检测标准:±0.5mm 专家建议:采用钢轨轮廓测试仪测量更精确
2012-2-12
2.9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后与直基本轨的密贴
2012-2-12
2.10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75mm厚塞尺在曲尖轨与滑床 台间依次划,塞不进去为合格。换小于 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厚度 即为曲尖轨与滑床台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2.12直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曲基 本轨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2012-2-12
2.13尖轨限位器间隙值偏差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尖角塞尺或采用游标塞尺,钢板尺 测量方法:用尖角塞尺在尖轨限位器子块两侧 与母块间隙中间塞,子块两侧与母块的间隙差 即为尖轨限位器间隙值偏差 检测标准:±0.5mm
2012-2-12
2.13尖轨限位器间隙值偏差
2012-2-12
2.14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以后与 翼轨的密贴(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直股时,用0.75mm厚塞尺在 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后与翼轨间划,塞不进 去为合格。换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 塞进去的塞尺厚度即为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 后与翼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1.6查照间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2-2-12
1.7零部件检查
z z z
人员配置:由一人来完成,一人检查并记录 测量方法:目测 检查标准:无缺失,无失效
2012-2-12
1.7零部件检查
2012-2-12
1.8尖轨、心轨转换阻力
z z z
z
人员配置:厂家自带专业仪器协助测量并记录 测量工具:专用仪器测 测量方法:用测力仪器上的压力传感器替换动 作杆上的大销子,尖轨、心轨在电操过程中, 仪器将测出转换阻力并打印。 检测标准:≤设计指标
2012-2-12
2.6直尖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后与 曲基本轨的密贴
2012-2-12
2.7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两人先在合适位置 拉好弦线,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 测量方法:在直尖轨处拉10m弦线,用钢板尺 每个枕依次测量,偏差小于1.5mm即满足要求。 检测标准:1.5mm/10m
1.11道岔中线位置偏差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三人来完成,一人设站两人测量 检测工具: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 测量方法:专业测量队通过全站仪配合测量小 车进行测量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1.11道岔中线位置偏差
2012-2-12
2.1-2.3轨距、水平和扭曲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z 检测工具:轨距尺 z 测量方法:轨距尺水平放置于各枕木中心位置 处, 测量两钢轨之间最小距离及水平。 z 轨距检测标准:1435±1,变化率小于1/1500 水平检测标准:≤1(直股),≤2(侧股) 扭曲(三角坑):水平偏差≤2(测量基线长3 米)
2012-2-12
1.3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
2012-2-12
1.4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与翼 轨的密贴(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直股时,用0.5mm厚塞尺在心 轨尖端至第一牵引处与翼轨间轻划,塞不进去 为合格。换小于0.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 去的塞尺厚度即为心轨与翼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0.5mm
2012-2-12
1.1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5mm厚塞尺在直尖轨第一牵引 点前与曲基本轨间轻划,塞不进去为合格。换 小于0.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厚 度即为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0.5mm
2012-2-12
1.1直尖轨第一牵引点与曲基本轨的密贴
2012-2-12
1.2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5mm厚塞尺在曲尖轨第一牵引 点前与直基本轨间轻划,塞不进去为合格。换 小于0.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厚 度即为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0.5mm
2012-2-12
2.19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2012-2-12
2.20护轨轮缘槽宽度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卡钳、钢板尺 测量方法:用卡钳在护轨与长钢轨之间滑动 (16mm工作边处)确认最窄处,拿出用钢板尺 进行测量并读数。 检测标准:42(-0.5—+1.0)
2012-2-12
1.5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与翼轨 的密贴(曲)
2012-2-12
1.6查照间隔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轨距尺 测量方法:在曲轨开通时,将轨距尺搭在护轮 轨边缘与心轨间,按查照间隔按钮读数即可。 检测标准:≥1391mm
2012-2-12
2012-2-12
2.11曲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直基 本轨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2012-2-12
2.12直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曲基本 轨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z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三人来完成,两人辅助,一人测 量并记录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 测量方法:在直尖轨各控制断面处两基本轨间 拉弦线,然后用钢板尺进行测量,以弦线下边 缘数值为准 检测标准:±0.5mm 专家建议:采用钢轨轮廓测试仪测量更精确
2012-2-12
1.4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与翼轨 的密贴(直)
2012-2-12
1.5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与翼轨 的密贴(曲)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曲股时,用0.5mm厚塞尺在心 轨尖端至第一牵引处与翼轨间轻划,塞不进去 为合格。换小于0.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 去的塞尺厚度即为心轨与翼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0.5mm
2012-2-12
2.16心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翼轨轨 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2012-2-12
2.17直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直股时,用0.75mm厚塞尺在 心轨轨底与台板间依次,塞不进去为合格。换 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 厚度即为心轨轨底与台板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2.14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以后与 翼轨的密贴(直)
2012-2-12
2.15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以后与 翼轨的密贴(曲)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曲股时,用0.75mm厚塞尺在 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后与翼轨间划,塞不进 去为合格。换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 塞进去的塞尺厚度即为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 后与翼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1.2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的密贴
2012-2-12
1.3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卡钳,钢板尺 测量方法:用卡钳在基尖轨之间滑动(16mm工 作边处)确认最窄处,拿出用钢板尺进行测量 并读数. 检测标准:≥65mm
2012-2-12
2.7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2012-2-12
2.8直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75mm厚塞尺在直尖轨与滑床 台间依次划,划不进去为合格。换小于 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厚度 即为直尖轨与滑床台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2.17直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密贴
2012-2-12
2.18侧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开通曲股时,用0.75mm厚塞尺在 心轨轨底与台板间依次,塞不进去为合格。换 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尺 厚度即为心轨轨底与台板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
2012-2-12
2.15心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以后与 翼轨的密贴(曲)
2012-2-12
2.16心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翼轨轨 顶面的降低值偏差
z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三人来完成,两人辅助,一人测 量并记录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 测量方法:在心轨各控制断面处两翼轨间拉弦 线,然后用钢板尺进行测量,以弦线下边缘数 值为准 。 检测标准:±0.5mm 专家建议:采用钢轨轮廓测试仪测量更精确
2012-2-12
1.10牵引点间密贴检查(密贴段)
z z z
z
人员配置:两人 测量工具:专用样板 检测方法:依次将5mm样板放置在密贴检测 器处尖轨和基本轨之间,电操尖轨,如密贴检 查器无表示则合格。 检测标准:5mm无表示
2012-2-12
1.10牵引点间密贴检查(密贴段)
2012-2-12
高速道岔检测手册
中铁十七局宁杭铁路客运专线 铺架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
2012-2-12
编制依据及检测要求
z
z z z
根据工管工[2011]35号《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 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其中直向通过速度 250km/h及以上正线无砟道岔首件工程实体质 量检查评估表进行编制 A类项点共11项,要求合格率100% B类项点共35项,要求合格率90% C类项点共13项,要求合格率80%
2012-2-12
2.18 侧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的密贴
2012-2-12
2.19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两人先在合适位置 拉好弦线,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弦线、钢板尺 测量方法:在心轨尖端处拉10m弦线,用钢板 尺每个枕依次测量,偏差为0,+1.5即满足要求。 检测标准:+1.5mm/10m,尖端不允许抗线
2012-2-12
2.4-2.5高低和方向
2012-2-12
2.6直尖轨密贴段第一牵引点后与曲 基本轨的密贴
z z z
z
人员配置:由两人来完成,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检测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用0.75mm厚塞尺在直尖轨至第一 牵引点后与基本轨间轻划,塞不进去为合格。 换小于0.75mm厚的塞尺塞,刚好塞进去的塞 尺厚度即为直尖轨与曲基本轨的间隙。 检测标准:<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