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2课时发展多元化
结构的能源系统学案(人教版选修6)
【学习目标】 1.说出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2.以某种新能源为例,阐述怎样建设多元化结构的新能源系统。

一、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①________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②____________。

2.原因: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③__________增长。

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④________。

3.措施:减少对⑤____________的消耗,重视利用⑥________能源。

二、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从能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太阳能
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两种转换形式
(1)光热转换,如太阳灶、太阳能供热系统。

(2)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特点
(1)优点:能量⑦________,清洁无污染。

(2)缺点:能量⑧________且只能在晴天获得。

(二)风能
1.特点
(1)优点:风力发电⑨________较低,而且不会产生⑩______污染。

(2)缺点:风力、风向⑪__________,变化大。

风力发电存在着⑫________和输送问题。

2.利用:风推动⑬__________转动而产生电流。

(三)水能
1.特点
(1)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是由⑭______转化而来的动能。

(2)当大坝和电厂建成后发电⑮________较低,能源清洁。

(3)大坝的建设可能会对⑯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中国的水能资源
总量丰富,可开发的水能居世界⑰________。

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数的60%,并且分布很不均匀。

(四)潮汐能
1.潮汐的概念:太阳与⑱________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

2.分布:巨大的潮汐能蕴藏在狭窄的⑲________、浅海、江河⑳________。

3.利用:潮汐能发电。

4.潮汐能特点:干净、无污染。

(五)生物能——沼气
清洁的能源;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操作简单。

(六)地热能
1.概念: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量,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

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多为后者。

2.存在形式:○21________(不含水滴)——最便于开发利用,如意、美、日以此开发电力,湿蒸汽(含水滴),热水——如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以此为居民供热和进行温室栽培。

我国西藏的○22________的地热能用于发电。

3.用途: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

4.特点
优点:○23____________。

缺点:(1)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而且更新速度较慢。

(2)地热蒸汽中常含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1.下列关于各种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太阳能的能量比较小,所以目前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
B.风力发电虽然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是成本较高
C.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
D.地热能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且更新速度较慢
2.下图反映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是()
方法技巧练
框图记忆能源分类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方法技巧
教材P44思考
(1)中国太阳能丰富区有: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南部,青海,甘肃西部。

(2)影响因素有: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大气反射状况,地势的高低,气候特征等因素。

教材P44思考
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的地方;该地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

教材P45思考
有利影响:①减少下游洪灾;②全年都能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③能产生低廉的水电;
④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⑤库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不良影响:①下游农田和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②阻断某些鱼类的迁移和产卵;③库区蓄水会淹没森林和农田;④大规模的水体会诱发地震;⑤通过蒸发损失大量的水;⑥造成库区泥沙沉积;⑦会改变局部气候。

教材P46思考
1.相似点: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有一定的周期性限制。

2.不同点:生物能又分多种形式。

其中传统的利用方式是:直接把柴草作燃料,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其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并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多元化②能源技术③持续④显著⑤化石燃料⑥可再生⑦巨大⑧分散⑨成本⑩空气⑪不稳定⑫储存⑬涡轮机⑭太阳能⑮成本⑯库区⑰首位⑱月球⑲海湾⑳入海口○21干蒸汽○22羊八井○23成本低廉
基础达标练
1.D[A项,太阳能能量巨大;B项,风力发电成本较低;C项,我国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较少。

]
2.B
方法技巧练
(1)A(2)B(3)C[按照能量的形成和来源,可将能源分为三大类:①来自于太阳辐射;
②来自于地球内部;③来自于天体引力,风能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大风,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大风。

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风能比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四周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的阻挡。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短缺,开发风能有利于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但是风能开发需要的技术条件较高,故应首先在具备资金和技术条件的东部地区进行开发。

]
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技巧
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之一,但实质上地理是个半文半理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思维都要与其他科目不同。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首先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于我而言几乎是整门课最难的部分,有很多计算,对于文科生来说绝对是个难点。

对于自然地理,首先要熟记书上的计算方法,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

不需要整天去死记硬背,只要在每天早起十分钟左右,看看书本知识。

其次是做题,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需要培养的是做题的感觉。

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

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主动找老师同学帮忙,不懂就问,不要因为害羞就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二个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背得出来。

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

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

此外,要善于联想,比方说看到赤道,就会联想到赤道穿过哪些国家,赤道附近的气候等,再联想到穿过赤道的国家的有什么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综合国力,等等。

看到某样事物就会树枝状般联想开去,那这样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面也广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属于最简单的部分,没有技巧可言的,关键是背诵。

背诵过的内容要经常回味,可以在吃饭时或走路时或躺在床上时在心里默背;也可以在背过之后把每章的内容都列个框架,再罗列出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能到这种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有哪些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