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移动学习现状分析
2019-07-09
摘要:经过近⼆⼗年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种,⼤学⽣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还是⽐较⾼的,但是在移动学习的实际效果上相去甚远。

强化⼤学⽣移动学习的效果,不仅需要⾼校管理层加强对移动学习的宣传,⽽且需要⼀线教师投⼊学习资源的建设之中。

关键词:⼤学⽣移动学习学习效果
⼀、概述
(⼀)移动学习的概念
移动学习源于1994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学开展的⼀个研究项⽬Wireless Andrew,此项⽬是全球范围内第⼀个移动学习研究项⽬,随后尤其是⾃2001年以来全球性的移动学习研究就此展开,这⼀新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所谓移动学习⽬前公认最权威的解释是美国Aleksander Dye教授在其论著《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中提出的定义:移动学习是⼀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实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在移动互联⽹时代,⼈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甚⾄在移动过程中都能⽅便地从互联⽹获取信息、服务等,这也是移动学习模式能够产⽣的根本原因。

(⼆)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
在我国,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起始于2000年,在上海电视⼤学40周年的校庆上,著名的远程教育学者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做了⼀个关于移动学习的报告,⾄此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带到中国。

在2005年⽆线通信⾼峰论坛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了关于未来⽆线校园⽹络发展的想法和模式,为移动学习的进⼀步发展提供了硬件前提。

2009年,政府开始关注和扶持移动互联事业,从⽽更进⼀步加快移动互联⽹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实践提供可⾏性。

2011年,随着世界各⼤电脑、⼿机公司推出的各种移动学习设备及移动互联⽹的更加成熟,使得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式。

⼆、⼤学⽣移动学习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及⽅法
笔者于2015年11⽉―2016年3⽉在西南政法⼤学、四川外国语⼤学、重庆南⽅翻译学院三所⾼校进⾏了较为⼴泛的调查。

调查主要采取座谈法、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笔者在长时间思考和⼴泛征求其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编写的。

调查由笔者委托的任课教师在课堂发放问卷并详细说明调查的⽬的、意义和要求,采取不记名⽅式由被调查者⾃主填写。

此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答卷467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答卷467份,有效率为93%。

(⼆)具体分析
1.对于移动学习的了解和认可度
调查数据显⽰有62%的同学选择“听说过”,说明⼤学⽣在移动学习⽅⾯的接受度⽐较⾼,同时有51%的同学选择移动学习“有很⼤的发展空间”,说明⼤学⽣对移动学习多数持肯定态度。

2.⼤学⽣移动学习的学习⽬的
调查显⽰⼤学⽣移动学习的⽬的是⽐较模糊和混乱的,多数会在⽆聊的时候浏览学习⼀下,并且没有明确的学习⽬标,只是随意翻看或浏览,因此,可以说当下移动学习还尚未成为⼤学⽣学习的主要模式。

3.⼤学⽣移动学习的⽅式
⼤学⽣移动学习的⽅式多数采⽤的是安装APP,⽐如百词斩、⽹易公开课等,部分同学⽐较喜欢信息推送的⽅式,⽐如微信订阅号等。

登录移动学台的⼈⾮常少,⼏乎可以忽略。

4.⼤学⽣移动学习的时间
移动学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碎⽚化,⼤学⽣移动学习的时间有52%的⼈选择第⼀项即五分钟以内。

5.⼤学⽣对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
调查显⽰⼤学⽣认为当前的学习资源娱乐居多,说明他们缺少正确引导,缺乏有益资源的了解途径。

三、提升⼤学⽣移动学习效果的策略
作为⼀种全新学习模式,⼤学⽣对于移动学习的接受速度⾮常快,他们对电⼦信息新技术和设备(智能⼿机、PAD等)充满
热情,同时⼏乎⼈⼈拥有移动电⼦设备,在⽇常⽣活和学习中,他们也能够⾮常娴熟地运⽤这些电⼦设备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等。

因此,可以说⼤学⽣是移动学习的主要体验⽤户。

但他们对移动设备的热情往往超过了对移动学习的热情,⼤多数⼤学⽣使⽤移动设备是为了聊天、浏览⽹页甚⾄打游戏,真正⽤于移动学习的相对⽐较少。

因⽽有必要试着运⽤⼀些⽅法和策略引导和提升⼤学⽣对移动学习的热情及效果。

(⼀)增强对移动学习的宣传
作为⼀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移动学习还并未成为学习的主流⽅式,⼤学⽣的学习⾏为依旧是以书本和课堂为主,即便偶尔尝试移动学习也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等。

究其原因,宣传⼒度不够应该是⾸要因素。

⾼校的管理部门、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应该在校园内、⽹络上加强对移动学习的宣传。

让⼤学⽣⾸先了解什么是移动学习;其次要让他们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取有益的移动学习的资源。

(⼆)提升学⽣移动学习的动⼒
移动学习是碎⽚化地进⼊⼈们的头脑,在学习过程之中不会有⽼师时刻监督和指导,这对于⼤学⽣的学习来说,相对是⽐较有挑战的。

因此就要求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们,从⼤学⽣的认知⽔平出发,帮助⼤学⽣提升移动学习动⼒,在学习中加⼊⼀些互动或者游戏成分,增强知识的吸引⼒。

(三)加强校园⽹络硬件环境的建设
移动学习依靠的硬件基础是移动互联⽹,如果校内的移动互联⽹建设不成熟,则势必会影响⼤学⽣对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不断改良和加强校园⽹的建设是在⼤学⽣群体⾥推⼴移动学习的前提。

(四)加强对学习资源的建设⼒度
当前,⼤学⽣移动学习的⽅式⾮常多样化,⽐如微信的推送、微博的推送、移动学台的登陆、⼿机APP软件的安装等。

但是没有⼀种⽅式是完全或者绝对唯⼀的,因此,⾼校及⼀线教师必须在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多动脑筋、多⽅⼊⼿,抢占各个移动学习⽅式的资源领地,只有这样,才能让移动学习真正引导⼤学⽣学习,⽽⾮消遣时间或娱乐。

本⽂系2015年重庆市教育科学“⼗⼆五”规划专项课题“⾼校思政课移动学习模式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15-GX-088)的阶段性成果。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2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学⽣移动学习现状分析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