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品教案
一.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热爱和坚定信念的现代诗歌。

通过描绘祖国的苦难与辉煌,诗人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本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适合九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意象
和情感。

但对于本诗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念。

3.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

3.诗歌背景的了解和文学价值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
的鉴赏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注释,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祖国有关的图片,如国旗、故宫等,引导学生说出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给出诗歌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诗人表达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巩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对本诗感悟的短文,字数不限。

8.板书(课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总计60分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篇现代诗歌。

此诗是诗人舒婷在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祖国从“贫穷”“悲哀”到“富裕”“欢乐”的巨变,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意象
和情感。

但对于本诗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同时,由于本诗的抒情性较强,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

3.诗歌背景的了解和文学价值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
的鉴赏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注释,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祖国有关的图片,如国旗、故宫等,引导学生说出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给出诗歌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诗人表达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巩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对本诗感悟的短文,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诗歌。

8.板书(课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诗歌。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总计60分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篇现代诗歌。

此诗是诗人舒婷在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祖国从“贫穷”“悲哀”到“富裕”“欢乐”的巨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但对于本诗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同时,由于本诗的抒情性较强,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

3.诗歌背景的了解和文学价值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注释,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祖国有关的图片,如国旗、故宫等,引导学生说出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给出诗歌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诗人表达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巩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对本诗感悟的短文,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诗歌。

8.板书(课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诗歌。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总计6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