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 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由 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说明第二 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加深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 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探讨4、把中国打败后,英国最迫切的需求什么? 由此导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探讨5: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分析鸦片战争对 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探讨 的基础上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继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
扩 大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
地Leabharlann 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改变第二次鸦片战 争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阅读课本,从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 因、经过、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探讨8:课中思考题,读图,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3、三维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②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 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③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进 行讨论、探究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阅读课本,从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 因、经过、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探讨8:课中思考题,读图,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 “落后就要挨打”的 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 习的爱国热情 。
4、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京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的起因,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说学情
有关两次鸦片战争具体史实,学生初中时已经学 过,但是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国战败的深层原 因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等,学生并不了解, 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和深度, 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探讨4、把中国打败后,英国最迫切的需求什么? 由此导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探讨5: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分析鸦片战争对 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探讨 的基础上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教师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 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由 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说明第二 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加深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探讨9:史学界认为;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 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因而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命名。对比两次鸦片 战争!
(二)讲授新课 (以讨论法为主) 探讨:1、英国为什么选择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当时是否有必胜的把握?中国是否做好了应战充 分的准备?
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关系上去考虑!
由此导出鸦片战争的背景!
探讨3:鸦片战争的结果怎样?组织学生阅读课 后的解析与探究,指出清军与英军在军力上的差 距,分析武器落后是否是战争失败的决定因素? 由此得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它是近代中
国百年耻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 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
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说学法教法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 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本课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 比较法。
四、说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 你们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哪些毒品吗?毒品都有哪 些危害?你们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地 吸食毒品吗?那时的毒品叫什么?它还引发了哪 一次战争?”导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