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单元复习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期末复习卷
一、选择题
1.人民网2016年3月31日报道:据了解,河北出土的宋代4块古碑中的宋元祐八年重造汉光武帝敕封牡丹仙子神庙碑,详细记载了当时尧山、柏乡两县八村村民重修汉光武帝刘秀敕封牡丹仙子神庙一事。

刘秀建立的东汉基本情况是
A.公元25年建都于长安 B.公元9年建都于洛阳
C.公元25年建都于洛阳 D.公元前25年建都于洛阳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只存在了15年的时间就迅速灭亡,就被农民起义给推翻。

下列哪一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A.陈胜吴广起义 B.国人暴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3.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宗教艺术传入中国的通道。

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哪一宗教最早由此传入我国()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4.下列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②东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③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④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

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6.“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7.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138年与公元前119年 B.公元前138年与公元119年
C.公元138年与公元119年 D.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
8.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秦朝末年 D.东汉末年
9.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
①刘秀参加了绿林军起义
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盛世——光武中兴
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
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繁重的徭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11.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12.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赤眉大起义 D.黄巾起义
1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治的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班超出使西域 D.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14.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我国古代(朝代)在这一带开凿人工运河,成为后世沟通南北的水路通道()A.汉 B.秦 C.唐 D.元
15.下列哪些制度是秦朝开创而被后世各朝所沿用的()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中央集权制④世袭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A.陈 B.咸阳 C.戏 D.大泽乡
17.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思想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张骞出使西域
18.秦始皇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9.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20.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二、非选择题
21.以下图片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研讨会的会场背景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信息,你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中的伟大发明是什么?结合图片,说说此项发明在当时有何优点。

(从不同方面说出两点即可)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资料来探索研究这个主题?(至少说出两条途径)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请你说出蔡伦受人尊敬的原因。

22.材料解析题: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四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中的“皇帝”是谁?
(2)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23.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箭头所指的路线是古代哪条交通要道?汉代哪一位人物为此道路的开辟做出了杰出贡献?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交通线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一位被派往欧洲访问“大秦”的汉朝使臣,根据图示,请你把这条路线用文字描述出来。

24.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2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谁建立的?都城在哪儿?
(2)秦统一后为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哪三个主要官职?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为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巩固和开发了边疆?
(5)在思想上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6)你怎样评价秦始皇?
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1)造纸术。

优点:①轻便,相比竹简便于书写、携带等。

②经济,相比丝帛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

(2)例如:可通过社会上专业的文物馆、博物馆、大学专业研究所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与探究有关的文物、图片、影片、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等。

(3)改进了造纸术,方便了书写,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22.【答案】(1)秦始皇。

(2)功:统一中国;巩固国家统一(或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过:实行暴政(或焚书坑儒、或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23.【答案】(1)丝绸之路;张骞。

(2)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24.【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

(2)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3)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5.【答案】(1)嬴政(秦始皇)。

咸阳。

(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

(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统越族,兴修灵渠。

(5)焚书坑儒。

(6)既要看到他为实现统一,实行了郡县制,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文字,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统一;修长城,筑灵渠,收复河套地区,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也要看到他暴政的一面,焚书坑儒,宣传迷信思想,实行严刑峻法,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苦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