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分歧(zhī)瘫痪(tān)絮絮叨叨(xù)
B.诀别(jué)脸颊(jiá)花团锦簇(cù)
C.整宿.(sù)停滞(zhì)哄堂大笑(hōng)
D.威慑(shè)绰号(zhuō)洗耳恭听(g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憔瘁侍弄各得其所B.一霎时模仿波光鳞鳞
C.查觉炽热迷迷糊糊D.焚香牵挂小心翼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经过细细品味,她明白了“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含义。
B.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各得其所地参观了这所学校。
C.环湖自行车比赛快开始了,各国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D.七十岁的王大爷见多识广,少年老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使我们班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成立百东新区是我市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百色城与田阳县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C.一进入深圳大运会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D.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顶是(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①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②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③春天像健壮的青年④春天像小姑娘,
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二、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一)(6分)
食虫植物开花
①曾经无数次想象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近日,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内的“白颈”、“朱思迪”等多个品种的瓶子草已进入花期。
瞧!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有的甚至比叶子高出许多,柔弱的花茎支撑着硕大的花朵显得有些吃力。
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②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其瓶状叶是有效的昆虫陷阱,瓶状叶外部色彩鲜艳,内壁能分泌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相混,起到溺死并消化昆虫的作用。
瓶状叶的开口处常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诱昆虫前来采吃,一旦受骗的昆虫爬进内壁,滑落到瓶内的消化液里,将受到内壁的倒刺毛挡住去路,最终溺死其中无法逃出生天。
昆虫的尸体在瓶子草消化酶的作用下,变为营养物质氨基酸被瓶壁吸收。
③吃饱喝足的瓶子草在每年的4-5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花单生茎顶,两性,花朵较大,呈紫色或粉红色。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花朵具有复杂而精密的构造。
④瓶子草最主要的授粉者是蜜蜂,蜜蜂要采蜜的时候,由于花朵的构造,它们必须先经过其中一个柱头,才能进入倒伞状的空腔部分。
在空腔内,它们不免会沾到一堆来自花药或者掉落的花粉。
离开的时候,也由于花朵的构造,蜜蜂得从其中一个盖状的花瓣出去,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蜜蜂经过柱头造成自花授粉。
正是瓶子草的这种异花授粉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简单。
⑤当然聪明的瓶子草不会对所有造访的昆虫都格杀勿论,为了避免授粉的有益昆虫掉进“瓶”内被误食,它的花茎往
往高出叶子很多。
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1】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总分顺序
【2】下列句子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 ) (2分)
A.曾经无数次想像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
B.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C.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D.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3】根据文意,下列与瓶子草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瓶子草的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
B.瓶子草叶子分泌的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想混,可以溺死并消化昆虫。
C.瓶子草花朵的构造复杂而精密,花单生茎顶,两性,呈紫色或粉红色。
D.食虫植物瓶子草的授粉方式一般是异花授粉,蜜蜂是其唯一的授粉者。
2.散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3分)
【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分)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
含意是什么?(4分)
【4】第二段中对“我”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4分)
三、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B.过中不至尊君在不
C.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D.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离开)
B.去后乃至(才)
C.友人惭(感到惭愧)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2.(2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四、其他
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五、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4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中以“”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
(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蕴含怎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⑹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⑺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
”
⑼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3分)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八、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7分)
某校七(1)班同学正在进行“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请你也参与到中间来。
【1】请你纠错。
《艺术人生》主持人在采访毛泽东之孙、毛岸青之子毛新宇时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就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开场白,却引发了一场“家父风波”。
节目播出后,有媒体对这个细节提出质疑,并在相关报道中称此为“严重口误”。
你觉得主持人的话错在哪里?(1分)
答:
【2】请你设计。
学校准备在草坪、阅览室等地方立上告示牌,请你帮忙设计两条告示语。
a.爱护绿茵草场。
(2分)
告示牌:
b。
保持阅览室的安静。
(2分)
告示牌:
【3】口语交际。
2013年10月1日,利川迎来大批外地游客。
假如你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对他们的接待工作。
在某
景区,你看到一位游客正要往墙壁上刻字留念,你会怎样劝说他放弃这个念头?(2分)
答:
九、作文
作文(50分)
(一)命题作文: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只要你具有一双慧眼,就能发现身边的美:有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美,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有家庭温馨甜蜜美,有社会的关爱帮助美……
请你以“生活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话题作文。
亲爱的同学,童年时代离你并不久远,那时的你或许捕过知了、钓过小鱼、养过鸟儿、玩过家家、捉过迷藏……童真童趣依然伴随在你的身边,你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做过的最有趣、最感人、或最受启发的故事,以“童真童趣”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广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分歧(zhī)瘫痪(tān)絮絮叨叨(xù)
B.诀别(jué)脸颊(jiá)花团锦簇(cù)
C.整宿.(sù)停滞(zhì)哄堂大笑(hōng)
D.威慑(shè)绰号(zhuō)洗耳恭听(gōng)
【答案】B
【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
错就排除。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憔瘁侍弄各得其所B.一霎时模仿波光鳞鳞
C.查觉炽热迷迷糊糊D.焚香牵挂小心翼翼
【答案】D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瘁”为“悴”,B“鳞”为“粼”,C“查”为“察”,故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经过细细品味,她明白了“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含义。
B.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各得其所地参观了这所学校。
C.环湖自行车比赛快开始了,各国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D.七十岁的王大爷见多识广,少年老成。
【答案】A
【解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B“各得其所” 表示每个人或每件
事都得到了适当的安排大家都满意,不符合句意;C“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接连不断,不符合句意;D,“少年老成”
是形容少年人成熟,不符合句意,故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使我们班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成立百东新区是我市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百色城与田阳县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C.一进入深圳大运会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D.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答案】B
【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在……使……”两个介词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看到”与“欢呼声”搭配不当,D“能否”是不确定的表达,“是”是确定的表达,前后表达不一致,故选B。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顶是(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他领着我们
上前去。
①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②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③春天像健壮的青年④春天像小姑娘,
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所学名篇,可直接根据记忆判断。
也可以概括句中“娃娃”形象和“花枝招展”一词先判断前两空,即
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答案】B
【解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B错误,“四书”没有《尚书》,应该是《孟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二、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一)(6分)
食虫植物开花
①曾经无数次想象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近日,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内的“白颈”、“朱思迪”等多个品种的瓶子草已进入花期。
瞧!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
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有的甚至比叶子高出许多,柔弱的花茎支撑着硕大的花朵显得有些吃力。
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②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其瓶状叶是有效的昆虫陷阱,瓶状叶外部色彩鲜艳,内壁能分泌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相混,起到溺死并消化昆虫的作用。
瓶状叶的开口处常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诱昆虫前来采吃,一旦受骗的昆虫爬进内壁,滑落到瓶内的消化液里,将受到内壁的倒刺毛挡住去路,最终溺死其中无法逃出生天。
昆虫的尸体在瓶子草消化酶的作用下,变为营养物质氨基酸被瓶壁吸收。
③吃饱喝足的瓶子草在每年的4-5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花单生茎顶,两性,花朵较大,呈紫色或粉红色。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花朵具有复杂而精密的构造。
④瓶子草最主要的授粉者是蜜蜂,蜜蜂要采蜜的时候,由于花朵的构造,它们必须先经过其中一个柱头,才能进入倒伞状的空腔部分。
在空腔内,它们不免会沾到一堆来自花药或者掉落的花粉。
离开的时候,也由于花朵的构造,蜜蜂得从其中一个盖状的花瓣出去,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蜜蜂经过柱头造成自花授粉。
正是瓶子草的这种异花授粉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简单。
⑤当然聪明的瓶子草不会对所有造访的昆虫都格杀勿论,为了避免授粉的有益昆虫掉进“瓶”内被误食,它的花茎往
往高出叶子很多。
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1】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总分顺序
【答案】C
【解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中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的特点,前两种比较好判断。
可以用排除法,看本文内容,没有时间和空间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常用逻辑顺序。
本文是先说食虫植物开花的表现,再说明他们食虫的原因和方法。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
【2】下列句子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 ) (2分)
A.曾经无数次想像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
B.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C.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D.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答案】B
【解析】从语言风格来看,说明文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多用描写的方法为生动说明,不用描写的方法直接陈述是平实说明,如本题中B句。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3】根据文意,下列与瓶子草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瓶子草的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
B.瓶子草叶子分泌的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想混,可以溺死并消化昆虫。
C.瓶子草花朵的构造复杂而精密,花单生茎顶,两性,呈紫色或粉红色。
D.食虫植物瓶子草的授粉方式一般是异花授粉,蜜蜂是其唯一的授粉者。
【答案】D
【解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
D错,文中是说“瓶子草最主要的授粉
者是蜜蜂”,而不是“唯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散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3分)
【答案】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
的时日还长。
【解析】阅读文段,即可从中了解到“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抓住“我的母亲老
了”“大路平顺”即可了解“我”的孝心即决定走大路的原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分)
【答案】这三者的顺序与上文一致,都是由近到远,因此不能调换。
【解析】注意前面写景的句子“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从与前句的关联性和写景的顺序来考虑作答。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
含意是什么?(4分)
【答案】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解析】本文是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从三代人的关系来分析,家庭成员的责任这方面考虑作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第二段中对“我”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分)
【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文段中“我想”“我说”即可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4分)
【答案】(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解析】从认识自己的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家庭、学校、社会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方面回答,强调责任意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B.过中不至尊君在不
C.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D.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
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
A项中“与”皆是“同”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离开)
B.去后乃至(才)
C.友人惭(感到惭愧)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答案】D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词义的变化,再判断正误。
D错,“顾”为“回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答案】C
【解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阅读全文,理解相关内容,一一比较。
C错,“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
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2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你和我老爸就像孔子周公一样,都很厉害,但是谁也不是谁的老师。
【解析】注意本题是要求答出“言外之意”,即说话者真正表达的意思,而不是字面的意思,不能用翻译的方法,要
阅读全文,结合语境了解说话者的心理活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四、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