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2020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掌握毛细管法熔点测定的操作。

2、了解温度计校正的意义,学习温度计校正的方法。

【实验步骤】
1、熔点管制备
取内径1mm、长约6~7cm的毛细管,在酒精灯上将一端熔封,作为熔点管。

2、样品的装填
取0.1~0.2克样品,放在干净的表面皿或玻片上,用玻璃棒或不锈钢研成粉末,聚成小堆,将毛细管的开口插入样品堆中,使样品挤入管内,把开口的一端向上竖立,通过一根长约40cm直立于玻璃片或蒸发皿上的玻璃管,自由落下,重复几次,直至样品的高度约2~3mm为止。

操作要迅速,防止样品防潮,吸入样品要结实,受热时才均匀,如果有空隙,不易传热,影响测定结果。

3、熔点的测定
安装b型管熔点测定装置,进行样品的熔点测定并正确记录熔点。

要求每个样品进行两次以上的平行测定,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毛细熔点管新装样品,不能重复使用已测定过熔点的样品管。

样品:尿素、肉桂酸、二苯胺、苯甲酸、水杨酸、萘、肉桂酸和尿素的等量混合物,二苯胺和苯甲酸的等量混合物。

【注释】
1、传温液的选择:熔点在80℃以下的用蒸馏水;熔点在200℃以下用液体石蜡、浓硫酸或磷酸;熔点在200~300℃之间用硫酸和硫酸钾(7:3)的混合液。

2、特殊试样的熔点的测定:
①、易升华的化合物:将样品装入毛细熔点管后,将上端也封闭起来,进入热浴中。

因为压力对于熔点影响不大,所以用封闭的毛细管测定熔点对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②、易吸潮的化合物:装样速度要快,装好后立即将毛细管上端用小火加热封闭,以免在熔点测定过程中,试样吸潮使熔点降低。

③、易分解的化合物:有的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碳化、变色等,由
于分解产物的生成,将导致样品熔点下降。

分解产物生成的多少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有关,因此测定易分解样品,其熔点与加热速度有关。

如将酪氨酸缓慢升温,测得熔点为280℃,而快速加热测得熔点为314~318℃,硫脲缓慢加热,测得熔点为157~162℃,快速加热测得的熔点为180℃,对于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的测定,需要作较详细的说明,在括号内注明“分解”。

④、低熔点的化合物:将装有试样的熔点管与温度计一起冷却,使试样成为固体,再将熔点管与温度计一起移至一个冷却到同样低温的双套管中,撤去冷却浴,容器内温度慢慢上升,观察熔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