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AqUHM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虬.枝(qi ú) 秀颀.(q ǐ) 蕈.菌(x ùn ) 阔绰.(chu ò) B .皲.裂(q ūn ) 狡黠.(xi á) 谩.骂(m àn ) 茶盅.(zh ōng ) C .呵斥.(ch ì) 把晤.(w ù) 赘.言(zhu ì) 谄.
媚(c ǎn) D .悖谬.(mi ù) 熟稔. (r ěn ) 疮.痍(chu ān )珍馐.
(xi ū) 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2分)
妙手偶得 潜滋暗长 痛心疾首 才疏学浅 眼花缭乱 未雨绸缪 死心塌地 暝思苦想 彬彬有礼 坦荡如底 不屑置辩 揠苗助长 兵荒马乱 忐忑不安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 、他对师长的劝告一概充耳不闻....
,不知该拿他怎么办。

B 、如今,风依旧在刮,雨依稀而落,夹带着不可名状....
的感伤——为那段失去的时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
其冲..
的问题。

D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⑴我绝不______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⑵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

它就像条大虫子在地上______着前行。

(3)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______就的。

A .企望 蠕动 画 B .企望 蠕动 铺
C .希望 爬动 画
D .希望 爬动 铺 5、修改病句(2分)
(1)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也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由于赖斯付出了“八倍的辛劳”,使她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奇迹般地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B.④①⑥⑤③②C.⑤③①⑥②④D.⑤③②④⑥①
7、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分)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填空。

读《朝花夕拾》,回答相关问题。

(3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猫的原因是因为猫吃了他的隐鼠。

B.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因为他不赞成裹脚。

C.《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个医生是叶天士、陈莲河。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

(1分)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小题1分,共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的《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的《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的《泊秦淮》)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6)《<论语>十则》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使至塞上》中诗人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0—14题。

(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

②称:衡量。

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

⑤酉:酉时,指傍晚。

⑥褫(chǐ):解除,解下。

⑦受大:指饮食量大。

⑧力裕:力量充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⑵一食或.尽粟一石()
⑶比.行百余里()⑷日啖.刍豆数斗()
11、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⑴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⑴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
⑵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14、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

(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2题。

(18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⑴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⑵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

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

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

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⑶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⑷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⑸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

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⑹“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

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⑺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

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⑻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

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

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⑼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

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

”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

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
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⑽“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⑾“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⑿“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

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

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

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⒀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

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

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⒁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⒂“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

”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⒃“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 出更好的动漫画。

”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⒄“我会的,没问题。

”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⒅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

”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⒆“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⒇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

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

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7、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

(3分)
18、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3分)
( )——星夜家访——( )——( )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贯穿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B .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忧郁、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C .第②段到第⑧段,设置了两个悬念性的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D .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

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0、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
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2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

”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21、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分)
22、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

(至少三点)(3分)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3—26题。

(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

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
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

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 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

”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

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

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

这都是不对的。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

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四、写作(满分40分)
27、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听到也要读到很多有意义的话。

其中有些话一定会给你不少的启迪,令你刻骨铭心,甚至会改变你的人生。

请以“一句话照亮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
(2)岁月如诗,人生如歌,我们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一次次磨练;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一次次发现;绿菌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练中坚韧,情感在交汇中融合,我们的生活由此而丰润美好,我们的青春因此而鲜亮精彩。

请以“感悟美好”为话题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D
2、冥思苦想坦荡如砥
3、C
4、B
5、(1)“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互换(2)删掉“由于”
6、D
7、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大海的汹涌中,我们读出了宽容的魅力。

(从雄鹰的翱翔中,我们读出了搏击的勇气;从古树的年轮中,我们读出了生命的苍劲。


8、(1)、D(2)《五猖会》
9、(1)征蓬出汉塞(2)似曾相识燕归来(3)烟笼寒水月笼沙(4)贤者能勿丧耳
(5)野渡无人舟自横(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0、⑴等同,一样⑵有时⑶等到⑷吃11、C
12、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⑵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
13、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⑵共同特点:食量大。

甲文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

乙文句子: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

14、示例1:我认为伯乐更重要。

社会上的人才很多,但一开始却总是不为人所知。

如果没有“伯乐”去考察发现他们,他们又如何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周文王从渭水河边发现任用了姜子牙,从而帮助自己兴周灭纣。

示例2: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如果没有人才,空有伯乐也没用。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千里马”,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比如“毛遂自荐”,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但真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有真有那些本事,才让他一举成名。

15、地白(白)凄清(此空填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17、(3分)①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③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④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旨,⑤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18、(3分)(课堂风波)——星夜家访——(真相大白)——(期望发光)(每空1分,跟小说情节的四个环节分别对应,意对即可;多字、少字该空不得分。


19(3分)A
20、(2分)(1)①不被理解的委屈②挨训后的后悔③被叫家长的害怕
(2)①受到鼓励后的兴奋。

②得到肯定后的激动。

(每小题1分,写出任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21、(4分)内容上:①暗示文章的主旨。

②烘托意境,增强文章的蕴味。

结构上:①照应了题目。

②与第九段相呼应。

③引出后文。

等级内容语言结构
一类文35—40分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对
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切合题
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生动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
后和详略,结构完
整,条理清楚,层
次清晰,分段恰当
二类文29—34分表达方式恰当,感情真挚,内
容较充实,中心较明确,较切
合题意
语言通顺(病句不超
过3个),有个别错别
字,语言基本准确
详略较得当,条理
较清晰,结构较完
整,分段较恰当
三类文21—28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
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
不超过6个),有少量
错别字
结构基本完整,条
理不清,分段不恰

四类文20分以下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没
有中心,内容太空泛,字数不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
太多
结构不完整,层次
混乱
说明:
1.凡书写工整美观,无涂抹现象,卷面整洁者,可奖励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3分。

2.没有文题扣2分。

3.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

4.标点符号一逗到底,字数不够,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