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倾听,注意节奏
大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并背诵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翻译全文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分析上阕作者心理状态及原因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
4、学生齐读,背诵
5、疏通文意
6、分析小序交代的内容
7、分析词的上下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同学们预习了本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关键
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明确目标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学生分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没有离别的悲伤,哪来相逢的喜悦?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即使天各一方,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轮圆月。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检测目标
1、习题检测
2、总结本课
3、作业
1、熟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课时计划
课题
13诗词三首
课时
2
班别


时间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难点
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背诵并墨写诗词三首
学生大声朗读并课文,在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理解。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2、探究作者矛盾心理及最终选择
3、分析下阕“无眠”的原因
4、体会下阕所表达的作用的心情
5、除了思念,文章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名句
7、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
1、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做简要分析。
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小组讨论回答:
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请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情感
组织学生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引领学生翻译课文,领会文章意思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总结: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总结: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
2、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
总结: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3、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4、齐读下片,体会词人此时的心情,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总结:旷达乐观。
5、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总结: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
总结: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