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术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置换术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即从患者静脉抽取血液,经离心分离出血浆与血细胞,弃去血浆,而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适当的替代液(胶体和晶体)输回患者体内。
其目的是去除血液循环中致病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或其他有害因子,已达到缓解症状或控制致病过程。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2、观察血管通路的状态或插管处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渗液。
二、操作要点
1、血浆置换术前准备
(1)用物准备。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
(3)工作人员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帽、手套。
2、血浆置换术操作一级膜血浆分离法
(1)开机,调试机器至准备状态,选择临床治疗方式为一级膜分离法,按照机器指令进行连接与操作。
(2)连接血浆分离器及管路,用4mg/ml肝素盐水1000
毫升预充分离器。
(3)将与除去血浆量等量的置换液连接到血管回路的补充液管路上。
(4)设定血浆置换参数,包括置换血浆目标量、温度、血浆分离流量/血流量的比率(FP/BP)不超过30%、返浆流量/血液分离流量的比率(RP/FP)一般为100%、肝素用量、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50mmHg左右)、血浆分离器(根据滤器说明书设定)。
(5)建立血管通路。
(6)连接血管通路动脉端,将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推注适量肝素,分离血细胞与血浆,去除分离出来的血浆成分,将血细胞与置换液(除去血浆量等同量)一起经静脉端输回体内。
(7)严格掌握血流速度,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为80-150ml/min。
(8)血浆置换值达目标量后,停止血液泵,进入回收程序,分离动脉端,连接生理盐水。
血泵速度不宜过快(30-50ml/min)。
测血压并记录。
二级膜血浆分离法
(1)开机,调试机器至准备状态,选择临床治疗方式为二级膜分离法,按照机器指令进行连接与操作。
(2)连接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及管路,用生理
盐水2000ml自动预充排尽空气,最后用4mg/ml肝素盐水1000ml预充分离器。
(3)安装置换液,将选择的置换液连接到血管回路的补充液线上。
(4)设定各种报警及血浆置换的目标量等参数。
包括置换血浆目标量、温度、血浆分离流量/血流量的比率(FP/BP)不超过30%,弃浆量/分离血浆量
(DP/FP)不超过17%,返浆流量/血液分离流量的比率(RP/FP)一般为100%、还有肝素用量、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50mmHg左右)、滤器压等(根据滤器说明书设定)。
(5)建立血管通路。
(6)连接血管通路,推注适量肝素,将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分离血细胞与血浆,将分离出来的血浆成分引入血浆成分分离器,然后将白细胞、净化的血浆和置换液一起经静脉端输回体内。
(7)严格掌握血流速度,通常流经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为80-150ml/min,
流经血浆成分分离器的血流速为30-40ml/min,每小时分离血浆1000ml左右。
(8)血浆置换值达目标量后,停止血液泵,进入回收程序,分离动脉端,连接生理盐水。
将体外循环血液及血浆以30ml/min的速度全部输回体内。
测血压并记录。
三、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血浆置换术患者的前1天和当天进少量清淡饮食,不可食用油腻的食物,以免血清中脂肪过多,饮水500-1000ml,排空尿及大便。
(2)术中护理:①密切观察各管道是否通畅,严格无菌操作②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等,立即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钙剂等对症处理。
③给予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及心率情况,患者如有心慌,胸闷等情况,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处理。
④操作中注意保暖,随时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各种参数,以患者可耐受为主,出现报警及时处理。
操作中应随时恢复血容量和维持胶体渗透压的平衡,以避免低血压、肺水肿等心血管反应,还应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3)术后护理:操作完毕拔除穿刺时,局部用无菌棉球覆盖胶布固定按压
5分钟以上,以免出血。
插管患者护理同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四、注意事项
1、不同疾病应选用不同的血浆置换治疗方式、血浆分离器以及治疗剂量。
2、预充分离器时注意不要用血管钳敲打排气,防止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破膜的发生,如发生破膜,应及时
更换分离器。
3、观察血浆分离器有无凝血现象。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5、严格掌握血浆出入量,防止低血压发生。
6、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有无寒战、发热等过敏反应,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五、护理服务行为规范
(一)护士道德行为
1.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竭诚以待,尽力赴救,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自己毕生精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一视同仁,对患者的正常欲望和合理要求都应给予尊重,在力所能及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给予满足。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在病人伤痛、伤残、死亡面前,医务人员保持严肃同情,不能笑、打闹、若无其事。
4.廉洁奉公,要求医务人员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维护职业声誉,要自觉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反对行业不正之风。
5.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的隐
私与秘密,某些严重或目前不能医治的疾病,应对病人严格保密,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配合治疗。
6.互尊互学,团结协作,要求护理人员顾全大局,病人、集体利益为重,团结同事,反对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妒贤嫉能、无事生非的作风。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要求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并结合护理工作不断吸收新理论、新技术,把握护理学发展动态,在实践上有所创新,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要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精心操作。
(二)护士职业行为
1.热爱护理工作,并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树立整体的护理概念,热情服务,周到护理:讲文明,懂礼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严谨细微,勤快敏捷;谨言谨行,端庄可信;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2.提高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医学照顾,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3.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正确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竭诚协助医生诊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发现患者病情危急,立即通知医师;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
应及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5.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6.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书写护理病历,认真管理,不伪造、隐匿或违规涂改、销毁护理病历。
7.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1)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尊重病人权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3)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4)求实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
(5)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6)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
(7)廉洁奉公,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
(8)心灵手巧,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9)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8.患者入院:应站立相迎,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送患者到病床。
详细介绍床位分管护士、医生、病区环境、
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安全须知等。
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疾病健康教育,执行首问负责制。
9.病房巡视:应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善于倾听,运用观察技巧,主动了解、识别、预测患者不同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树立主动服务、需求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观。
10.护理操作: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服务必须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符合患者需求,实现三者统一的优质护理服务。
11.检查护送:检查前做好解释,每次检查有人护送,特殊、危重患者由护士护送,在检查护送中以患者安全、舒适为第一,做好交接班。
12.护理人员在岗期间,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端庄、言行规范。
应做到:
(1)工作中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时不准手挽手及勾肩搭背。
(2)衣帽整齐,穿工作鞋、肉色袜,夏季穿长袜。
(31)上岗不戴耳环、戒指、手镯、不着浓妆。
(4)头发不过肩、长发戴发网、不染彩妆、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
(5)上班不迟到、早退,不无故请假。
(6)处置病人时不接打手机、不干私活、不打电脑游戏、不会客。
(7)不扎堆聊天、不看电视及与工作无关的杂志、报刊。
(8)上班时间不脱岗、不睡觉,在护士站不准吃零食。
(9)两人不同时坐一把椅子。
(10)语言文明,不与患者争吵、顶撞,做好保护性医疗。
13.护理工作中要做到“五心”“五及时”: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工作要精心;解释工作要耐心;病人疾苦要关心;巡视病房要细心、及时;执行医嘱要及时;抢救病人要及时;生活护理要及时;护理文件记录要及时。
14.交接班中要求做到三交、三接、三清洁: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看清。
(三)护土语言行为
1.语言规范基本要求:
(1)工作时间、学术交流、会议时,提倡使用普通话。
(2)文明礼貌用语,耐心诚恳。
(3)提出请求,“请”字在先;获得帮助,及时致谢;打扰别人,诚心道歉;首问负责,及时解签。
2.与患者交流时的基本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不客气、谢谢合作等。
3.语言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曲”不宜“直”,宜“软”不宜“硬”,宜“热”不宜“冷”。
4.语言做到“四性”: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保护性。
5.做到“六声服务”:迎接新患者有欢迎声(主动迎上去);与患者见面有问候声;患者提议时有道谢声;患者不满意时有道歉声;离开患者有嘱咐声;患者出院有欢送声。
6.电话用语:
(1)“你好!这里是X科,请问你找谁?请稍等”。
(2)“对不起,x医生不在,我可以帮您转告吗?”
(3)“对不起,x医生去手术了,大概x点手术才能完,请您xx点以后打来好吗”。
(4)“对不起,现在是查房和治疗时间,如果不是太急的话,请您xx点以后再打来好吗”。
7.入院接待用语:
(1)“您好!欢迎您来我科住院治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今后您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
(2)“请您先测体重”。
(3)“您被安排在xx床,我带您过去”。
(4)“您的主管医生是x医生,主管护土是xx护士,
他们很快就会来看您”。
(5)“您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尽量帮助您”。
(6)“希望您在我科住院期间心情好,早日恢复健康”。
(7)对病人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年龄和情况选择称谓,称呼时,语言要温和,对老年病人可称为:**大爷(大伯)、**大娘(大婶)、**师傅;对中年病人可称为:*先生、**女士:对青年病人可称为:*先生、**小姐,也可直接称呼姓名;对少年病人可称为:**同学、*小朋友;也可按职务或职称呼,如:**局长,**主任、**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