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新闻价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事和运动员。
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
二、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部 分。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媒体发挥主力军作用 ·新媒体发挥自身优势
课后思考题:
1. 如何从事实包含的要素及社会与公众需要两方面理解新闻价值的内涵? 2. 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在实践中辨析和运用? 3. 结合新闻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敏锐地发现新闻价值、准确地呈现新闻价 值。 4. 检验新闻价值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5. 举例说明媒体报道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由于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是预测性的,它产生的效果可能因人因 地而异。
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
一、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一)社会政治制度是决定新闻价值取向的根本因素 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下新闻事业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有很大差异。
(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新闻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 新闻价值取向从表面上看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选择,实际上是社会核 心价值体系在新闻价值上的反映。
情等性质。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 •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 •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过度强调主观价值可能也会违背新闻价时,新闻价值判断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有时甚 至相反。
案例: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报道《人民日报》侧重展示中国作为
案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三)显著性 显著性指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显著性同新闻事实涉及人物、社 会组织、地区等的知名度有关。
案例: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火灾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四)接近性 接近性指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
(五)趣味性 趣味性含义非常广,指新闻事件具有新奇、反常、巧合、有趣、怡
新闻学概论
第三章 新 闻 价 值
目录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一、新闻价值的定义 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一、新闻价值的发现 二、新闻价值的呈现 三、新闻价值的检验
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 一、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二、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
(三)新闻政策对新闻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 新闻价值取向和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对新闻价值取向直接发 挥作用的是新闻政策。 (四)新闻媒体定位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内在制约 新闻媒体由于定位差异,新闻价值取向也会有所不同。
案例: 2018年韩国平昌冬季奥运会,各国媒体着重报道与本国紧密相关的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减少碳排放,积极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同时 提出发达国家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美国《纽约时报》则淡化美 国责任,片面强调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有 很大难度,担心没有能力履行责任,能源行业将面临冲击。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一、新闻价值的发现
新闻价值的发现首先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鲜性、重要性、显著
“小平您好”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二、新闻价值的呈现 含有新闻价值要素的事实并不直接作用于受众,它需要新闻工作者把新 闻事实转换成新闻作品,使事实中的新闻价值要素能够鲜明、突出地呈现 在社会与公众面前,这个过程就是新闻价值的呈现。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完整地实现新闻事实向新闻作品的转换,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 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作品 • 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作品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新闻价值的呈现具有多样性,表现为对新闻价值要素的具体理解不同、 新闻作品制作方法不同和新闻传播方式不同等。
案例: 针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各国媒体的报道立场和价值取向差异很大,美 国聚焦所谓“正义战争”,阿拉伯人看到战争的恐怖,英国BBC则因为“相 对客观”的报道而遭到以色列的封杀。
发现新闻价值,必须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考察 事实对社会与公众有无意义、有无益处、有无关系、有无趣味。
案例:198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35周年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 学生在行进中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 横幅,虽然只有几秒钟,但被《人民日 报》摄影记者捕捉到,从而成为历史定 格,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要素是衡量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具体标准。
·新闻敏感
案例:1963年,新华社记者郭超 人在西藏农村采访时,敏锐地发现当 地生产工具从木犁换成铁犁,由此写 下《西藏木犁即将绝迹》的新闻,反 映西藏在推翻农奴制后,农业生产力 正发生着历史性巨变。
《西藏木犁即将绝迹》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新闻的分发模式——越来越精确的针对个体目标受众的新闻呈现方式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新闻价值的检验
新闻价值的实现最终表现为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和公众 对其需要满足程度的评价之中。预测的新闻价值是否符合实际,最终要 通过社会效果来衡量和检验。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新闻价值实现的程度如何,同受众选择及接受的状况有着直接联系 ,一般表现为四种情况: • 一是受众和传播者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取向完全不同 • 二是不予选择 • 三是选择性接受 • 四是选择且完全接受
一、新闻价值的定义
• 国外: 托比亚斯·朴瑟 兰特·赫德 新闻价值五要素
• 中国: “素质说” “标准说” “功能说” “源流说”
据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新闻价值的定义为: 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总和。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一)新鲜性(必备) 1. 事实在时间上的“新近”。 2. 事实在内容上的“新鲜”。 (二)重要性 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重要价值,即事实具有涉及面广、 影响力大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