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东京工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赫兹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东京工业...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和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开发出超高速无线射频前端用集成电路,能够工作在太赫兹频段,而且在300GHz频段取得了世界最快的无线传输速率——100Gbps。

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10~15日美国费城召开的2018 IEEE MTT-S国际微波研讨会上。

研究背景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可实现100Gbps的大容量无线传输技术引发全球关注,如图1所示。

有三种方法可以增加无线传输容量——扩展传输带宽、增加调制电平数量、增加空间复用的信道数量。

为了实现从400Gbps到1Tbps的未来高速无线传输技术,需要一个载波来同时拓展传输带宽和调制电平数量,以及通过多次叠加来增加空间复用的信道数量。

图1 大容量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
面临挑战
使用现阶段所开发的载波频率(从28GHz到100GHz),传输带宽受限。

因此,研究人员正尝试扩展传输带宽,从300GHz到太赫兹频段。

300GHz的频率至少是5G下一代通信技术用的28GHz的10倍,也更容易保障宽带传输的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这么高的传输频率,集成电路和外设端口间往往出现信号泄露,因此很难获得足够高的信噪比(SNR)。

因此,即使使用300GHz频段,也不太可能同时取得宽带传输和高调制电平数。

到目前为止,无线传输仍然停留在数十Gbps。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研发出来了享有知识产权的高隔离设计,并将该技术用于300GHz频段无线前端中负责频率转换的混频器电路,如图2所示,还研制出了使用磷化铟(InP)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图2 300GHz无线前端的结构
技术核心
混频器有三个端口:本地振荡器频率端口(LO)、射频端口(RF)
和中频端口(IF)。

当工作在非常高的太赫兹频段,由于在混频器电路和外部接口间小寄生电容的影响,在端口间非常容易出现信号泄露。

通过增加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和串联电容,研究人员研制出一个独特的设计,能够显著改进端口间的隔离度。

以这种方式实现的高隔离特性不仅能够改进信噪比,还可以阻止当混频器集成电路安装到模块中频率特性的退化。

结果是,研究人员同时获得了无线前端模块所需的宽带特性和高信噪比特性。

测试结果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实现了300GHz频段无线前端模块,如图3所示,并确认在背对背传输中接收到了良好的16QAM信号,如图4所示。

在300GHz频段,传输速度达到全球最高的100Gbps,如图5所示。

图3 混频器IC和模块
图4 背对背传输中的接收星座
图5 传输实验
下一步工作和前景
由于100Gbps无线传输速率仅由一个载波实现,未来将拓展到多个载波,以及使用MIMO和OAM等空间复用技术。

通过这种组合,可以预期超高速集成电路将支持超过400Gpbs的大容量无线传输,将是现有LTE和WiFi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传输速率的400倍,是下一代5G技术的40倍。

该技术预期将开启通信和非通信领域未使用的太赫兹频段的使用,例如成像和传感。

NTT表示,希望能带来使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的新服务和产业,并进一步推进技术发展。

资金支持
该工作由日本总务省(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亚太赫兹频段数十Gbit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项目提供部分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