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基础复习训练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基础复习训练题(附答案)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提出:“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

”这种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A.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答案]A
解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以地位、权力作为划分真理的标准,A 项符合题意。

2.历时4年多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贯通。

翔安海底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10年时间。

各方面曾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

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C
解析]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体现了工程学家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上升,所以C项正确。

A、B、D三项说法正确,但都没有准确反映题意,排除。

3.(2011年上海静安调研)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真理是()
①客观的②具体的③因人而异的④有条件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木桶的放置方法不同,“木桶理论”就会发生变化,体现了真理是有条件的,④入选。

“传统”“现代”的对比,说明“木桶理论”的真理性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说的,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②入选。

①与材料无关。

③说法错误,真理不会因人而异,而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B.规律性
C.反复性D.无限性
答案]D
解析]我国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可见D项符合题意。

5.在平面内,若直线a丄c,直线b丄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丄c,直线b丄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

这说明了() A.人们难于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几何上的一个定律,考查学生对真理的特点的掌握。

本题的定律说明了真理是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的,脱离了一定的条件与范围,真理就成了谬误。

故选D。

6.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连遭强震海啸自然灾害。

“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

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

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②③B.③④
C.①②D.①④
答案]A
解析]“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体现了②。

“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体现了③。

①是不可知论的观点,错误。

④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7.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的深化,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从实践
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5)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解析]本题设问指向性很明确,要求用认识论的观点来答题。

结合材料,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