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来,这是孟浩然一辈子都难得的好机会,但孟浩 然却偏偏献上这么一首诗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 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 虚。
(《岁暮归南山》) 唐玄宗看了,很不高兴,说道:“君为大才,我非 明主。不是我不用你,是你从来都没有找过我。”
基础自主学案
末两句:热爱山中景物→“悔读书”→归隐
山林、淡泊名利
七、文本对译
宿建德江
移舟泊
烟 渚, 日 暮
客
移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天色晚了,新增了思念家
愁 新。移舟:移船近岸。泊:小船停靠。烟渚:指傍晚 乡的哀愁。烟雾笼罩的小洲。暮:傍晚。客愁:这里指旅客
和游子的 野
旷
天
低
思乡愁绪。远远望去,故乡何在?只见原野空旷,天幕低垂,
泽:水,水流。晦瞑:昏暗。暂:暂 且,姑且。闲居: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满 园 植 葵 藿,
在我的园子里种满了葵、藿,
绕
屋 树 桑榆。
围绕着我的房子栽种桑树和榆树。
植:种植。葵藿:两种植物,葵菜 和藿菜。树:动词,种植、栽种。
禽 雀 知 我 闲,翔 集 依 我 庐。 翔:飞翔。 鸟雀们知道我悠闲无事,都飞来聚集在我的房屋旁边。集:聚集,
学》)
报得三春晖
⑧谁言寸春草风心得,意_马__蹄__疾_______。(孟郊《游子吟》)
⑨__________________,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孟浩然 (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 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 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 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 聘他为幕僚。有《_____孟__浩__然__集_》, 存诗二百余首。
3.《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 端。”祖咏写这两句和标题有何关系?其中运 用“阴”和“秀”的好处是什么? 【名师点拨】 这两句从诗标题中的“望”字 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 终南山阴岭的秀色。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 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 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秀”是 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 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 具体内容。
《游终南山》 诗人在公务之余,曾有幸去游历终南山。终南山自 魏晋至唐,一直是“隐士”的摇篮,旅游的胜地。
《终南望余雪》末前句三:句感:慨终→南城山中雪受景冻之角人度:长安城
前四句:隐居志向 对比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中间六句:田园生活之乐
后四句:明志之语
《游终南山》
前四句:终南山奇景 五、六句:山中游玩 七、八句:山风威力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⑤草木本无意,______荣__枯__自__有_时___。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⑥以文长会友,_______唯_德__自__成__邻___。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⑦ 青 春 须 早 为 , ___岂__能__长__少__年___ 。 ( 孟 郊 《 劝
故曰“驱”。拂: 拂过。壑:山谷。
到 此 悔 读 书, 朝 朝
读书的人,为追求一时的功名,不能领略这深
近 浮 名。 朝朝:天天。近浮名:这 山的情趣,让人深悔读书!里指追求一时的功名。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中的“烟渚” 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何作用? 【提示】 “烟渚”是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 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2.分析《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和陶渊明的《归 园田居》的异同。 【提示】 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都是以五言古体 的形式,以描绘农村山水、田园的美丽风光为主要 内容。从景物描绘中,表现出诗人的节操和志向。 艺术风格上崇尚冲淡自然。 同时,它们又有所不 同。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是以农家生 活为题材,较能切近社会生活,把自己的志向与现 实生活相比较,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 而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的诗在对山水田园风光的 自然描绘中,表现出一种冲淡的风格,意境玄远, 超凡脱俗。
雪
浮
遥望终南山,北面的山峰尤其清秀,厚厚的积雪覆盖山巅,
云端。
直接云霄。
阴岭:指终南山的北面。因终南山在长安南面,所以 从城里只能见其北面。秀:清秀、挺拔之意。浮:夸张
的说法, 极言山高。
林
表
明
霁
色,
雪后阳光照在树梢上,景色明媚多姿;夜幕降临,长安
城 中增 暮 寒。林表:树梢。明:被动用法,指树林被雪 城中却倍觉寒冷。色照亮。霁色:雨雪初晴时的阳光。
夜:入夜,晚上。留 景:残留着阳光。
昼:白天。人山游于中正中广大的终人南山中,自自然正直正无,邪;路山险路
心
亦
平。长
风驱
松 柏,
虽险,心里却异常平静。大风吹过松柏,枝叶都向一边倾斜;松
声 拂 万 壑 清。
涛阵阵,万壑俱响,更显得山谷清幽。
长风:大风。驱:山风吹 来,松柏随风势而倾斜,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众人耻 贫贱,相 与 尚 膏 腴。 耻:意动用 众人以贫贱为耻辱,互相攀比,追逐荣华富贵。法,以…… 为耻。相与:互相。尚:崇尚,追逐。 我情既 浩荡,所 膏腴:本意是肥沃,这里泛指荣华富贵。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 乐 在 畋 渔。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意谓 钓鱼、打猎这种闲适的生活。自己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 适生活。 山 泽 时晦暝,归 家 暂 闲 居。 畋,打猎。高山、河流时常昏暗,我暂且回到家里过悠闲的生活。
《终南望余雪》 此诗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 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 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 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余里, 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 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科 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 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一、字音 烟渚.(zhǔ) 霁.色(jì) 晦.暝.(huìmínɡ) 畋.(tián) 膏腴.(yú) 葵.藿.(kuíhuò) 兀.然(wù) 万壑.(hè) 二、字形辨认
泊停泊
柏松柏 伯伯父
暝晦暝
螟螟虫 溟北溟
三、词语释义 ①移舟泊烟渚.:____水__中__小__块__陆__地____ ②林.表.明霁色:_____指__树__梢______ ③相与尚.膏腴:____崇__尚__,__追__逐_______ ④我情既浩.荡.:____坦__荡____ ⑤所乐在畋.渔:_____打__猎____ ⑥所愿在优.游.:_____生__活__悠__闲_____ ⑦兀.然.倾一壶:______傲__然_____
然 倾 一 壶。 日:一天天。兀然: 一壶浊酒与我相伴。傲然。倾:尽,喝干。
游终南山
南
山
塞Leabharlann 天 地,日月终南山巍峨雄伟,好像充塞于天地之间;太阳、月亮似乎是
石
上 生。 塞:充 高 峰 夜
留
从危耸的山石上生出。塞。 高高的山峰,入夜还残留着阳
景,深 谷 昼 未 明。
光;山谷幽深,即使白天也一片昏暗。
2.资料链接 《宿建德江》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 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 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 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 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 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 诞生了。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第
诗苑花絮
5
课
基础自主学案
山
水
课堂互动探究
田
园 诗
知能优化演练
四
首
美文佳作欣赏
诗苑花絮
孟浩然“不才明主弃” 孟浩然出身门第不高,难有腾达机会,直到五十 来岁,还是一介布衣。后来,他禁不住朋友的劝 说,也来到长安希望求得一进身之阶。当时诗人 王维在朝廷任重职,他接待了孟浩然,但一时还 未得到机会把他推荐给皇帝唐玄宗。
[沙发] 我从意境上来说一下吧。我更喜欢王维的诗歌。王 维的这首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 而孟诗景象则过于单一,没有豪放大气之感。 [板凳] 也不能这么说。孟郊的这首诗“塞天地”“日月”“长 风”都能看出作者的着眼之广,而且这首诗还有王 维诗不具有的奇特幽深,感情直露的特点。
[三楼] 要是从手法上而言,王维的更好一些。这首诗 以写景为主,移步移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 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 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郊诗写 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显得略微 僵硬,结句直抒胸臆,也过于直白。
4.请谈一谈孟郊在《游终南山》中为何赞美山中 长风和山中人正心平? 【名师点拨】 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 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 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到此悔读书,朝朝 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 显了。
[细剖·深析] [楼主] 王维有一首《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 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 夫。 这首诗和孟郊的《游终南山》你认为哪首诗更好一 些?为什么?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进士及第后任安宜 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后又出仕,在安史之乱 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后因此而被贬窜南方, 卒于贬所。他在贬职之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他 创作了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如《田家杂兴八 首》《田家即事》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 作。
孟郊(751—814),字____东_野__,湖州武康(今浙江 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 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 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 官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 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 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 行次阌乡,暴病卒。 有《_____孟__东__野__诗__集__》。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 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 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 等友善,有《_____祖__咏__集_》。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 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 (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 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 死。有《_____储__光__羲__集_》。
树, 江
清
月
近
似乎压在树梢上。回顾身旁,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
人。
野旷天低树:原野空旷,夜幕低垂,仿佛压在
我是这么亲近。树梢上。比喻生动贴切,极为传神。江清月
近人:江水清清,月影倒映在水中,和人是这样的亲近。 诗人以拟人手法,写出月亮的温柔多情,为千古绝句。
终南望余雪
终 南 阴 岭 秀,积
四、名句积累 ①野旷天低树,_____江__清__月__近_人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②夜来风雨声,_______花_落__知__多__少__。
(孟浩然《春晓》) ③待到重阳日,______还__来__就_菊__花_。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④______人__事__有__代__谢__,往来成古今。
一天,孟浩然正在王维官署时,皇帝突然驾临。因 为事先没有通报,孟浩然不免有点慌乱。他平生没 同官场打过交道,不知道该怎么样在这种突如其来 的氛围中与皇帝相处,竟爬到床底下躲了起来。皇 帝进来后,一观察室内环境,就知道官署里还有客 人。王维瞒不过,只好把孟浩然叫了出来。这种情 势下君臣相见,两边都非常尴尬,气氛自然就无法 融洽起来。玄宗便主动化解这种尴尬场面。对孟浩 然说:“你的大名我也早就听说过了,不知道你最 近可有些什么新作?”
栖息。依:靠。 所
愿
在
优
游,
庐:房屋。 我所希望的是能自由自在地游玩,过悠闲的生活,
州 县 莫 相 呼。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这两句说 而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自己希望过悠闲的生活,而不愿和官
府打交道。优游,生 活悠闲。莫,不愿。
日与南山
老, 兀
一天天和南山一同老去,心中傲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