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值】
1)合适水平:<5.20mmol/L 2)边缘水平:5.23~5.69mmol/L 3)升高:>5.72m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固醇升高
①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②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低 ③饮酒、精神紧张 ④使用糖皮质激素,加速脂肪分解,产生更多胆 固醇
2)血清总胆固醇降低(TC <2.8mmol/L)
③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对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妊娠早中期↑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
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 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
2)病理性减低
①胰岛素过多
②升糖激素不足
③肝糖原储存缺乏
④急性乙醇中毒(抑制肝糖原异生)
2.HDL减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损害和肾病 综合征时,HDL-C降低。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清中携带胆固 醇的主要颗粒。LDL是由极低密度胆固醇分解 而成。经LDL受体途径进入细胞内的LDL经溶 酶体消化,胆固醇被水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 LDL有A、B两个亚型,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 送胆固醇,直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作脂蛋 白电泳法,LDL位于β脂蛋白的位置,日常分 析中以LDL中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作为粥样硬化的风险指标 之一。
【参考值】 1.03~2.07mmol/L;
合适水平:>1.04mmol/L;
减低:≤0.91mmol/L。
【临床意义】
1.HDL增高: HDL-C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已知 HDL-C与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有报道称其亚型HDL2-C与HDL-C比值(HDL2-C/HDLC)对诊断冠心病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及 甲状腺激素——升高血糖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当血糖浓度过 高时,肝细胞快速摄取过多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 通过肝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偏低 时,肝脏通过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升高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肌肉和脂肪 组织加快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吸收,合成肌糖原或转 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冠心病;高脂蛋白血症; 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低,胰腺炎,肥 胖症,药物,饮酒。
2)TG减低 低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病; 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脂蛋白(Lp)核心部分是胆固醇酯(CE) 与甘油三酯(TG),表面部分是亲水性的蛋白 质与磷脂(PL)及少量游离胆固醇(FC)。
激素和胰高血糖素诱导产生糖异生的关键酶。
⒉ 关键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当血糖浓度的降低,可导致胰高血糖素、少量的肾上腺
素产生,通过cAMP达到抑制糖酵解、增加糖异生的目的。
一、空腹血糖检测(FBG)
【参考值】3.9~6.1mmol/L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
FBG > 6.1 mmol/L
空腹血糖过高
FBG ≥ 7.0 mmol/L
3.在肝、肾衰竭或排泄功能受阻时,血胰岛素浓度 也可升高。
四、血清C-肽检测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 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 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 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 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
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 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 岛素功能。
要在胞液及内质网中进行。胰岛素能增加胆固醇的 合成,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正相反。
(二)胆固醇的转化
1.转化为胆汁酸,这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
主要去路。
2.转化为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
VitD3。
一、血清脂质检测
(一)总胆固醇测定 【适应症】
1.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早期判断。 2.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脂血症的诊断与分型。 3.降脂药物治疗的监测。
2. C-肽↓:糖尿病 存在胰岛素抗体时,只有用C-肽检 测来了解胰岛B细胞的功能。
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GHb) (HbA1中的HbA1c)是血红蛋白(Hb)合成 后以其β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反 应形成HbA1c酮氨化合物,其反应速度主要 取决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Hb的接触时间。由 于糖化过程非常缓慢,一旦形成不再解离, 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故对高血糖 特别是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有独特 的诊断意义。
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在作OGTT时,分别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 1、2、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胰岛素 释放试验,可更准确地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能力。 【参考值】
①空腹胰岛素:血胰岛素为10~20mu/L; ②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高峰在 30min~1h,峰值为空腹胰岛素的5~10倍。2h胰岛 素<30mU/L,3h后达到空腹水平。 ③胰岛素(μu/ml)/血糖(mg/dl)值<0.3。
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apoLp)。 ApoLp有维持Lp与脂类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调控脂代谢有关酶的活力以及识别脂蛋白受 体等重要功能。
根据密度不同,Lp分为: 高密度脂蛋白(HDL,即电泳分离的αLp) 低密度脂蛋白(LDL,即电泳分离的βLp)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电泳分离的前 βLp) 乳糜微粒(CM) 此外还有少量密度介于LDL和HDL之间的 Lp,称为Lp(a)。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血糖的来源
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 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
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 作为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去路
①在各组织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 去路;
②在肝脏、肌肉等组织进行糖原合成;
【临床意义】
1.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进
糖后仍很低,呈低平曲线。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稍低 或稍高;进糖后胰岛素呈延迟性释放反应。
胰岛素分泌降低或释放迟缓,有利于糖尿病的 早期诊断。
2.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B细胞瘤 空腹血糖降低, 胰岛素/血糖比值>0.4,提示高胰岛素血症或胰 岛B细胞瘤。
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 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 岛素又不含C肽
测定血清C-肽的水平可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 代谢和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
【参考值】 空腹:0.3~1.3nmol/L
【临床意义】
常与胰岛素和OGTT同时测定,其临床意义如下:
1.低血糖 ①胰岛B细胞瘤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浓 度均升高;②外源性胰岛素过量所致低血糖患者, 则血清胰岛素升高,而C-肽降低;③胰岛B细胞瘤术 后,血清C-肽仍升高,提示肿瘤未完全被切除或有 复发。
2)病理性增高 ①糖尿病
②分泌疾病
③应激性高血糖
④药物影响
⑤肝脏和胰腺疾病
⑥某些胰腺病
2.血糖减低
FBG<3.9mmol/L
血糖减低
FBG<2.8mmol/L
低血糖症
1)生理性减低
妊娠期糖代谢特点
妊娠早中期↓
①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②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
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
1.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B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2hPG >
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2.判断IGT FBG:6.1~7.0mmol/L 2hPG:7.8~11.1mmol/L 见于2型糖尿病、肥胖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及皮 质醇增多症等。
2.筛检糖尿病 HbA1<8%,可排除糖尿病。 3.预测血管并发症 HbA1>10%,预后差。 4.鉴别高血糖 GHb1c对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 应激性高血糖有价值,前者的GHb1c水平多见增高, 后者则正常。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胆固醇的代谢
(一)胆固醇的合成与调节
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肝是主要场所,合成主
高糖血症
FBG:7.0~8.4 mmol/L
轻度增高
FBG:8.4~10.1 mmol/L
中度增高
FBG > 10.1 mmol/L
重度增高
1)生理性高血糖:餐后、运动、情绪激动、胃倾倒综合征 (胃切
除术后,患者失去了幽门的调节功能,残胃容积缩小,以及迷走神经切 除后影响了餐后胃的舒张,以致食后大量高渗性食糜骤然倾入十二指肠 或空肠,引起血糖升高。)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指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 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后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常见于胰岛B细胞瘤、甲亢、继发性腺垂体功 能减退症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4.低血糖现象 肝源性低血糖:FBG常低于正常,口服糖后血 糖高峰提前出现并超过正常,2小时后不能降 至正常,尿糖出现阳性。 功能性低血糖:FBG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也 在正常范围内,但服糖后2~3小时出现低血 糖。
糖异生
是指非糖物质如生糖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及甘油等转变为 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的最主要器官是肝脏。
生理意义:
⒈在空腹或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⒉乳酸再利用:
⒊糖异生促进肾脏排H+、缓解酸中毒
调节:
⒈ 诱导、抑制关键酶的合成
当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成为
增加糖酵解关键酶合成的诱导因素;另一方面可抑制糖皮质
【方法】
5min内进食75g葡萄糖,分别测FBG和服糖后 30min、1h、2h、3h的血糖和尿糖。 【参考值】
①FBG:3.9~6.1mmol/L ②30min~1h:血糖达高峰,峰值<11.1mmol/L ③2h血糖<7.8mmol/L ④3h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参 考 值】
合适水平:≤3.12mmol/L; 边缘水平:3.15~3.16mmol/L; 升高:>3.64mmol/L。 【临床意义】 许多报道证实,LDL-C水平升高 与冠心病呈正相关,LDL-C每升高1mg使冠心 病危险性增加1%~2%。如TC偏高,HDL-C升 高,可称高胆固醇血症;如TC偏高,HDL减 低,LDL-C升高,应作治疗。LDL增高最多见 于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尤其Ⅱa亚型多见。
肝功能不良,严重贫血,长期营养不良 甲亢,急性感染,长期疾病的终末期
(二)三酰甘油测定 【适应症】
1.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早期判断。 2.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与分型。 3.降脂药物治疗的监测。 【参考值】 1)合适水平:≤1.70mmol/L 2)升高:>1.70mmol/L
【临床意义】 1)TG增高
病理情况下,上述Lp组成及其在血清中的含量 都会发生变化。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颗粒最小,密度 最大的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HDL的组成中,蛋白质(ApoA1、ApoA2为主, 占90%)与脂质各占50%,脂质中胆固醇占 20%。HDL的功能之一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至 肝脏处理,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脂蛋 白电泳时,HDL位于α-脂蛋白处。根据密度的 大小,HDL又可分为HDL1、HDL2和HDL3三种 亚型。常规检查中,通过HDL中胆固醇 (HDL-C)的含量间接反映HDL的水平。
③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氨基糖和糖 醛酸等;
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⑤血糖浓度过高时,由尿液排出。血糖浓度大于 8.9~10.00mmol/ (160-180mg/dl),超过肾小管 重吸收能力,出现糖尿。将出现糖尿时的血糖浓度 称为肾糖阈。
血糖浓度的调节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降 低血糖
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⑥消耗性疾病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适应症】
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或FBG异常,以及有一过 性或持续性糖尿者。 ②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 ③有糖尿病症状,但FBG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④妊娠期、甲亢、肝病时出现糖尿者。 ⑤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 ⑥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
【参考值】 HbA1c4%~6%, HbA15%~8%。 【临床意义】
1.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糖尿病时GHbA1或 GHbA1c值较正常升高2~3倍,GHb1c可反映患者抽 血前1~2个月内血糖的平均综合值。在控制糖尿病 后GhbA1的下降要比血糖和尿糖下降晚3~4周,故 可用于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