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全面的摄影笔记,没基础的根本看不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专业全⾯的摄影笔记,没基础的根本看不懂!
⼀、基础
1、测光
画⾯反差不是很⼤,受光反差不⼤——评价测光
背光照⽚。
光线反差极⼤,电筒等外部光源——局部测光、点测光
局部测光、点测光的精确度
中庸的测光⽅式——中央重点,主题和环境存在不⼤的反差
2、⽩平衡
固有⾊的还原
条件⾊的还原
⾃动⽩平衡
⾊温——光线的颜⾊,光线的颜⾊越冷越偏蓝,
⾊温越⾼,光线的颜⾊越偏暖越低,⾊温越低。
阳光的⾊温——5200到5500
闪光灯——5500
阴影——7000
阴天——6300
阴天光线偏蓝
钨丝灯——3200
以5000多为界,⾼于5000多,就偏蓝,低于,就偏暖
3、⾃动对焦测距
连续对焦——运动的物体,跟拍。
三四岁的⼩孩,⽆法预知其动静
4、ISO——相对感光度感光度越低,较多的光线
天⽓晴朗的室外 100——400
阴天到傍晚 400——1600
⿊暗的室内到夜间 1600——6400
只要光线允许,光线够强,使⽤最低的ISO,让更多的光线进来。
抖了糊了
闪光补偿控制相机的闪光灯
⾃动闪光灯系统。
⾮常暗的室外,估计错误,多补光,使⽤闪光补偿,设置低⼀点的值。
负补
偿。
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多⼀点
5、测光——调节光圈快门获得正确曝光
专业标尺显⽰游离的光标内置测光表。
使得游离的光标在正中间,⼀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准备曝光。
尼康 LV 及时显⽰ lock
游离的光标受到⼤致的位置
6、⼊门级照相机
只有⼀个拨盘通过屏幕菜单控制
中端左边键有两项功能
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多⼀点
⼆、快门光圈与各种曝光模式
1、视觉的产⽣
眼球凸透镜瞳孔视⽹膜(传感器)
猫眼⾼感光度
2、曝光
光圈、快门、感光媒体的感光度
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糊了与快门的关系
准备的曝光——亮度⽆异
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曝光量画⾯的效果
快门速度⾼的时候,⾼速运动的瞬间被凝结了
快门速度低的时候,⼀个运动的过程被记录下来了
⾼速快门捕捉瞬间低速快门记录运动的轨迹
慢速快门相机相对静⽌三脚架动静结合
慢速快门拍摄⽔流
低速快门拍摄静⽌的物体⽐较抽象的效果
3、数值越⼩光圈开⼝越⼤
光圈与景深
景深 ——景物纵向上清晰的深度
⼩景深照⽚,前景清晰背景模糊 ——⼤光圈,虚实对⽐很强烈的照⽚合影⼩光圈⼤家都清晰焦点是群体
快门与光圈的成级变化
T: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F:1、1.4、2、2.8、4、5.6、8、11、16、22……
1.4相⽐于1 进光量减少了⼀倍
A或Av 光圈优先光圈先决
风光摄影⼩光圈实现⼤景深合影
⼴告摄影师产品所有⾯都清晰⼩光圈
⼈像摄影⼤光圈实现⼩景深
旅⾏摄影背景杂乱⼤光圈实现⼩景深
S或Tv 快门优先快门先决速度先决
摇摄摄相机固定在独脚架上使⽤快门速度
优先模式的曝光补偿
尼康⾦属感⾮常厚重⿊的⾮常透亮
拍摄⽩⾊物体⾼⼀点的曝光补偿
拍摄⿊⾊物体低⼀点(负)的曝光补偿细节纹理
快门速度设置太⾼光圈Lo 表⽰现场光线太少需要放慢快门
感光度闪光灯外界光源
P模式程序⾃动曝光模式——⾃由设置
全⾃动模式——傻⽠模式
三、像素⽩平衡相对感光度
P模式——程序⾃动模式
⾃动完成测光和曝光设置可以⾃⼰控制曝光补偿、⽩平衡、相对感光度、内置闪光灯为摄影者保留了⼀些⾃由偷怕闪光灯可控制打开与否
⾼端级别佳能ED系列尼康D300 D400……
胶⽚相机和数码相机的记录原理
数码相机传感器 CCD芯⽚把不同的信号进⾏转换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电信号)
胶⽚底⽚胶⽚菲林
传感器不同形态
像素点
底⽚规格决定画幅⼩画幅中画幅⼤画幅
135底⽚ 32毫⽶底⽚宽度35毫⽶中间24毫⽶ 1—⼀次性卷⽚盒的底⽚ ——⼩画幅底⽚
120照相机 60毫⽶X70毫⽶
120底⽚ ——中画幅
⼤画幅照相机——座机 4英⼨X5英⼨ 8英⼨X10英⼨
画幅的意义
画幅越⼤,底⽚能够⽤于放⼤的底⽚能够实现更⼤的尺⼨
画幅越⼤,标准镜头的焦距值越⼤
⼈类⽂明战争促使照相机改⼩
画幅越⼩照相机的机动性较强
数码相机的画幅
全画幅⾮全画幅——长只有全话费的1.5分之1 佳能 1.6分之⼀
画幅越⼤,能够实现的像素值越⾼——
同等像素值下,画幅⼤的照相机记录影像的质量⾼。
画幅越⼤,⼴⾓优势越明显
注意:数码相机可以更改像素值,但并⾮缩⼩画幅
尼康全画幅可更改DX,FX模式
画质——数码相机更改像素记录模式
旅游摄影没有随⾝携带⾜够存储
尽量将记录的品质调置较⾼位置
fine basic ……
raw格式更改⽩平衡⼆次颜⾊校准调教空间更⼤曝光过度细节调教出来胶⽚的感光度
地点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晴朗户外 100
阴郁天⽓200
室内400或更⾼
胶⽚的ISO值越⾼,表层的药⾯对光越敏感,满⾜曝光所需要的进光量越少数码相机的相对感光度
ISO越⾼,快门速度越快
放⼤传感器转换的信号
在同等情况下ISO值⾼的图⽚会⽐ISO值低
提速快门
ISO越⾼噪点越明显
ISO越低噪点少或者没有噪点
只要光线允许,尽量使⽤最低的ISO
光线不允许拍摄物体静⽌尽量使⽤脚架
⽩平衡
右边是固有⾊的还原
左边是条件⾊的还原⽩炽灯照明下⽩⾊的物体偏黄
阳光为⽩光
更倾向于固有⾊的还原
摄影胶⽚的类型
灯光⽚⽩炽灯条件下
⽇光⽚阳光下
彩⾊胶⽚摄影的较⾊类型
⾊温转换滤镜
⾊温调节滤镜
通过⾊温滤镜把多余的光谱过滤掉平衡
⾊温的含义描述光线的颜⾊倾向
英国开尔⽂,假想在绝对真空的环境,将宇宙中⼀个绝对⿊体进⾏加热,加热到不同温度,会浮现不同的颜⾊。
加热到1000K左右——红 2000接近300——橙0 3000 5200K——阳光⼀样的⽩光继续加热——变蓝
⾊温从低到⾼的变化规律:红——橙——黄——⽩——蓝⽩
⾊温表(计)
数码相机⽩平衡
⽇光——⽩光
钨丝灯情况下——使⽤⽇光,不做更改黄⾊居多
钨丝灯情况下——选择钨丝灯模式把多余的黄⾊抽掉添加蓝⾊,把黄⾊中和了相机通过添加补⾊的模式还原
反⾊补偿
闪光灯⾊温和⽇光⼤致接近光线⽩光
⾃选⽩平衡——⾃定义在特殊的拍摄场景中,偏红⾊模式中没有偏红⾊
照相机拍摄⼀张纯⽩⾊的照⽚
PRE 测量⽩平衡
⼿动输⼊⾊温值
万⾥⽆云的蓝天的⾊温约为10000K
阴天约为7000K
晴天⽇光直射下的⾊温约为5500K
荧光灯的⾊温约为4500K
钨丝灯的⾊温约为2600K
⽇出或⽇落时的⾊温约为2000K
烛光下的⾊温约为1000K
⽇光 5200到5500是⽩光不做任何⾊彩添加⾊彩补偿
钨丝灯 3200 冷⾊补偿⾊温值越低冷⾊补偿越重⾊温越⾼,暖⾊补偿越明显阴天模式拍晚霞,晚霞则变更红 ——阴天含有蓝⾊光线,相机添加暖⾊艺术⾼于⽣活拍摄夜景风光摄影⼤场景使⽤⾊温值来定义⽩平衡⾊温值越低冷⾊补偿⾊温值越⾼暖调补偿
四、景深原理与对焦
P模式下还可设置对焦模式、对焦点、测光模式等……
⼴⾓镜头_ 视⾓开阔透视⽐例放⼤明显近处很清晰远处也很清晰
长焦镜头背景极虚景深很⼩
微距镜头景深很⼩
国家地理
景深三要素
景深与光圈成反⽐
景深与焦距成反⽐
景深与拍摄距离(对焦距离)成正⽐。
景深与对焦
对焦⽅式的选择
单次对焦拍摄静⽌物体运动幅度⽐较⼩的物体滴的提⽰⾳保护设置连续对焦快门启动的先决⽅式运动幅度⽐较⼤
⼈⼯智能伺服⽆法评估其是运动还是静⽌的
⼀般情况下,拍摄物体运动幅度不⼤,都尽量选择单次对焦
焦点的选择
构图⼩景深主要交代对象
焦点 —画⾯中最清晰的点
尼康
单点
动态区域
五、曝光模式与⼿动模式
曝光不⾜,增加曝光在曝光补偿中给它⼀个正值
曝光过度质感暗淡灰减少曝光在曝光补偿中给它⼀个负值
⼿动曝光模式
测光原理——⽩加⿊减
视觉与曝光的产⽣
外⾯的光线很暗,瞳孔的光线需要开得⽐较⼤才能看见
摄影曝光和视觉的相同关系
曝光合适与舒适的视觉相同,进⼊的光量适中
眼睛通过瞳孔控制进光量,相机通过光圈和快门共同控制
获取光圈快门值得参加⼯具
测光表内置测光表肩屏上就可以看到——中端中端以上相机
游离的光标
控制要领
于刻度中零为相机认为曝光准确只是相机认为
负值,曝光不⾜。
正值,曝光过度。
相机认为的。
测光表校零⽆法达到所有的曝光准确的画⾯控制。
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
TTL测光系统的不够智能化。
Through The Lens,意思是通过镜头,⽤在测光这⾥就是表⽰这是⼀种通过相机镜头测量光线的⽅法,简称为“TTL测光”。
TTL测量的是物体反射光线的量。
⽽⾮场景的受光量
TTL测光的标准是将测量区域还原为中间灰
中间灰—百分之18反射率的灰⾊
银盐摄影(胶⽚摄影)的中等密度
曝光严重过度。
所有的AgBr都被还原成Ag,,称之为百分之百密度。
(测光区完全⽩⾊)曝光严重不⾜。
没有AgBr都被还原成Ag,称之为0密度(测光区域全⿊⾊)测光表校零后,测光区域被还原成百分之五⼗(测光区域中间灰⾊)
测光表的错误
误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中间灰调
当测光物体为更亮的浅调,则误认为是光照度过强——减少曝光
当测光物体为更⿊的暗调,则误认为是光照度过低——增加曝光
在测量浅调的物体时,增加曝光。
——⽩加
在测量暗调的物体时,减少曝光。
——⿊减
物体刚刚好中间灰——红⾊的砖、沙⼦、翠绿⾊的树叶、⼈的⽪肤……
墨绿⾊的树叶是⿊浅绿⾊的树叶偏⽩
猩红⾊偏⿊粉红⾊偏⽩
⼿动模式⽩加⿊减
对着⽩⾊的物体,知道要增加增加1.3档的曝光。
⾸先将测光表校到零的位置
到零的位置以后继续校正,正的⼀边增加1.3,让标尺的⼀端正好到达1.3的位置
⿊减校正到零的位置负的⼀边增加
捷径:中间灰不需要做任何⽩加⿊减的
拍摄相对⽐较⿊的台⾯可以先把⼀个中间灰⾊放在上⾯拿着照相机对它测光测光完成以后,再拿开物体,然后拍摄不要理会标尺已经做好曝光补偿了
随⾝携带灰板 X
不⽤灰板,不借助于经验——精确测量光线,只需要对着⼈的⼿背上的⽪肤进⾏测光,就能获得准确的曝光
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曝光控制得完全准确
⼿动曝光M的意义
将测光与对焦分离,你将不需要使⽤讨厌的星号键来锁定曝光。
受光量决定了曝光准确,当被摄场景严重受光不均匀时,测光的区域曝光准确,其他区域选择哪个区域曝光,哪个区域曝光就会准确。
六、测光模式
尼康
3D彩⾊矩阵测光——评价测光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
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的测光模式
受光⽐较均匀
取景区分为多个区域加全平均重点在焦点区域的测光
画⾯反差过⼤计算误差曝光不准
逆光情况下 ——背光画⾯受光亮度不均匀不能使⽤平均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基于平均测光法的计算⽅式
偏重于画⾯正中⼼的位置拍摄旅游纪念照的时候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法
正中构图很呆板作⽤变⼩
受光反差⾮常⼤
光线负责极端
点测光选择点曝光准确极端的测光⽅式
对着天空亮的区域测光
亮度分布不均匀
背光时候的拍摄反差很⼤背景曝光过度前景恰到好处
主体明确光照复杂反差⼤
焦点为中⼼很⼩局限
尼康点测光焦点周围百分之五⾄百分之⼆⼗五的位置
佳能点测光正中⼼百分之五⾄百分之⼆⼗五
画⾯反差⾮常⼤,明暗对⽐分明
钥匙曝光准确
画⾯有⾮常明显的⾼光暗区阴影曝光准确的亮度
点测光——
佳能相机的曝光锁定键
将取景器的中⼼点对准钥匙按下星号键锁定曝光
再转回相机镜头重新构图
有些情况下⽤准确了测光模式但是颜⾊却有差异画⾯亮度与实物亮度存在偏差曝光不⾜导致的浅⾊变深
曝光过度导致的深⾊变浅
P模式下拍摄浅⾊或者深⾊物体时更改照相机上的曝光补偿
程序⾃动模式转动相机的辅拨盘
曝光补偿来控制曝光准确性
⼿动曝光模式准确认识
七、点测光与影调
当画⾯出现不均匀亮度时,当被摄主体的亮度都不均匀时,该选择哪个位置测光⼿动模式下选择测光点
选择的测光点是⽔中⽔中相⽐云层暗⼀些
让画⾯每个地⽅都是曝光准确可能性⾮常⼩
摄影师没有选择马来测光
测光点的选择和影调
学美术光影上的认识影调的认识
快速找出画⾯中的⼏⼤关系
亮⾯
⾼光画⾯最亮的地⽅
阴影
暗部中间的过度
投影
明暗分割线
亮⾯⾼光暗⾯分析画⾯构成更好的运⽤点测光控制画⾯的影调
正中间的测光以亮⾯⾼光是⽐亮⾯受光最多的地⽅
左,偏暗选择⿐梁上的⾼光测光⾼光曝光准确⽐⾼光弱⼀点的亮部会有⼀定程度的曝光不⾜,⽐亮部更暗的暗部,会严重的曝光不⾜
右,偏亮以暗部测光暗部曝光准确⽐暗部亮⼀点的亮⾯会曝光过度⽐暗部更亮的亮⾯——画⾯的⾼光曝光过度
不能够简单地评估⼀张照⽚的曝光准确与否
逆光下拍摄宠物
以较暗的⼀⾯来测光,没有做⽩加⿊减没有做曝光补偿
⽐暗⾯更亮的形成⾼光,⽐暗⾯更暗的曝光不⾜
以原本画⾯的亮⾯进⾏测光以亮⾯来测光,画⾯的整体调⼦会变得沉⼀点
以什么地⽅测光,⽐它亮的会曝光过度,⽐它暗的会曝光不⾜。
国家地理
选择屋顶测光⽐它亮的会曝光过度⽐它暗的会曝光不⾜
测光点的选择看起来复杂⼀些
佳能相机的局部测光来测量将⼀个群景进⾏测光内部会进⾏⼀些平均
点测光亮部曝光准确⽐它暗的地⽅曝光不⾜跟它同等亮度的地⽅曝光准确⽐它亮的地⽅天空略微曝光过度
很多时候天空需要⼀定的曝光过度,如果天空的明暗显得太暗的话,会给⼈⼀种头重脚轻的效果。
剪影画⾯,以背景的天空来测光天空曝光准确
以天空中的亮度来测光
选择天空的亮度解读天空中的亮度级别
不能以最亮的太阳来测光画⾯整体偏暗太阳不再是⼀个⾼光点光源应曝光过度。
选择天空来测光,对天空做了⾮常细致的分析
天空中有更亮的,有曝光准确的,层次质感。
曝光服从于⼀张照⽚的主题表现需要
影调光影的基调
低调暗画⾯整体偏暗
⾼调亮画⾯整体⽐较明亮
中间调中间灰⾊
⼈物的⽪肤中间灰⾊
低调画⾯的构成有很⼤⽐例的深⾊和⿊⾊
本⾝就存在深⾊和⿊⾊物,画⾯中很多曝光不⾜的区域,⾼光点有光线照上
煤炭⼯⼈⿊⾊⼈物的眼睛⾯部——⾼光两点光线控制光线照射
⼀张低调的照⽚⼀定要有⾼光的反衬才能顾衬托出⾜够的韵味
⼤⾯积的⿊⾊和⾼光
低调照⽚拍摄
光线的运⽤要有⼀定的区域性
使⽤点测光对亮⼀点的地⽅来测光
剪影照⽚的控制,不能够选择画⾯当中最亮的部位来测光
不能选择指甲额头这些最亮的区域测光否则画⾯会变得更加的沉⽽且缺少曝光
选择第⼆亮或者第三亮的这样画⾯中⼤⾯积的是曝光不⾜,⼩⾯积的曝光准确,还配有⼀点极⼩的曝光过度形成的⾼光
⾼调
⼤⾯积的浅调、⽩⾊构成
⼈物穿浅⾊服装
逆光下以背光⾯来点测光,这样⼈物的⾯部曝光准确,⽽背景⽐⼈物的⾯部更亮亮的多的地⽅,就会曝光过度形成⾼光
⼤⾯积的亮调配合⼀定区域的曝光准确形成⾼调暗部阴影衬托显得得不轻浮
在⾼调创作中,摄影师都会选取暗部的地⽅进⾏测光,
但是他不会选择最暗的地⽅
因为最暗的地⽅仍要让它曝光不⾜
形成阴影也使得画⾯更加的好看
选择次暗的地⽅进⾏测光
中间调
层次丰富⽣活中最常见最为平淡的不断练习⼤部分照⽚
⼀味追求技术上的曝光准确
影调的控制,取决于摄影师测光点的选择,更重要的取决于“光线的运⽤”
⼋、基础⼗反差光⽐与宽容度
影调的控制,取决于摄影的测光点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光线的运⽤”
反差照⽚上明暗对⽐的术语
明暗对⽐⼤,则说明反差⼤当反差⼤时说明照⽚是硬调的当反差⼩时就是柔调
硬调(⾼反差)
柔调(低反差)
硬调
柔调
视觉感受平静舒缓
光⽐指摄影中,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例
光⽐⼤,被摄体上亮度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反之则⼩。
光⽐计算公式主光:辅光=2的量次⽅:1
最亮的天空:⼈
相差2/3级光圈光⽐为1.5:1
相差1级光圈光⽐为2;1
相差2级光圈 4;1
相差3级光圈 8;1
4 16
5 32
光⽐⼤的时候以亮部测光暗部将出现曝光不⾜
宽容度感光材料按⽐例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
1:50 最暗:最暗
光⽐极差超越了相机的宽容度
没有超过宽容度光⽐不是很⼤阴天太阳快要下⼭
多张拍摄合成
HDR 合成技术
利⽤宽容度的有限让暗部曝光不⾜⽽亮部的细节有所保存
折中暗部细节亮部细节都有所保留
暗部亮部同时测光偏⼀个中间值中间调柔调照⽚
选择⼿动档选择点测光多区域分区域测光最后再来评估光圈快门的组合探索式的创作闪光灯
⼈物受光强背景没有受到闪光灯的光相机设计以⼈物来测光
出现很硬调的照⽚
九、内置与外置闪光灯
闪光灯摄影
B门快门⽤秒来计算放慢
继续放慢出现bulb B门曝光超过三⼗秒借助于秒表⽆限延长曝光时间
迹
快门线快门⼀直打开关闭快门控制长时间的曝光
镁粉灯(添加镁粉)
闪光灯泡(⼀次性)实现了和快门的联动同步
电⼦闪光灯(万次闪光灯)
闪光灯特点
发光是冷发光
节能
光线的光谱和阳光的光谱⾮常接近⾊温也⼀样
发光速度⾮常快千分之⼀秒左右
发光强度很⼤
闪光灯摄影的曝光控制
TTL 闪光透过镜头的
是利⽤通过镜头的实际光量来确定相应的闪光输出量的⼀种测光模式。
闪光灯的发光量是⾃⼰控制的
记者抓拍
闪光灯发出光线的量太多或太少。
补光过度补光不⾜
误把环境的亮度也计算在其中
闪光补偿
⼿动闪光
尼康 M ⼿动闪光
⾏星的轨
重复闪光
指令模式
⼿动闪光模式下如何控制曝光
光圈数值=GN/距离
距离=GN/光圈数值
GN 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帮我们控制⼿动曝光指数相对于感光度⽽⾔
(距离以⽶为单位)
相机内置闪光灯GN⼀般为12。
故其在ISO为100时,最⼤闪光距离为——12/最⼤光圈值 ISO从100变为200 闪光灯指数会有所增加能够实现的曝光度增加了指数 10X1.414
400 12的指数就变为了 24
拍摄者与被摄者距离2⽶ ISO100 在100的情况下内置闪光灯的指数是12 12来拍摄被摄者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是2⽶那么光圈数值=12/2=6
如何确定距离短距离⽬测测距的能⼒现在不多了
镜头上的对焦环上都会有距离的标识对焦准确后镜头上的对焦环所指的距离就是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距离
前帘同步
后帘同步
闪光灯的防红眼闪光刺激⼈的眼睛避免出现红眼现象
⼀般情况下最好不好使⽤这个功能
后期继续很容易矫正
⾼速快门的原理
外置闪光灯
使⽤⾼速快门⾼速频闪
外拍摄影中强光下的摄影中
需要⽤闪光灯来为⼈物补光
普通闪光灯快门速度最多1/250秒在这种快门速度下
想要背景曝光显得不是特别过度的情况下光圈就需要⼀个⽐较⼩的值 16、11 光圈⽐较⼩景深⽐较⼤
背景虚化不过度⾼速快门配合⼤光圈
⾼速同步闪光灯给⼈物⾯部补光
消耗电⼒
⾼速闪光灯闪光灯的发光时间⾮常缓慢
⾼速同步闪光灯持续的时间很长
频闪
快门打开的时间⾥,能够闪很多次
使⽤闪光灯的相机设置
1、ISO?
最低。
光线⽐较暗的时候来补偿稍微提⾼ISO 背景亮度有所体现
2、WB?
闪光灯的⽩平衡⾊彩还原
实际运⽤并⾮如此
⾊温设置获得更⾃然的画⾯效果⼈物跟环境⾊接近⼀点
3、T?
背景的曝光和前景的曝光⽐较平衡建议快门速度尽量慢⼀些 1/30 1/60 背景稍微亮⼀些平衡光⽐
4、F?
光圈越⼤,范围越⼩。
5、前帘、后帘?
闪光灯的作⽤
弱光补光
强光降低光⽐
营造眼神光
创意性打光
闪光灯补光⼈物⾯部亮度和天空相当光⽐⽐较平衡
如果不补闪光灯的话我们拍出来的画⾯以⼈物曝光背景会曝光过度
以背景曝光⼈物会曝光不⾜可能还会形成剪影
使⽤闪光灯就能出现光⽐⽐较平衡的效果
如果我们增加闪光灯的发光输出同时把光圈缩⼩⼀点
快门调快⼀点还可以把天空压得更暗
时尚摄影闪光灯补光
按照背景来测光以背景测光后稍微增加⼀点曝光体现天空的本性
然后再打开相机的TTL闪光灯
⼗、夜景与夜景⼈像
夜间反差
夜景摄影
风光摄影为主⽐较⾼的⾓度
慢速快门长时间曝光
宽⼴的视⾓⼴⾓镜头(⾮全画幅 18MM以下)
拍摄地点⾼处往低处俯拍
夜景的相机控制
ISO:尽量控制得低⼀点促使画⾯细腻
WB:
AF:
测光模式:
F:
T:
附件
要领
1.⼀般使⽤低的ISO控制画⾯细腻度,再实现长时间曝光。
(长时间的快门长时间曝光降躁打开设置为⾃动会在快门⽐较慢的时候开启,在光线强的时候尽量把长时间曝光降噪关掉
2。
阳光模式选择条件⾊⾼⾊温呈现暖调,低⾊温表现冷调
3.单次对焦如失效使⽤⼿动对焦
4.平均测光(评价测光、3D矩阵测光)
5.⼩光圈(8 11 16)星芒⼤光圈局部特写
6.补偿
7.三脚架快门线中灰滤镜(光线的亮减到最⼩使⽤更慢⼀点的快门)⿊卡纸
补充
避开⼤光源
⼊夜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时机(华灯初上的时候在太阳落⼭的⽅向)
把相机驾到三脚架以后将防抖置于关闭状态
夜景⼈像
⽤快门优先拍摄背景显得⽐较绚丽(使⽤快门优先快门速度被⾃动设在⽐较慢的位置慢速的快门把背景照出来闪光灯把前景照出来了画⾯反差光⽐没有那么⼤就⽐较⾃然⼀些)
⽤⾃动挡拍摄背景没有细节影调暗淡
夜景⼈像相机控制
1.稍⾼的ISO(如400—800), 稍⼤的光圈(如F4 F
2.8)拍摄夜景(拍摄之前,先拍背景),找出合适的快门,在此快门基础上减少⼀到两档曝光 ——让背景更亮⼀点光斑梦幻般的效果
2.WB 设置闪光灯模式
3.以⼈物对焦
4.开启闪光灯,设置后帘同步
5.试拍摄,按照画⾯亮度值做出闪光补偿
内置闪光灯不要超过5⽶ 3⽶拍到5⽶的地⽅要⽤到很⼤的光圈
夜景⼈像脚架来拍摄模特静⽌后帘闪光⼀结束才可以放松动起来
拍摄夜景⼈像可以选择光圈就在旁边
使⽤中长焦的镜头 85MM以上
更改不同的光圈使⽤不同的快门速度
携带上三脚架
⼗⼀、五分钟掌握构图技巧
好照⽚的标准
1.鲜明的主题(题材)
2.把注意⼒引向被摄主体
3.画⾯简洁主体要绝对的突出,与画⾯⽆关的内容⼀律摘除
——
左上⽅,主体不够明确仙⼈掌和稻草堆地位看起来同等重要
拉长焦距靠近点以天空为背景
主题很突出主体很鲜明画⾯也⾮常简洁
体与环境实虚对⽐注意⼒被引向实的部分
假⽇的艾菲尔铁塔(巴黎)作为主题主体是前景的⼀对情侣尽管画⾯算不上是⾮常简洁主体突出⽽后⾯那些不够简洁的与它形成了⼀种对⽐其原因在于摄影师距离前景的⼈物⽐较
近形成了⼤⼩对⽐同时形成了清晰相对模糊的对⽐
通过靠近的⼿段让主体在画⾯中显得⾮常鲜明
景深的处理法来让主体突出让环境成为虚化的影像
⼗⼆、构图⼆构图的含义与评⽚
技术达标不等于优秀的照⽚
好照⽚的标准(“假⼤空”)
优秀的照⽚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深刻的内容,众多的信息量,同时也需要具备与内容统⼀的完美表现形式。
摄影作品的表现离不开两个因素:形式和内容。
为什么拍不出好照⽚
画⾯的各构成元素未有好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画⾯中的各个构成元素没找到⼀个最佳的布局。
(画⾯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醒⽬的主体)
影像元素的布局就是构图。
具体要表现前景中的杂草还是中景中的古建筑?
技术上控制得很到位但画⾯单调缺少对⽐没有环境看起来像荷花的证件照
红花要绿叶配
有了主体和陪体主体和陪体之间形成了对⽐
⼈眼的视⽽不见性当⼈的注意⼒⾼度集中时,会忽略掉⼀些事情
摄影师使⽤集中的取景⽅式放松的状态下去观察你的取景器扫描式的观察
画⾯的完整性:画⾯中有横贯画⾯的线条直接穿过将画⾯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上下之间没有建⽴起元素之间的关系
树穿透了画⾯的线条元素相联
改变拍摄⾓度
好的照⽚布局分析
将主体置于前景的位置
镜头具有近⼤远⼩的特性
主体相对于后⾯的陪体有着⼤⼩的区分
前景的物体直接把我们的视觉注意⼒通过他的道具吸引到他⾝上
陪体的介⼊使画⾯更加显得⽣动
简洁曝光天⽓关系感染观众注意⼒的细节被完全朦胧成⼀⽚
构图中的完整是相对的尽管只看到了⼀半的船只但是引起联想
开放式构图
近⼤远⼩靠近⼀点控制主体突出
⼤颜⾊对⽐牧⽺者⼿中的⽊棍提供了很好的视觉迁移注意⼒会集中到他环境不仅不是⼲扰反⽽是⽓氛的渲染,⽓氛的衬托
天空的乌云显得头重脚轻有⼀点压抑稳定性不舒服
主体的位置置于画⾯正中⼼的位置
太阳作为画⾯的视觉中⼼点跟⼥主⼈公重合在⼀起
画⾯⼲净通过剪影的曝光控制,让⼀些不需要的细节完全处于曝光不⾜之中横穿画⾯的线条也因为⼈物将它打破画⾯的完整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影⼦的处理⼀⽅⾯提供了主体的视觉牵引线丰富了画⾯的构图加强了画⾯的⽴体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