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件(ppt 3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城市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 共绿地面积。我国规定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定额为每 人6平方米以上。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 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 基础设施两类。 • 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 运输、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 • 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 • 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三、城市层次定位
• 第一层次:世界级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 • 第二层次:洲际的国际化城市; • 第三层次:有特色的国际性城市; • 第四层次:国家中心城市或大国的区域中心城市; • 第五层次:省域中心城市; • 第六层次:省内地方城市,数量最多,多是特色不
突出的中小城市。
四、城市规模定位(略)
城市规模定位,就是确定未来城市规模,这是 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规模指的是城 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但是,用地规模随人口规 模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 模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就是城市人口数量。
区 • 3 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
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 4 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 5 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
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城市总体布局小结(略)
城市总体布局就是要使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建立在 各功能区的合理分布的基础之上。按此原理组织城市 布局,就可使城市各部分之间有简便的交通联系,可 使城市建设有序合理,使城市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城市定位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交通规划、 绿地与基础设施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一、城市总体规划概念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第三节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城市机能运转所 需要的土地,它既包括已经开发的土地,也包括列 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的土地,由工业、居 住、仓库、公共设施、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基础 设施、公园绿地等不同的用地类型组成。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 73个小类。
• ① 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 ② 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
成本较高; • ③ 如果每个城区的规模达不到一个最低要求,城
市氛围就不浓郁; • ④ 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
(三)城市总体布局的演变趋势
• 1.城市布局形式演变的基本历程和发展趋势 一是大城市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 二是中小城市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能源系统:供电、燃气、集中供热
水资源系统:水资源保护、给水、排水
交通系统:对外交通、市内交通
工程性基础设施 通信系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

环境系统:环境卫生、环境保护

防灾系统:消防、防洪、防空袭、防风雪、 防震

行政管理

金融保险
设 施 社会性基础设施
商业服务 文化娱乐 体育运动 医疗卫生
教育
城市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 关键环节
一、城市定位的概念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 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 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 争的位置。
城市定位包括区域定位、产业定位、主体功能定位、 特色定位、层次规模定位、综合定位。产业定位是基础, 功能定位是核心,特色定位是灵魂。
城市总体布局问题是复杂的,工作、居住、交通、 游憩等几大功能既相互依存,也相互干扰。
总之,在城市总体布局的构思时,需要同时综合 考虑这些相互有关联的问题,从总体布局的多方案比 较中择优确定。
三、城市功能分区
(一)概念
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内部各功能(职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 其相应产生的区域分异。它受自然、社会、历史、经济诸因素影 响,随城市的发展而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 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各功能区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 干扰。
二、城市主体功能定位
(一)城市主体功能的概念
城市主体功能(类似于城市性质),是某城市在全国或某 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城市主体功能与城市职能有所不同。城市职能也是指某城市在 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职能可能有几 个,职能强度和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主体功能关注的是最主 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
2 集中式布局的缺点
• ① 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与生活 居住区紧邻,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 ② 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 路交通的组织;
• ③ 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的现象。
3 集中式布局的适用对象
对一些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不多的大中小城市, 特别是没有大规模、高污染或对用地条件没有特殊要 求的工业城市,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取集 中式布局。
• 2.现代大城市呈现出分散化趋势的两个主要标志 • ⑴城市用地由集中式布局趋向分散式布局 • ⑵城市中心功能多样化
现代大城市空间结构逐步由向心结构转向离心 结构,由单中心结构转向多中心结构,由集中分布 转向分散发展。
二、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 1 按集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 2 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
总体规划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在地理范围上 包括整个城市社区及其未来发展空间,二是在时间 上具有长期性,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二、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 发展规划 • 用地布局规划 • 工程规划
(一)城市发展规划——定位
是整个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 本依据,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城市”这一根 本性问题。它主要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城市 的未来和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论证,确定城市 规模、性质和功能、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三)城市工程规划-网络(脉络)
城市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专项规划。只有 把工程性基础设施规划做好、落实,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才 能确定,城市居民工作、居住、出行、娱乐活动才能顺利进 行。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对关系城市发展方向、人口规 模、布局结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论证、规划和布局,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工程和公园绿地工程。
(二)定位原则
• 独特性原则 • 主导性原则 • 时效性原则 • 前瞻性原则
(三)定位的思路和依据(略)
从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进行分 析,然后对分析结论加以综合,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 也就是说,应把城市放在一个大区域背景中进行分析, 才能正确确定城市主体功能。
要明确城市主体功能,必须把城市放在它所在的大 区域城镇体系中加以审视,看城市究竟承担什么样的功 能。
(二)分散式布局
1 分散式布局的类型
(1)分散成组式布局 (2)一城一区式布局 (3)组群式布局 (4)一母多子式布局
2 分散式布局的优点
• ⑴ 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 容量具有弹 性;
• ⑵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 ⑶ 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 有序,疏而有
致。
3 分散式布局的缺点
• 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规划说 明和基础资料。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 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 体的解释。
• 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 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 各项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第二节 城市定位
科研
宗教
社会福利
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功能分 区因规模而不同。发达的大城市内部一般分为中心商业区、行政 区、文化区、居住区、游憩区、郊区等。中小城市功能分区相对 简单。
(二)城市功能区的类型*
1 商业区 (1)中央商务区: (2)城区商业区: (3)街区商业区: 2 工业区 3 居住区 4 仓储区 5 生态绿化区(带)
(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布局
用地布局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部分。它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所提供的依据,通过对城市自然、 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分析研究,将工业、第三 产业、居住、绿地、道路交通系统等各项物质要素 组织在一个功能合理、协调统一的城市结构中。布 局规划包括用地功能分区、城市干道系统规划、城 市形态规划、城市总体布局等项内容。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 及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反映。城市总体布局的任 务是在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之后,在城市用 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与要 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使其各得其所,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一、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
第六节 城市交通规划、绿地与基础设施
一、交通规划及土地利用
一方面,土地利用带来了交通需求,人口或商业增长带来 交通流量并造成堵塞从而产生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力量。
另一方面,道路的修建改变了地价,进而改变了土地利用 的强度,使得土地利用得到升级。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加强了城市与属地以及城市内部之间的 关系。城市与属地之间的道路交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简单地说,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实体所表现出的具 体的空间形态,亦即城市用地的平面形状。城市用地 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将直接影响城市用地的功 能组织。城市布局形式的确定,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重 要环节。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两类。
(一)集中式布局
1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
①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 ② 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③ 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
城市内部的道路交通,改变了城市土地地价,进而使得城 区土地用途发生变化。土地的升值,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显
示出交通规划的Leabharlann 要性。二、常见城市绿化指标
1.绿地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 如城市绿地率和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 人绿地面积。
2.绿化覆盖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 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 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