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技术领域和科学技术领
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总体上趋于一体化。

所以,各产业间的科技融合速度
更快、更快捷,这一趋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世界的工业、科学等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这种模式对于我
们国家的工业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人工智能
前言
将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进行融合,是一种与现代科技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
相适应,在各个领域中进行扩展。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过程中,会耗费很多的人力,而且因为人为的原因,很难对合格率进行控制。

然而,在将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
术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技术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费用,还可以使产品的合格率得
到提升。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念
机电一体化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相
结合。

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机械与电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机械与电子技术。

工作人员将传感器安装到机械和电气设备中,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测,为机电工作者提供数据支持。

二是资讯科技。

工作
人员要对机电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
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从而对设备的操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设
备信息可以得到自动化的处理。

三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技术。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
控制的需要,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 PID闭环的原
理来控制机电设备,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2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可以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在20世纪中期,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从数控机床上起步,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开端。

伴随
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国家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变得更加关注起来,伴随着
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也随之出现,但它还只是一个刚刚起
步的机电一体化,在其发展的早期,仅仅是利用电子手段来对机械生产进行控制,从而对生产进行提升。

进入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
化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对
新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研发,从而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得更
加广阔。

随着人类智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其在今后的生产中将占有重要地位。

3.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1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所以,当运用传感技术进行智能制造时,应该
把传感技术的运用放在第一位。

从传统的生产制造系统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生
产制造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实现动态地获取、不能及时地发现隐藏在系统中的
细微问题、不能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等问题。

而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
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比如,以智能制造系统为基础,将定位器安装在其中,就
能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获取、整合、分类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
各种信息和数据。

与此同时,这些数据也为智能制造系统进行生产调整时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进而对整个制造流程展开了严格的控制,保证了生产产品的质量和
性能。

目前,在光纤光缆中,传感器被大量使用,在统一的接口设计标准下,可
以有效地减少原来的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数字控制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储运系统组成的
综合性系统,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加工对象进行自动转换,是一种自动化
机械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是在充分了解产品生产过程
的情况下,对加工设备、工具和物料储运系统的合理选择,并在计算机系统的作
用下予以系统化、统一化和自动化控制。

对于这种制造系统来说,既能够满足各
种零件的批量、高效的生产要求,也能够对市场的要求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在
分析的指导下,对产品的生产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
生产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客观上说,在制造业中,柔性制造系统是使
用最多的一种系统,它是集信息系统、自动加工系统、物流系统和软件系统于一
身的一种系统。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整合、处理、分析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并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按照层次进行控制。

在自动加工系
统上,它主要是基于成组技术,以加工工艺类似的零件为对象,以数控机床和专
用机床为手段,进行批量化、集中化生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物流
系统的角度来说,它主要是在多样化运输联合装置的帮助下,将各类物料配送作
为实际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要素。

就软件系统来说,它是一种对计算机技术的概括,如设计,管理,控制,
监控,这些都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3.3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而工业智能机器人则是采用了各种最新的技术,包括了计算机系统、仿生学等。

在制造行业中使用工业智能机器人,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
工作量。

而在此基础上,它还可以采集并处理有关的数据,快速地进行加工,从
而节约了制造的时间。

当前,在我国的智能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机电一体化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优化,将人工智能与仿生学相结合,同
时还可以与遥感技术等技术相结合。

智能的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据,替代人类的工作,同时也能够用于矿山、化学工业等一些风险较高的工作。

工业
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机电集成技术,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提高了企
业的生产效率。

而且,在智能制造产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这
意味着,在航天、核电等领域,工业机器人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
将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生产和自动机械领域,通过智能化
设备来替代人工,减少错误的出现概率,提高产品的准确性,实现智能化生产。

4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
提高机电工作效率,机电一体化具备自动控制与自动处理的特点,无需人为
因素的过多干预,可以对机械进行高精准度的掌控,来确保机械专业可以顺利地
遵照既定指令完成相应工作,将人为因素对机械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降低,从而使得实践操作效果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

另一方面,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积极应用,还可以对生产效率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从而确保产品不会因为残次品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不但如此,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生产能力。

例如,进行数控机床安装与控制的过程当中,对于生产设备的稳定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

此情况下的生产效率相较于普通生产机床,提升的速度与效果会更加显著。

提升设备的可操作性,机电一体化操作手柄与按钮的数量相较于过去,应用的数量已经有了明显地下滑,应用更多的则是数字化与程序化控制设备。

此趋势使得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操作便捷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一方面,部分机电一体化高级形态还具备随外界变化而自动调整的功能,是原来工作模式转变的有力见证,以期最后能够实现最佳的工作运行程序。

参考文献
[1] 李威,葛鹏飞.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20-06.
[2] 林志坤.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建筑理论,2021-03.
[3] 谢凌峰.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2022-06.
[4].杜玉青2.赵廷勇3.赵冬梅.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2022-07.
[5] 佚名.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2023-02.
[6] 郑振川.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市政工程,202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