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局线路工技能竞赛试卷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项选择题
1. 我国铁路规定无垫层的碎石道床厚度为( C )。

(A)10~20cm (B)20~30cm (C)30~45cm (D)50~60cm
2.在正常情况下,普通道岔尖轨顶宽(B)范围内,尖轨与基本轨轨顶面高是由
0逐渐增加到6mm。

(A)20-60mm (B))35-70mm (C))40-70mm (D))35-65mm
3.根据《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轨检车超限报告中,Ⅲ级每处扣(B)分。

(A)10 (B)100 (C)300 (D)301
4.站线道岔与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A ) m。

A、6
B、 6.5
C、7
D、7.5
5.曲线半径为450<R≤8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容许偏差为(B )。

(A)6mm (B)8mm (C)10mm (D)12mm
6.钢轨总磨耗等于垂直磨耗与(B)之和。

(A)侧面磨耗 (B)1/2侧面磨耗 (C)1/3侧面磨耗 (D)1/4侧面磨耗
7.切轨机、打磨机、电焊机等机具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机具应
按规定安装(C)。

(A)安全罩(B)走行轮(C)漏电保护装置(D)接地线
8. Vmax≤120km/h的线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大于(A)mm,判定为重伤钢轨。

(A)2 (B)1.5(C)1(D)0.5
9.电缆沿路堑顶部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

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D )
以外。

沿路堤坡脚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有护道时应在护道1m以外。

(A)2m (B)3m (C)4m (D)5m
10.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得大于(A)。

(A)50mm (B)60mm (C)75mm (D)90mm
三、多选题
1.曲线轨距加宽表述正确的是(A 、C 、D )。

(A)曲线半径R(m)>295无加宽。

(B)轨距加宽在曲线外股加宽。

(C)曲线半径R(m)<195加宽15mm 。

(D)道岔内的轨距加宽按设计图保留。

2.线路上的伤损钢轨标记,正确的是(A 、B 、C 、D ) (A)|←△→| (B)↑△ (C)|←△△△→| (D)↑△△△
3.正线线路设备维修周期,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确定,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B 、D )
(A)Ⅰ级线路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每1~2 年1遍。

(B)扣件维修2~3年1遍。

(C)无砟轨道精调整理,根据动态检测结果合理安排。

(D)钢轨预防性打磨Ⅰ级线路半径不大于1200m 曲线地段,每30~50Mt 打磨一次,侧面磨耗、伤损严重地段可适当缩短打磨周期。

4.缘槽宽度规定正确的是(A 、B 、C 、D )。

(A)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 mm ,侧向轨距加宽时,侧向轮缘
槽宽度等量加宽,容许误差为31+-mm 。

(B)缓冲段末端轮缘槽宽度不小于65mm 。

(C)缓冲段末端轮缘槽宽度侧向轨距加宽时,侧向缓冲段末端轮缘槽宽度等
量加宽。

(D)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5.再用轨(A 、B )
(A)对再用轨轨按照伤损限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B)新建改建项目,
正线、到发线均不应使用再用轨。

(C)再用轨重新上道后,通过总重应从新计算。

(D)表面擦伤深度小于0.8mm 的再用轨,可判为一级再用轨。

四、判断题
1.线路维修工作分为计划维修和临时补修。

( √ )
2.在电气化区段上更换钢轨时,可以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

( × )
3.高锰钢整铸辙叉叉心宽40 mm 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 kg/m 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 正线上超过5 mm 应判断为重伤。

( × )
4.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120~150 N •m ;尖轨及其前后各25 m 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60~80 N •m 。

( √ )
5.繁忙干线封锁5 h 及以上属于营业线Ⅰ级施工。

(√ )
6.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
7.施工和维修作业须设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且不得临时调换。

(√) 8..曲线轨距加宽值加在外股。

(×)
9.警冲标埋设高度为枕面以上不超过0.35m 。

(√) 10.《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规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
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 √ )
五、简答题:
1.120(不含)~160km/h 正线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共分几个等级,其中轨距的容许偏差管理值分别是多少?
答:共分四个等级,分别是作业验收、计划维修、临时补修、限速(120km/h)。

轨距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作业验收+4mm—-2mm、计划维修+6mm—-4mm、临时补修+8mm—-6mm、限速+14mm—-7mm。

2.钢轨折断的标准是什么?
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1)钢轨全截面断裂。

(2)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3)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4)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 mm 且深度大于10 mm的掉块,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六、综合题
论述如何提高现场铝热焊缝防断能力?
参考答案:不拘于用词精准,表述只要含相关内容即可。

(一)焊接方面
1.按照铝热焊焊接工艺、流程进行焊接。

2.焊接后进行打磨的流程及质量卡控措施。

打磨流程(热打磨方面、精(冷)打磨)
质量卡控:
(1)平直度方面(4分):焊接接头轨头工作面1m长度平直度,不应出现低接头。

V≤160km/h:0.1≤顶面平直度≤0.4、0≤工作边≤0.3;160km/h<V:0.1≤顶面平直度≤0.3、0≤工作边≤0.3。

单位mm/m。

(2)表面质量方面(5分):焊接接头经外形精整后,以焊缝为中心的1m 范围内,轨顶面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任意200mm区段内不大于0.2mm;设计速度大于160km/h时,在任意100mm区段内不宜大于0.1mm。

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明显压痕、划伤、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伤损。

对母材的打磨深度宜小于0.5mm。

(二)探伤方面
新焊接焊缝24小时内完成首次探伤,日常按照周期进行焊缝探伤和外观检查。

(三)日常养护方面
1.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符合设计要求。

2.无缝线路日常维修(动道)满足作业轨温要求。

3.道床满足标准断面、联接零件满足扭力矩、扣压力规定。

4.日常满足焊缝外观、平顺性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