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2章 平肝熄风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贝齿 来源:宝贝科动物阿拉伯绶贝、山猫宝贝、蛇首眼
球贝德贝壳。别名:文贝、紫贝。 本品咸平,归肝经。 功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用于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 肝阳上扰的惊悸失眠及小 儿高热抽搐;目赤翳障、 眼目昏花等证。
牡蛎《本经》
【来源】为软体动物牡蛎科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和近 牡蛎的贝壳
可治胃痛泛酸
【用法用量】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外 用适量。 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
【鉴别用药】龙骨与牡蛎
龙骨与牡蛎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 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长 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牡蛎平 肝潜阳功效显著,又有软坚散结之功。
2.安神
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3.定惊明目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 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珍珠母与石决明
• 珍珠母、石决明皆为贝类咸寒之品,均能平肝 潜阳,清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肝经有热之 头痛、眩晕、耳鸣及肝热目疾,目昏翳障等症。 然石决明清肝明目作用力强,又有滋养肝阴之 功,尤适宜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等 目疾,及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证;珍珠母 又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效,故失眠、烦躁、 心神不宁等神志疾病多用之。
石决明 《名医别录》
【来源】鲍科动物九孔鲍和盘大鲍的贝壳(鲍鱼之壳)。 打碎生用或煅用.







【性能】 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药性特点】石决明咸寒,质重沉降,入肝经,
善清肝热、平肝阳; 味咸入血,且能益肝阴, 《衷中参西录》谓其“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肝开窍于目”,本品入肝,既可清肝明目, 又能益肝明目,故有“决明”之称。
原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胀头痛、面红目 赤、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脉弦等。 • 部分平肝药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 凉血等作用。
(二)熄风止痉药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息风止痉 主治:1.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
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证; 2.用治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
【使用注意】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 食少便溏者慎用。
珍珠母《本草图经》
【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地蚌壳,或珍 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等贝类动物贝壳的 珍珠层。
【性能】 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安神, 定惊明目。
【应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代赭石 《本经》
【来源】 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生 用或醋淬用。
代赭石《神农本草经》
【性能】 苦,寒。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药性特点】 代赭石苦寒质重,善降有余之火, 抑亢盛之阳。入肝经, 能清降肝火,平抑肝 阳,入胃,镇降胃气,止呕吐;入血分,凉血 止血。
•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 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 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 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了解罗布麻、紫贝齿的功效、主治。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一、含义:凡能平抑或潜镇肝阳,主要用治肝阳 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又称平肝潜 阳药。
三、性能特点
(一)平肝潜阳药的性 (二)熄风止痉药的性能
能特点
特点
药性:寒 药味:苦、咸 归经:肝 升降浮沉:多为介类及矿
石类,质重沉降 毒性:无毒
药性:寒,温燥 药味:可标苦、辛、咸 归经:肝 升降浮沉:虫类居多,沉降 毒性:全蝎、蜈蚣有毒
四、功效与主治
(一)平肝潜阳药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证
抽搐;或用治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痉挛抽 搐、角弓反张等症。 • 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五、配伍应用
1、肝阳上亢——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 可酌配清肝热药。
2、肝风内动 ①肝阳化风——风止痉药+平肝潜阳药物; ②热极生风——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 ③阴虚、血虚生风——养阴、补血药; ④风痰——化痰药; ⑤兼窍闭神昏——开窍药; ⑥兼神志不安,失眠多梦者——安神药。
【功效与应用】
石决明
平肝 潜阳
主治病证
肝阳上亢 头目眩晕
咸寒清热,质重潜阳, 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 清肝热之功,为凉肝、 镇肝之要药
功 效
清肝
明目
目赤 翳障 视物昏花
清肝火而明目退翳, 不论虚实均可使用, 为眼科要药
【用法用量】 煎服,3~15g;应打碎先煎。平 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二、性能特点: 多为质重之介类(贝壳类)或矿石类药物; 主归肝经; 质重沉降、镇潜。
三、功效与适应症 功效: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的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证。(头晕目眩、头
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 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证。)
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 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牡 蛎
牡蛎《本经》









【性能】 咸,微寒。 归肝、胆、肾经。
【功效】重镇安神, 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功效与应用】
平肝 潜阳 镇惊 功 安神 效 软坚 散结
收敛 固涩
主治病证
肝阳上亢 头目眩晕
牡蛎
有类似石决 明之平肝潜
阳作用
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瘰疬、痰核,徵积痞块
滑脱诸证
收敛制酸
六、使用注意:
1.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 同,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 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2. 介类、矿石类药物,入煎剂宜打碎先 煎或火煅后入药。
3. 个别有毒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孕 妇忌服。应注意掌握用量及疗程。
教学要求
• 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 及各类性能特点;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 概述
• 一、含义: 以平肝潜阳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阳上亢病
证的药物,叫平肝潜阳药。以平息肝风,制止 痉挛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厥抽搐的 药物,叫熄风止痉药。由于平肝潜阳药多兼有 熄风止痉的功效,熄风止痉药又多能平肝潜阳, 故合称平肝息风药。
二、分类:
• 平抑肝阳药——能平抑肝阳; • 息风止痉药——能息肝风、止痉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