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木雕的少年
【教材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
这也是本单元关于国际理解和友好的第三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
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可以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实录】
师: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7大洲,我们属于亚洲。
隔着浩瀚的海洋,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那就是非洲。
(课件出示地图)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
生:非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非洲的木雕很有名。
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埃及就在非洲。
非洲人大部分是黑人。
非洲生长着许多动物。
非洲的天气特别炎热。
------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看,(出示和非洲相关的图片)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非洲人民。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揭题,齐读。
打开书本,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学生读文。
检查生字词语。
第一组:即将一模一样
师:把一去掉怎么读?齐读。
第二组: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师:谁会读?
你有什么发现?(四字词语,在文中都是用来写瀑布的。
)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指名读)
师:谁来介绍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生: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叫维多利亚大瀑布。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叫维多利亚大瀑布。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交界处。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长约1800米,宽约100多米。
师:1800米有多长呀?从我这里一直长到嘉华大酒店呢!好长的瀑布呀!
100多米是多高呢?我们附近的最高楼是五星大厦,比它还高呢!好高的瀑布呀!想不想看看?
生:想。
(播放图片)
你想说点什么?
生: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美呀!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壮观呀!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果然名不虚传。
师:谁能把它的壮观、气势读出来。
指名读
师:看来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就像涓涓细流。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把涓涓细流汇集成壮观的大瀑布。
齐读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充分。
那课文围绕木雕讲了我和少年之间一件什么事?你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梳理一下课文?
出示:(听朋友介绍)木雕()木雕( )木雕()木雕
生:挑选木雕放弃木雕少年赠送木雕
师:你能按这样的顺序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课文主要讲作者听朋友介绍木雕,到非洲旅行时挑选了一个木雕工艺品,却因为行李太重,只好放弃了木雕。
最后少年赠送给我一个木雕小象墩。
=(同桌互说)
师:是呀,在这次旅行中,当作者不能将自己喜欢的木雕工艺品带回国时,是多么遗憾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有两个遗憾?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那是谁感到遗憾?生:我感到遗憾。
少年感到遗憾。
(板书:我少年遗憾)师:你的脑海里一定会蹦出大大的问号。
生:我为什么感到遗憾?生: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板书:?)
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生:读课文,想一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的3-9段,想一想,我为什么遗憾?生读生:作者为不能把这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因为作者十分喜欢一个木雕小象墩,可是因为行李已经超重,作者只好放弃了,所以作者感到很遗憾。
生:非洲离中国很远,作者去一趟非洲很不容易,作者不能把自己喜欢的木雕工艺品带回国,一定感到非常遗憾。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
并且一再提到了木雕。
你能找出文中写木雕的句子吗?(指
名读)
作者用了许多四字词语来描写木雕请你把它圈出来?学生动笔圈。
生: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师: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由读。
齐读。
师:看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了各式各样的木雕。
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多木雕,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好像看见木雕刻得栩栩如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是呀,木雕是非洲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许多神话就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非洲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课件出示木雕图片。
在这么多木雕作品中,你觉得哪见作品构思新奇?
生:我觉得那个胖胖的小人构思新奇。
是呀,他真可爱
我觉得那个坐凳构思新奇,真有趣。
师:文中作者喜欢的坐凳是怎样的?(指名读)生:也许把大象的鼻子当作挂包的地方。
也许把大象的耳朵当扶手。
把大象的耳朵当茶几放杯子。
把大象的耳朵当镜子。
-------
师:看来,真的是构思新奇。
师:那看了这么多作品,你的脑海中还有哪些词语也能来形容你所看到的木雕?
生:千奇百怪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惟妙惟肖-------
是的,多么心灵手巧的非洲人民呀!这里的木雕多、美、奇,尤其是卷鼻大耳象坐凳,作者(十分喜爱)。
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生: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师: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生:我从爱不释手体会到作者很喜欢象墩。
因为爱不释手你是喜爱得舍不得放下的意思。
师:一直捧着,舍不得放下,的确喜欢。
生:我从仔细观赏看出了来,作者喜欢它,所以看得很仔细。
师:那我把观赏换成观察行吗?不行。
因为观赏除了观察,还表示欣赏的意思,既然是欣赏,一定是好东西。
你体会的真好,一个观赏不光表现了木雕的精美,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我从捧着体会到作者很喜欢它。
因为如果他不喜欢这个木雕,就不会把它捧起来。
师:那你觉得他会怎么捧?生:轻轻地捧。
小心翼翼地捧。
师:作者这样轻轻地,小心翼翼的捧着,像捧着宝贝似的,他是多么喜欢这个象墩呀!谁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名读
这样精美的象墩,作者如此喜爱,却因为行李过重,不能把它带回国,作者是多么遗憾呀!那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请同学们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
生读。
生:因为我不能买下木雕,所以少年很遗憾。
师:请同学们留意一下,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的。
生:少年是在问,你是中国人吗,我点了点头的情况下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的。
是呀!你不觉得奇怪吗?
每天去非洲游玩,去买木雕的人成千上外,不买木雕也很正常。
在他知道我是中国人时,为什么会为我不买木雕而遗憾?到底中国和非洲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出示补充资料。
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从这些信息里你知道了什么?生:中国帮助过非洲。
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很友好。
中国把非洲人当作朋友。
(板书:朋友)
现在,你们知道少年是为谁遗憾?
他是在为朋友遗憾,因为我遗憾,他也跟着遗憾。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是呀,多么真诚、善良的少年,他有着一颗金子般的纯洁的心。
让我们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读出我的遗憾和少年的品质。
分角色读
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
评价
那最后,作者有没有留下遗憾?
没有,少年送给作者一个小象墩。
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再学。
把四字词语收集到摘录本里。
板书:琳琅满目遗憾真诚各式各样善良
构思新奇我少年可爱
栩栩如生友好
应有尽有朋友
惟妙惟肖
千奇百怪
五花八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