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 —56 S-32 Cl—35.5 Cu —64 Ba —137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不同固态物质分子 1 mol,体积大小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
A.微粒大小不同B.微粒质量不同
C.微粒间平均距离不同D.微粒间引力不同【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粒子数目、粒子本身大小以及粒子间的距离.对于固体、液体粒子本身的大小远大于粒子间的距离。
对于气体物质,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约相等,与气体分子种类无关。
2.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
A .32g O 2
B .44。
8L CH 4
C .1.5N A CO 2
D .54g H 2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 2)=m M =3232/g g mol =1mol,n(CH 4)=m V V =44.822.4/L L mol =2mol ,n(CO 2)=A N
N =/1.5A A N N mol =1.5mol ,n (H 2O )=m M =5418/g g mol =3mol ,水不是气体,体积较小.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
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则气体的体积越大,所以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H 4,体积最大的就是CH 4,故选B 。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及推论的相关知识。
3.与100mL 0。
1mol·L -1 Na 2SO 4溶液中含有的Na +数目相同的是
A .0。
1mol·L -1NaNO 3溶液50mL
B .0。
2mol·L -1NaOH 溶液100mL
C .0.2mol·L -1 NaCl 溶液50mL
D .0.1mol·L -1 NaHCO 3溶液100mL
【答案】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4.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X Y Z
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B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
离子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氧化物是氧元素为负二价时和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A正确;B、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B正确;C、溶液属于三大分散系之一,分散系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子、离子或分子集合体等)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而形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有离子参与,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
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 包含Y ,Y 包含X ,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5.在标准状况下,若V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VL 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2.4/VL L mol =22.4V mol ,
每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H 原子,故H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4V mol×4=5.6V mol,故n=5.6V mol×N A ,解得N A =5.6n V mol —1,故选D. 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6.下列对X +2Y =X 2++2Y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Y 被还原,X 2+是氧化产物
B .Y 被还原,X 发生还原反应
C .X 是还原剂,Y 被氧化
D .X 被氧化,X 显氧化性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X+2Y═X2++2Y-中,X的化合价升高,Y的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的真正含义.做题时注意仔细审题,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规律: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还原剂)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电子) 氧(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降(化合价降低) 得(得到电子) 还(发生还原反应),若说剂正相反。
7.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③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④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2。
24 L水中含有0.1 N A个水分子
②常温常压下,32g SO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
01×1023
③2 mol NaOH的摩尔质量为80g/mol
④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⑤标况下,22。
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⑥2mol/L的Ca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4N A
⑦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⑧11。
2 L氯气中含有N A个氯原子
A.①③④⑥⑧ B.①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②③④⑤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
体积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①错误;②常温常压下,32g SO2的物质的量为0。
5mol,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
01×1023,故②正确;③2mol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无关,故③错误;④没有告诉在标况下,H2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故④错误;⑤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氮原子,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⑤正确;⑥没有告诉2mol/L 的CaCl2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⑥错误;
⑦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1mol氦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 A,故⑦正确;⑧没有告诉在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11。
2L氯气的物质的量,故⑧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试题涉及的题量较大,知识点较多,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H++ OH-== H2O
B.碳酸氢钙和盐酸反应:HCO3-+H+= CO2↑+H2O
C.过量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2++ 2HCO3-+2OH-= CaCO3↓+ 2H2O+CO32—
D.Fe3O4溶于稀硫酸:Fe3O4+8H+ = 3Fe3++4H2O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10.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需要480mL溶液,实际只能配置500mL,配制500mL 0.100mol•L—1的CuSO4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c×V=0。
5L×0。
100mol/L=0。
0500mol,需要溶质的质量为:m(CuSO4)=0。
05mol×160g/mol=8。
0g,或m(CuSO4•5H20)=0.05mol×250g/mol=12.5g。
A.应称取8。
0gCuSO4,配成500mL 溶液,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B.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故B错误;C.称取8.0gCuSO4,配成500mL溶液,
溶液的浓度为0。
100mol•L-1,故C正确;D.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注意三点,一是配制硫酸铜溶液可以用硫酸铜,也可以用胆矾,二是注意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三是容量瓶的规格。
11.常温下,分别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16H+ + 10Z—+ 2XO4- == 2X2+ + 5Z2↑+ 8H2O,(2)2A 2+ + B2==2A3+ + 2B-,(3)2B—+ Z2 == B2 + 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 2+== 2A3+ +2Z—能发生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2+、B—、Z—、X 2+
D.Z元素在(1)、(3)反应中均被还原
【答案】D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12.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Fe (NO 3)3
B .滤渣只含Ag 和Cu ,一定无Zn
C .滤渣中一定有Ag 、Cu 和Fe ,一定无Zn
D .滤渣中一定有Ag 、Cu 、Fe 和Zn
【答案】C
考点: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13.关于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气体和CO 2气体,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
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设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g,则SO 2和
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164mol :144mol =11:16,根据ρ=m M V 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 :
44g/mol=16:11,根据V=m M V m 知,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44g/mol :64g/mol=11:16,所以①④正确,故选
B 。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公式的利用。
有关物
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A N N 、n=m M 、n=m V V 、c=n V 。
阿伏加德罗定律
的推论:(1)同温同压时:①V 1:V 2=n 1:n 2=N 1:N 2 ②ρ1:ρ2=M 1:M 2 ③同质量时:V 1:V 2=M 2:M 1;(2)同温同体积时:④P 1:P 2=n 1:n 2=N 1:N 2 ⑤同质量时:P 1:P 2=M 2:M 1;(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⑥ρ1:ρ2=M 1:M 2=m 1:m 2。
14. 在标准状况下,10g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
72L,则此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2:1
B .1:2
C .1:1
D .3:4
【答案】A
考点:考查了混合物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5.等质量的CuO 和MgO 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 3)2和Mg (NO 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和b mol/L 。
a 与b 的关系为 ( )
A.a=b B.a=2b C.2a=b D.a=5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CuO和MgO粉末的质量均为80g,则n(CuO)
=80
80/g
g mol =1mol,n(MgO)=80
40/
g
g mol
=2mol,由原子守恒可知CuO~
Cu(NO3)2,MgO~Mg(NO3)2,则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因溶液体积相同,则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浓度之比,a:b=1mol:2mol=1:2,即2a=b,故选C。
考点:考查了金属氧化物与硝酸的反应的相关知识.
16.如图所示,密闭筒形容器中,有活塞位于距全长一端1/5处,左边为空气,右边为H2、O2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到原来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在筒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物质的量比可能为()
A.7:1 B.1:1 C.1:3 D.4: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令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前,左右两室的体积之比
为1:4,反应前右室的物质的量为4mol,反应后,活塞处于中央,两室体积相等,则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后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反应2H2+O22H2O,设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若氢气过量,则:x−2y=1,x+y=4,解得x:y=13:3,若氧气过量,则:y−0.5x=1,x+y=4,解得x:y=1:1,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注意左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根据体积变化判断右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再利用赋值法与讨论法计算。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实验室需要配制0.5mol・L—1的烧碱溶液480 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
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称量时应称取烧碱的质量为.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配制前,容量瓶内有水_________
②溶液未冷却便定容__________
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答案】
(1)500mL容量瓶(不写规格不给分);胶头滴管;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2)②①③⑧⑤⑥⑦;10.0g
(3)①无影响;②偏高;③偏低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配制0.5mol/L的烧碱溶液480 mL需要配制500mL,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
5mol/L×0.5L=0.25mol,质量为0。
25mol×40g/mol=10.0g,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⑦;10。
0g
(3)①配制前,容量瓶内有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②溶液未冷却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高;
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考点定位】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
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根据c=n
V
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18.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下: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从中取出100ml,所含HCl 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Cl-的质量为.
(2)取该盐酸50 mL加水稀释到5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HCl)= ,从中取出10ml,其浓度为。
(3)取稀释后的盐酸与足量锌粒作用,生成是。
【答案】
(1)11。
8 mol·L-1;1.18mol;41.9g (不写单位扣一分)(2)1.18 mol·L—1; 1.18mol·L-1
(3)5。
6 L
【解析】
试题分析:(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w
M ρ=136.5000 1.1836.5%⨯⨯mol/L =11。
8mol/L ,从中取出100ml ,所含
HCl 的物质的量为0.1L×11。
8mol/L=1。
18mol,所含Cl -的质量为1。
18mol×35.5g/mol=41。
9g ,故答案为:11.8mol/L;1.18mol ;41。
9g ;
(2)取该盐酸50mL 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过程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c(HCl)=
101.8/0.550.L mol L L ⨯=1.18mol/L,溶液具有均一性,从中取出10ml,其浓度为1。
18mol/L ,故答案为:1。
18mol/L ;1.18mol/L ;
(3)0.25 mol 氢气在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25 mol×22。
4L/mol=5。
6L ,故答案为:5.6L 。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9.现有三种可溶性物质A 、B 、C ,其中有一种是碱,两种是盐,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一些实验。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 溶液与B 溶液反应可生成气体X 。
根据上述六种离子之间的可能反应判断X 的化学式为 ,A 溶液与B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气体X 可以和C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 ,沉淀D 可与B 溶液反应。
则C 的化学式为 ,B 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为 。
(3)B 溶液与C 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
B 溶液与
C
溶液反应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
(4)D 与E 的混合物ag ,加入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L ,则求算E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答案】
(1)CO 2;2H + + CO 32— = H 2O +CO 2 ↑
(2)Ba (OH)2;NaHSO 4 = Na ++H ++SO 42-
(3)2H ++SO 42-+Ba 2++2OH -=2H 2O+BaSO 4↓
(4)%1004.22197⨯-a
b
a
(2)CO 2气体可以和C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则C 为Ba(OH )2,沉淀D 为BaCO 3,与B 溶液反应,则B 为NaHSO 4,所以A 为Na 2CO 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 +、H +和SO 42-,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42—,故答案为:Ba (OH)2;NaHSO 4=Na ++H ++SO 42-;
(3)B 为NaHSO 4,C 为Ba(OH )2,B 溶液与C 溶液反应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 42—+Ba 2++2OH -=2H 2O+BaSO 4↓,故答案为:
2H ++SO 42—+Ba 2++2OH —=2H 2O+BaSO 4↓;
(4)D 与E 的混合物ag ,加入足量盐酸,发生的反应为BaCO 3+2HCl=CO 2↑+BaCl 2+H 2O ,n (CO 2)=22.4b mol ,n (BaCO 3)=n(CO 2)=22.4b mol ,m(BaCO 3)=22.4b mol ×197g/mol=19722.4b g ,m(BaSO 4)=ag-19722.4b g
,所以:w (BaSO 4)=
19722.4b ag g g a -×100%=19722.4
b
a a -×100%,故答案为:19722.4
b
a a -×100%。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含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20、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 2、Cr(OH)3、H 2CrO 4、H 2O 、H 2O 2。
已知该反应中H 2O 2只发生如下过程:H 2O 2→O 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果反应中转移了0.3mol 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答案】
(1)H 2O 2
(2)H 2CrO 4→Cr(OH)3
(3)
=2Cr (OH )3↓+3O 2↑+2H 2O
(4)3.36L
(3)该反应中O元素失电子,Cr元素得到电子,2molH2CrO4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6-3)=6mol,则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2Cr(OH)3↓+3O2↑+2H2O,故答案为:=2Cr(OH)3↓+3O2↑+2H2O;
(4)由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转移了0。
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
×3mol=0.15mol,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
的物质的量为0.3
6
15mol×22。
4L/mol=3。
36L,故答案为:3.36L.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过氧化氢发生的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又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来分析是解答的关键,然后利用化合价变化来计算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物质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要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