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衾(jīn)被 眇眇(miáo) 衣袂(mèi) 白(fán)
B.踯躅(zhú) 哀号(hào) 鹧(zhè)鸪 倏(shū)地
C.绸缪(móu) 霰雪(sàn) 滟滟(yàn) 扁(piān)舟
D.碣(jíe)石 渌(lù)水 剡(shàn)溪 铜(zhē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驼背”榕树,倒在了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密的绿叶阴庇着乡人。
B.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
C.惊蜇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D.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信息纷至踏,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蛮横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③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 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
③木耳中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再排出体外, 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
A.干预 简朴 进而 B.干预 俭朴 从而
C.干涉 俭朴 进而 D.干涉 简朴 从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B.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C.沈阳军区广泛开展“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发动广大青年官兵通过努力拼搏建设富国强兵的蓝图,用实干精神实现青春梦想。
D.体育局就媒体对游泳赛事中裁判执法不公、选手年龄不实等严重违纪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加大对赛风赛纪的监督力度。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大国情结》一文中(英国《金融时报》12月30日文章)提到,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无论是咄咄逼人的商品还是日渐崛起的综合国力,或是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的影响力,中国都堪称大国。
B.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小学生开展“手拉手”、班级之间“结对子”等活动,让他们和城市少年儿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C.“一两饭、一份青菜就是我从初中到高中每餐的食谱。
”华南理工大学新生蓝慧玲回忆说,“生活上,我赶不上别人;学习上,我从来都是强者。
”
D.被人们称为新交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
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________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7下列各题中对《三国演义》叙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关羽冲出和他交锋,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
,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B.张飞于乱军中单骑救主,回来后将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张飞忙向地下抱起阿斗。
C.曹军与蜀军相持日久,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军耻笑。
适庖官进鸡汤。
恰好夏侯淳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
:“鸡肋”,庞德推测出其中的含义。
D.曹操一面派东吴降将蔡瑁、张允日夜训练水军,一面派周瑜的同窗故友蒋干前去劝周瑜投降。
周瑜借机设下了反间计,使曹操中计而错杀了蔡瑁、张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 ~ 10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选自2013第03期《Vista看天下》社评)
8对造成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条件买车的,一般选择大排量车,势必增加污染源。
B有车一族习惯于私车出行,不愿意挤公交车,尾气排放有增无减。
C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D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结果没能两全。
9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其中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超过北京。
B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居民生活污染大于工业污染。
C北京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而空气质量触目惊心,要痛下决心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以保护环境。
D事实上,一些人批评政府容易,反求诸己则很难:只要条件允许,恐怕他们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
10对“治理空气污染,建设美丽北京”的有效措施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将首钢等重污染企业搬离北京,以天然气替代燃煤,使用低硫车用燃油。
B在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
C治理P M 2.5超标,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顶层设计治本之策。
D提升环保意识,努力增强政府的政治伦理水平和大众的家国认同感,超越自身局限和时空局限,心怀整个人类和地球,放眼未来,为子孙后代考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王济字武子。
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
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日:“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
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
帝益亲贵之。
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
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日:“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
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
而王佑始见委任。
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日:“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日:“济俊爽,恐不可屈。
”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
:“知愧不?”济答日:“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
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
”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
”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
寻使白衣领太仆。
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
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有逸才,风姿英爽 逸:突出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去:辞职
C.朝臣莫能尚焉 尚:推崇
D.侪类以此少之 少:轻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齐王攸当之藩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好以言伤物 以乱易整,不武
D.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幼
1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B.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C.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D.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济年轻时不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
官升得虽.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言辞直白激切。
皇帝曾指责其有愧,王济则以因琐事导致兄弟不相容而为陛下感到羞耻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分)
①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
而王佑始见委任。
(4分)
②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4分)
四、(18分)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月夜江行
权德舆
(1)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2)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
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
(4分)
17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杜甫《登岳阳楼》)
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兮远者。
(屈原《湘夫人》)
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
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_____,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8~20题。
奸 臣
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为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两次写“秦松咬咬牙”,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能保持一生清廉做铺垫。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面沉似水”“倚老卖老”“幸灾乐祸”“像枯木头似的”等词语,及“哼”“拂袖而去
”等动作来表现他的“冷酷”和对女婿的“挤兑”,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C秦松能始终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监督的力量!一个偏执的岳父,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D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岳父”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E文章在老人之“言”与秦松之“行”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
但事实上
,包裹在“岳父”冰冷外衣里面的刻薄,才是大爱。
19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6分)20.“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
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
”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5分)
六、语言综合表达运用(15分)
21.以“牛”为描写对象,描绘一幅乡村田园风光图。
要求:(1)运用环境描写的写作手法。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引用古诗句。
(3)结构完整,不少于200字。
七、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
有人投其所好送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志圻看都没看,就原封退回。
有人劝他说看看也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会爱不释手,索性不打开,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jī) 眇眇(iáo) èi) ()
B.(ú) () (è) 倏(ū)
C.(óu) () () (ān)
D.() 渌(ù) 剡() 铜()
1.(A.(qī),(i?o)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驼背”榕树,倒在了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密的
B.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
C.惊蜇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D.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信息纷至踏,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2.B(A.“阴庇"应为“荫庇
”,C.“惊蜇”应为“惊蛰”,D.“纷至踏”应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干预 简朴 进而B.干预 俭朴 从而
C.干涉 俭朴 进而D.干涉 简朴 从而
3.D(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硬管。
俭朴:俭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B.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
C.沈阳军区广泛开展“中国梦”大讨论活动,
D.体育局就媒体对游泳赛事中裁判执法不公、 4.A(B.句式杂糅,C.“建设……蓝图”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________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B [解析] 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
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应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连,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下列各题中对叙述判断
A.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关羽冲出和他交锋,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
,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张飞于乱军中单骑救主,回来后将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张飞忙向地下抱起阿斗。
.曹军与蜀军相持日久,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军耻笑。
适庖官进鸡汤。
恰好夏侯淳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庞德推测出其中的含义。
.曹操一面派东吴降将蔡瑁、张允日夜训练水军,一面派的同窗故友蒋干前去劝周瑜投降。
周瑜借机设下了反间计
,使曹操中计而错杀了蔡瑁、张允。
..战五十多回合的是“张飞”,战三十回合的是“关羽”。
.“张飞”应为“赵云”。
.不是“庞德”是“杨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
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活着又在雾里死去?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1月14日,北京的那场大雾,催生了无数抱怨的口水,催生了许多搞笑的段子,还催生了这首大雾版《北京北京》。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现实的紧迫性,终于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大雾之后,让所有人为之惊醒。
也就在这一天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原来并不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不像北京人这么“大惊小怪”。
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1%——不仅是“北京北京”,更是“中国中国”。
正如歌曲所唱:“人们在大雾中互相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但是,能怎么样呢?知道了一些原因,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并没有找到希望,普遍的情绪是无奈,人们只能就这样等待下一次雾霾天气的到来。
来得很快,就在北京,享受了短短三天蓝天,1月18日晚,北京气象局再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空气质量六级污染。
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再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
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往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
前者指向人们的出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
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恐怕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
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批评政府很容易,要反求诸己则很难。
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不易解决,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人的远见。
鼠目寸光,而人类则懂得悬崖勒马。
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次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启示,便是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空气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用上空气净化器,戴上口罩,但总不能一天到晚“躲进小楼成一统”,而且,单就这种不便已经让人幸福感下降不少。
空气面前,也很难打造出一个“特区”。
还是以北京为例,虽然把重污染企业搬迁到外省(比如首钢搬到河北),花费巨资以天然气替代燃煤,率先使用低硫车用燃油——这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措施——但是空气是流动的,外地的污染仍然会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的PM2.5有四分之一来自周边地区)。
“邻避主义”不可能是治污的解决之道,泼出去的脏水,终将回到自己身上。
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
与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相比,环保问题具有特殊性,它强调的是人类作为共同体的一面。
在这个个人主义的时代,这场大雾逼迫我们放大视野去思考我们的处境:必须超越时间的限制,为子孙后代考虑,而不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还必须超越地域的限制,包括民族国家的限制,心怀整个地球。
这不是迂阔的说教,而是事关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能保有远见就还有希望,如果做不到,便只能通往自我毁灭。
如何才能有远见?除了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官员来说,还来自政治伦理;对大众来说,还来自家国认同。
如何才能具备政治伦理和家国认同?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想而歌声在风中飘扬:“谁在疯狂开采,不管遗留问题。
谁在标榜幸福,偏又疏于治理。
谁在雾里唱歌,提醒人们警惕。
”
(选自2013第03期《Vista看天下》社评)
8、对造成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条件买车的,一般选择大排量车,势必增加污染源。
B有车一族习惯于私车出行,不愿意挤公交车,尾气排放有增无减。
C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D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结果没能两全。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其中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超过北京。
B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居民生活污染大于工业污染。
C北京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而空气质量触目惊心,要痛下决心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以保护环境。
D事实上,一些人批评政府容易,反求诸己则很难:只要条件允许,恐怕他们的选择都是与环
10、对“治理空气污染,建设美丽北京”的有效措施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将首钢等重污染企业搬离北京,以天然气替代燃煤,使用低硫车用燃油。
B在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
C治理P M 2.5超标,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顶层设计治本之策。
D提升环保意识,努力增强政府的政治伦理水平和大众的家国认同感,超越自身局限和时空局限,心怀整个人类和地球,放眼未来,为子孙后代考虑。
. 答案:C(依据: “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其它三项是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
9. 答案:D.(A.说石家庄、太原、郑州、北京属《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所列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原文无此依据。
B.妄加推测,原文无据。
此外,煤炭污染,也有源自居民生活取暖的,并非全因工业生产所致。
C.张冠李戴,歪曲原文。
见第5段内容。
)
10.答案: A.(依据:“邻避主义”不可能是治污的解决之道。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王济字武子。
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
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日:“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
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
帝益亲贵之。
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
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日:“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
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
而王佑始见委任。
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日:“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日:“济俊爽,恐不可屈。
”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日:“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
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
”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
”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
寻使白衣领太仆。
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
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有逸才,风姿英爽 逸:突出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去:辞职
C.朝臣莫能尚焉 尚:推崇
D.侪类以此少之 少:轻视.(3分)C (尚.超过)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齐王攸当之藩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好以言伤物 以乱易整,不武D.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幼
.(3分)C (A项“于”介词,表处所,在” “介词,表对象,向”; B项“之”分别为“动词,到”“助词。
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以”均为“介词,用” D项“而”分别为“而,表因果火系” “而,连词,表转折”;)( )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济年轻时不仪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
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言辞直白激切。
皇帝曾指责其有愧,王济则以因琐事导致兄弟不相容而为陛下感到羞耻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