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正阳高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HIV直接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
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
2.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树
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
C.一块草地上的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3.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纤维 C.人的皮肤 D.人的呼吸系统
4.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
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心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一株蒲公英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湖泊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⑤⑥③②④⑦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6.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
7.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霉菌 C.黏菌 D.布氏甲烷杆菌
9.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在实验室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时,下列选材最合理的是()
A.用胡萝卜汁进行还原糖的检验
B.用马铃薯进行脂质的检验
C.用豆浆进行蛋白质的检验
D.用肝脏研磨液进行淀粉的检验
11.通过对成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分析对比,可推知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A. C、H、N、S B. C、O、P、N C. O、N、P、S D. O、C、N、H 12.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 Zn、Cu、B、Mn B. Zn、Cu、Mg、Ca C. Fe、Mn、Zn、Mg D. Mg、Mn、Cu、Mo
13.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蔗糖 B.脂质 C.麦芽糖 D.水
14.青蛙的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 C和O B. O和H C. O和C D. H和O
15.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 A.所含的能量最多 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
C.所起的作用最大 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16.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17.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 q﹣1 B. q+1 C. p﹣1 D. p+1
18.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覃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覃碱的分子量大约是()
A. 1024 B. 898 C. 880 D. 862
19.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红色
② 脂肪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斐林试剂蓝色
④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一般情况下,素食者往往需要摄入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蛋白质,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蛋白的比例不大相同
B.植物蛋白要比动物蛋白更难消化吸收
C.某些植物蛋白提供给人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要少于动物蛋白
D.以玉米为主食的人要从其他食物中补充赖氨酸
21.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3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A. 198和215 B. 191和215 C. 189和11 D. 190和25
22.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抗体 B.运输﹣﹣胃蛋白酶
C.调节﹣﹣胰岛素 D.免疫﹣﹣血红蛋白
23.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只有CHON四种元素 B.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
C.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通常都含有羧基
24.有4个氨基酸的R基分别为﹣CH2﹣COOH、﹣CH2﹣CH2﹣OH、﹣CH2﹣CO﹣NH2、﹣CH2﹣SH,当它们缩合后,该四肽分子中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A. 4、4、4 B. 5、5、4 C. 2、2、3 D. 3、3、3
25.假设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它含有6条多肽链,那么它具有的肽键数和氨基的最少数分别是()
A. n﹣6个和6个 B. n个和n个 C. 6个和6个 D. n﹣6个和n﹣6个
26.甘氨酸(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二肽分子式为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A. B.
C. D. H2N﹣(CH2)4﹣COOH
二、综合题(48分)
27.Ⅰ.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3)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填标号).
Ⅱ.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 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⑩胰岛素
A.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C.非细胞结构:.
28.如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因而它是类营
(“自养”或“异养”)活的生物.
29.(22分)(2014秋•驻马店月考)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剂
种类碘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摇匀,再分别加入4
滴,摇匀.
④观察
预期结果:
(3)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沉淀.
②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色的染液
是.
30.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
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资料2: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的
氨基酸:
(1)依据资料1,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
(2)依据资料1,该化合物叫肽,各个氨基酸之间以
连接,这种化学连接的结构可以简写成.
(3)依据资料2,该化合物由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的不同.这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是;
(4)依据资料2,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谷氨酸有个.
正阳高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HIV直接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
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危害极大.
解答:解: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明确艾滋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T细胞.
2.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树
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
C.一块草地上的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解答:解:A、一坐山上的树不属于同一物种,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不是所有个体,还包括长势不同的柳树,B错误;
C、一块草地上的草不属于同一物种,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为马尾松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物种,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3.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纤维 C.人的皮肤 D.人的呼吸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解答:解:A、心脏所属的层次是器官,血液组织,故A错误;B、肌纤维属于细胞,故B错误;
C、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故C正确;
D、人的呼吸系统属于系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4.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首先强调具有生命性,原子和分子没有生命,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各生命系统之间具有相关性,是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而细胞又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命活动的起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生态学范畴的有:
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故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试题难度一般,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识记能力.
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心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一株蒲公英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湖泊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⑤⑥③②④⑦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解答:解:①心脏属于器官层次;
②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属于组织层次;
③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④一株蒲公英属于个体层次;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⑥噬菌体为DN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层次;
⑧一个湖泊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为多个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故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6.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解题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解答:解:A、标本染色较深时,可以调亮视野,因此可以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正确;
B、由于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B正确;
C、在使用高倍镜时,应直接旋转物镜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在使用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然后再换上高倍镜,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有关操作技能,属于简单题.
7.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包括物镜和目镜,其中的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
由于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①正确,③错误;
由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②错误,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识记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目镜长度的关系,难度不大.
8.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霉菌 C.黏菌 D.布氏甲烷杆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解:A、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黏菌是一种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布氏甲烷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9.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①正确;
②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②错误;
③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③错误;
④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几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是否属于原核细胞.10.在实验室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时,下列选材最合理的是()
A.用胡萝卜汁进行还原糖的检验
B.用马铃薯进行脂质的检验
C.用豆浆进行蛋白质的检验
D.用肝脏研磨液进行淀粉的检验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有机物鉴定时,由于都是颜色反应,因此最好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同时要富含所要鉴定的物质.
解答:解:A、胡萝卜有颜色,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
B、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含有脂肪的含量很少,不能用来最为鉴定脂肪的材料,B错误;
C、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来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C正确;
D、肝脏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含淀粉,不能用来作为鉴定淀粉的材料,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鉴定的材料,意在考查考生能明确相关实验现象及原理.
11.通过对成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分析对比,可推知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A. C、H、N、S B. C、O、P、N C. O、N、P、S D. O、C、N、H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 1、大量元素中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其中C、H、O、N含量占90%,为基本元素.
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3、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解答:解: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C、H、O、N含量占90%,为基本元素,故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C、H、N.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 Zn、Cu、B、Mn B. Zn、Cu、Mg、Ca C. Fe、Mn、Zn、Mg D. Mg、Mn、Cu、Mo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
解答:解:A、Zn、Cu、B、Mn均属于微量元素,A正确;B、Mg、Ca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Mg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基本元素及最基本元素,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3.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蔗糖 B.脂质 C.麦芽糖 D.水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化合物的含量,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判断.
解答: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水.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在细胞中的含量,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化合物的含量的理解和运用.
14.青蛙的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 C和O B. O和H C. O和C D. H和O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活细胞含量的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中氧原子的相对质量是的比例是,因此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糖类、脂质、蛋
白质、核酸等物质都是以碳链为骨架,因此碳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青蛙的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是碳.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分类的理解和熟练识记.15.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 A.所含的能量最多 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
C.所起的作用最大 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解答:解:A、碳元素不含能量,A错误;
B、生物体容易吸收利用的是小分子化合物和离子,而不是元素,B错误;
C、生物体中任何一种元素的作用都很重要,C错误;
D、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所以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基本元素及最基本元素,明确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16.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分析图:甲是氨基酸,乙是蛋白质分子,丙是核苷酸分子.核苷酸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具体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在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相应的蛋白质.
解答: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故A正确;
B、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271﹣3)×18+4×2=4832,故B正确;
C、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有DNA的地方就有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有RNA的地方就有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这两种核苷酸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