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球座渗碳淬硬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 ,重 叠 件 比正 常 件 渗 层深 度 降 低5 %以上 ,硬 度 0
件推 杆球 座结构 如 图 1 所示 。技术 要求 :渗 碳 层 深度1 ~1 mm,硬度为5 ~5 HRC . 0 . 4 2 8 。其 工艺流 程 :下料 一冷挤压成形 一渗碳淬硬 ( 渗碳深度 1 . 0

1m . m,硬 度5 ~5H C)一机 加 工 一焊接 。 4 0 8R
所示 。为 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改进装炉方式 ,采 用 人工排料 ,减少零件重 叠现 象 ,如 图5 所示 从
。 .
我 们认 为 , “ 表面预氧化+ 人工排放 ”可 以解
决一些渗层的均匀性 问题 ,提高一点渗速 ,但即使
延长工艺时间也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 )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盐水试验 将正常工艺 2 随意堆放 的零件 、正 常工艺人工排放的零件和延长
推杆球座渗碳淬硬工艺

汽解放公 司无锡柴 油机 厂 ( 江苏 2 4 2 ) 马静芬 冯雅 明 1 0 6
我厂2 钢推杆球座 ,一直选用爱协林 多用箱式 0 炉直接渗碳淬硬 ,但渗碳淬硬后往往深度偏浅 ,硬 度合格。即使延长工艺时间,返工率也较高 ,箱式 多用炉生产成本较高。
( )问题分析 针对推杆球座 (0 )返工率 3 2钢

1h 2
( )改 变装炉方式 2
原 装炉方式 是随意堆放
由表 1 可知 :人 工排料 比随意堆放渗碳 层深 度 深 ,预氧化温度提高 ̄ 4 o U 8 ℃,深度提高不明显 ,
采 取这 两 个措 施 都 不 能达 到 技 术要 求 。
的 ,零 件与零 件之 间有重叠 现象 ,不 利于 气体流 动 ,影 响渗碳速度和造成渗碳 层深浅不一 ,如 图4
葚 逢参 .工 篓 : ’船 , -删 ’ .上 『 磊 内
中 ,都 有滴 管堵塞等 问题 ,增加 设备维修 成本 ;
BH催渗 技术过去 虽然对 渗碳 速度增加有 明显 的效
果不 明显 。为此我们又进行4 0 8 ℃预 氧化试验 ,试
验 结果 见 表 1 。 表 1预氧 化试 验结果
理论上分析 ,采用人工排料 ,可改善小件零件 零 件 之间的不均匀性 。
强渗时间提高预氧化温度人工排放的零件重新加热 ,
进行淬盐水试验,其渗碳层深度检测结果见表2 。
表2 改变装炉方式 延长强渗时间淬盐水试验
种类 渗碳 层深度/ m m 正常工艺随意堆放零件 1O . 1 备注 盐浴炉
质量一致性考虑 ,正常工艺人工排放的零件盐水淬
火 的 工 艺更 优 。
( )稳定性试验 由于多用炉渗碳后必须直接 3 淬火 ,如需盐浴炉加热重新淬 ,还需先退火,不利 于节能。为此 ,将工艺优化为人工排放装炉,小渗
碳 炉 渗碳 + 浴 炉淬 硬 进行 稳 定试 验 。 盐
图 5
试验工艺 :小渗碳炉2 预渗+ O 强渗 ,出炉坑 h lh 冷后再在盐浴炉80 1 C淬盐水 ,坑式炉10 8 ̄ C回火 。 试 验结果见 图6 图7 、 ,连续 1炉次全部合格。 0
也有5 5 C ~1HR 的降低。③理化室检测渗碳深度方 法 为硬度法 ,由于硬度法受到淬火情况影响 ,以往
采用 (5 ±1 )℃在快速光亮淬火油 中淬火 ,硬 80 0 度偏低 ,造成硬度法检测深度比金相法浅 。
图 1
()生产设备与工艺 爱协林多用箱式炉有气 2 氛保护 ,且具备高精度氧探头 ,能对炉内碳势精确 控制 ,故首选 该设备 ( 见图2 )。其正常热处理工 艺为 :40C 5  ̄预氧化2 ,强渗时 间为1h h 2。
正常工艺人工排放的零件 延长 强渗时间 , 8 ℃×2 4O h
预氧化 ,人工排放的零件
15 - 3 15 5

80 1C淬
盐水 ,lO 8℃ 坑式炉回火
由表2 可知 :由于用硬度法检测渗碳 层深 度 ,
图 4
同样渗碳 的零件 ,淬盐水的淬透性 比淬油强,故重 新加热淬盐水后所表现 的渗碳层深度 明显提高 ,正 常工艺都能满足技术要求 ,但从工艺稳定性与零件

由于上述因素影响 ,导致该零件返 工率居高不 下 ,一度达 ̄5 %,对生产进度造成极大影响。 / fo
2 改进途径探 索 .
( )催渗方法 从催渗机理上讲 ,目前分稀土 1
催渗技术、B H催渗技术和预氧化催渗技术三类。
图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使用情况看 :稀土催渗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
4: O 6
备使用寿命 ,所以当年推荐这种方法 的厂家现 已不 再 使用 ;氧化催渗技术也就是在多用炉 中采用的表 面预氧化 ,在这个零件上催渗效果不明显 。
O3 - 5 O7 . 04 . 0 7

×2 h
随意
×2 强渗 h 人工排放 时 间延长2 h
碳 势09 .%预 渗 l , h 9 0C碳势 1 2" 1 %强渗
预氧化工艺 排料方式 渗碳层深度佃m 4 0 ×2 5℃ h 随意 4 0 ×2 人工排放 5℃ h 40 8℃
4 0C 8 ̄
果 ,在热处理杂志正面报道也较多 ,但是腐蚀性化
学物 质在 “ 活化工件表面”的同时 ,会对产品和设
备注 多 用 炉 , 9 0℃ 0
备造成腐蚀 ,特别对氧探头的影响更明显 ,影响设
类材料加工件 ( 表面状况 良好 )相 比,其渗碳速度 受到很大影响。按 照前期检验报告统计 ,渗速降低 3 %~4 %,即正常件渗 层深度到 1 mm时 ,推杆 0 0 . 0 球座渗层只有06 . m深。②零件呈碗状,在装 .~07 m 炉时一般随意重叠 ( 图3 见 ),较密的装炉方式影 响气流正常循环 ,导致硬度软硬不均或渗层深 度偏
高的问题 ,经分析认为有3 方面 的原 因 :①零件 个
采用2 钢冷挤 压成形 ,表 层 已有一 层致密的氧化 0 膜 ,使 工件表面被 钝化 。该钝化膜 的存在会影 响 碳 、氮在工件表面的吸附 ,且伴有局部脱碳 ,与同
1 现 生产工艺 .
( )零件技 术要 求与工艺 流程 1 2 钢冷挤压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