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一」
佛经记载,夏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

历年,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

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

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团)”等朝山进香。

百子会(团)是外地香客为朝拜地藏菩萨道场而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会(团),虔心斋食,然后担着香担,举旗敲锣鱼贯而行,结体入山,凡人数满百人即可组一会,称“百子会”。

百子会设香首和副香首。

朝山途中香首口诵“南无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萨”,余众接诵“阿弥陀佛”。

凡朝山之众均身着灰布青裤或围一黄色胸兜,上印“进山朝香”四字,一路上香客还给穷苦残疾人施舍钱物。

他们白日徒步登山,沿途遇寺庙即烧香拜佛,入夜后除投宿外,都聚向肉身宝殿守地藏塔,携衣巾请盖“地藏利生宝印”。

每逢地藏菩萨诞朝,僧众及香客于肉身塔诵经拜菩萨通霄达旦,“常见僧尼和信士一步1一步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灵,赦免罪孽,消灾延寿”。

百子会人数要求不很严格,二、三十人朝拜九华也可称“百子会”或“小百子会”,逾二百人或近二百人可称“双百子会”。

与此相应,各地还有类似会(团)朝山进香,如“万胜老会”、“香山胜会”、“同人老会”等。

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

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正如宋人陈岩诗赞的那样:“八十四级山头石(现为81级),风撼塔铃半天语。

五百余年地藏坟,众人都向梦中闻。

”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进香的香客和游览九华的游人的必到之地。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二」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

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

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

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

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

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

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

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

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

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

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

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

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

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

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

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

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

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

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三」
Welcome to Jiuhua Mountain. I'm Niu Niu, today's tour guide. Li Bai, an ancient poet, once said, "once upon a time, on the Jiujiang River,
you could see Jiuhua peak from afar. The river is covered with green water, showing nine hibiscus. " It's a famous poem. Today, I'd like to lead you to have a good experience of the unique beauty of Jiuhua Mountain
Two days ago, a heavy rain just passed, arousing the clouds and fog of Jiuhua Mountain. So, we can walk up the mountain path through the clouds and fog. You can see the forest of fir and bamboo on both sides
of the mountain road, and the spring is gurgling. From a distance,
Tiantai peak is like a silver sword standing in the clouds. Looking up
at the rooftop, the peak is shrouded in clouds, and the mountain path is winding, like a ribbon falling from the clouds。

We are still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It seems that many tourists
are very tired. Let's stop and have a rest. If you can take photos, it's also very beautiful. Is there a place where the holy mountain lives? If we have enough rest, we will continue, because the panoramic inspiration of Jiuhua Mountain is more beautiful, but if you want to see the panoramic view of Jiuhua Mountain, you must climb the mountain, So in order to make the trip worthwhile, let's go together and refuel together。

After a lot of hard work, we finally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ake a deep breath. Do you think the air is very fresh? And you can
listen to the pines and springs there and look around. But you can see the boundless sky. The peaks of Jiuhua Mountain are like lotus flowers
looming in the sea of clouds. It's beautiful to see the distant view and the great river!
Standing there, you still feel like an immortal. It's rare to have such fresh air. You have to take a few deep breaths. Let's enjoy the beauty of Jiuhua Mountain now。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杰,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九华山吧!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

李白曾三上九华山。

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

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 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
国”之称。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的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里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当时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

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

其匾额上书有
“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

听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

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

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

明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

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

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

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

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

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

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

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

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

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

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

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

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

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五」
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导游小雨,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一起度过一次美好的旅游。

简单介绍一下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山峰,是佛教的圣地,所以人们为了保平安,都会来九华山拜一拜佛,并游览九华山的壮丽的景色。

从九华山的山脚想上看去云雾缭绕,各种奇松怪石,是不是美丽极了呢。

现在我们坐车去山顶,在山顶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一棵是公树,一棵是母树。

据说,这两棵古树还是“诗仙”李白栽下的呢!现在我们呢再去九华山最古老的宝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大家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呀,宝殿正门口对着一座像爬山虎的山峰,一位风水大师说这是凶兆,所以让小和尚们
在宝殿前建了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为弓,并与旁边的石象打齐为弓箭,守卫宝殿。

大家可以在宝殿内拜一番,里面的地藏菩萨慈眉目善,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现在我们来到了九华山最有名的景点——天台。

站在天台上仰望,天台上云雾缭绕,山径连绵起伏,像一条彩带从白云间飘落下来。

大家可以看见上山的游客像一个个小白点,散落在彩带上。

好了,现在我们准备下山了,以后有机会的可以再来,有缘的话小雨再给大家当导游。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神奇灵秀的莲花佛国——九华山游览。

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

今天小王能和大家相遇并为大家服务,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佛缘哦。

首先小王代表安徽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小王旁边是司机严师傅,严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所以虽然山路有点弯,但大家在旅途中可以完全放心。

那在接下来两天里,将由小王和严师傅为大家服务。

希望这次的九华之旅能够给您带来灵气、福气和好运气!
佛经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说,上辈子咱们啥事儿都没干,老顾着回头了。

咱们在上辈子的努力回头下,今世才有缘相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互相照顾。

如果在本次旅行当中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全力为大家去解决。

也请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同时要注意车箱内的卫生。

朋友们注意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是XXXX,车牌号的后两位是XX,也就是我们的团号,希望大家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我的联系方式在发放
给大家的行程表上都有,万一找不到我,可以打这个电话哦,小王会第一时间出现的。

现在我们的旅游大巴正驶往九华山风景区,那小王就先为大家掀开她的神秘面纱。

(概况介绍)
九华山北临长江,南望黄山,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方圆120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十王峰,海拔1342米。

她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菩萨——地藏王的道场。

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她山奇峰秀,层峦叠嶂,是国家首批重点
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景区。

讲到九华山,不能不提到两个人物。

对了——一个是诗仙李白。

因为九华山山名和这位诗仙渊源深厚。

九华山,古时候陵阳山、帻山,唐以前因为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又叫“九子山”。

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漫游秋浦,谣望九华山如九朵盛开的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山,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从此,九华山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个人物金乔觉。

虽然早在东晋年间,佛教由天竺高僧杯渡禅师传入九华山。

但是让九华山佛名远杨天下的是新罗国僧人金乔觉。

公元
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不腐,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视”,于是将其肉身妆漆镀金,塑为菩萨,享受千年香火。

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典故呢,当时这片土地是属于一个居士——闵公。

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

金乔觉来此化缘,希望能求得袈裟之地,闵公说道这有何难。

于是金乔
觉便脱下袈裟,朝天空抛去,瞬间铺满九子山峰,闵公大喜,将自己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

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

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


每逢菩萨圆寂日(农历七月三十),海内外信众都要云集九华,举行庙会,以志纪念。

每当此日,我们可以听到,佛乐阵阵,经声朗朗。

看到僧尼信众,手持香炷,同声祈愿。

现在九华山尚存86座寺庙、6800
僧尼散居山林,他们过着晨钟暮鼓,耕织劳作,清静怡然的生活。

7世纪新罗700多名(这里还有一多尊佛像。

九华山还是一座如诗如画的生态佳园,因为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形成了山地错落,险峰插云,怪石嵯峨,幽谷深遂,涧溪纵横的奇物地貌景观。

九华山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沞,九华山土质肥沃。

以黄红壤。

山地黄棕壤为主,诸多有利条件,使九华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5%现有高等植物1463种。

有两栖类动物13种,爬行动物24种,鸟类168种,兽类48种,具有生物多样的九华山。

充满了生机,也为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

“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

目前九华山风景区一共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而又各具特色的景区,现在我们就去九华街景区游览。

九华街我们主要游览的是寺庙。

九华山的寺庙建筑独具特色,于散乱中取和谐,于朴实中见庄严,取貌于皖南民居,与周围秀美山川和古老村落相互映衬,更显古朴清幽,秀雅灵妙。

九华山寺庙主要集中在海拔600多米的九华街,这里是九华山的中心,有
佛国”之称。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显现出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

寺内挂有一口铸于清光绪年间的古钟,高丈余,重千余公斤,铸造精美,音色洪亮。

每当暮色苍茫,寺僧以槌击钟,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使人顿生超脱凡尘之感。

九华街东行不远,有一建在危崖绝壁上的佛殿——
御题“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10个金字。

据说,明万历年间。

尚来到九华山,在一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百年。

他死后
发现他的肉身。

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妆金供奉。

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

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莲花 26岁的无暇和3年,人们才在洞中百岁宫,大殿的匾额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

在百岁宫肉身殿,可以看到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佛像,头戴僧帽,身着袈裟,端坐莲台,享万世香火。

九华山已发现14具肉身,多为年龄百岁左右僧尼留下,可能与他们吃素时间长,死时体内水份少,坐化瓷缸密封好等有关。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和配合,途中有有什么服务不周的地方还前大家多多包涵。

同也大家也可以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明天我将带大家参观九华山的天台和闵园等景区,最后祝愿各位能好好休息,品尝九华山的特色美食。

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篇七」
篇一:九华山5分钟经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我叫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

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

在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我们的九华山修行。

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

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

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因此又称为金地藏。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

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

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

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

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祇园寺的大殿。

祇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

进入山门,就是灵官殿,进门登殿,只见神龛里站立着的却是赤面红须、双目圆睁、高举铁鞭的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怎么到此护起佛法了呢?原来传说佛教的护法韦驮犯了“杀生”的错误,被地藏菩萨“解聘”,让王灵官顶了班,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国恐怕是仅此一处了。

从灵官殿过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阁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顶,内供四大天王像,称天王殿。

中间龛内端坐着“笑口常开,大肚包容”的弥勒佛。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是他的两句偈语。

两侧为四座天王塑像。

灵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层的台基上则筑有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正面立着高约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绿莲花座,下有须弥座(又叫金刚台),雕刻精细。

供桌正面横刻着“唐僧取经”故事的大面浮雕。

佛像前,为主持法会的和尚礼佛跑拜处。

好,游完祇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

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化城广场中有一用石条垒成的”娘娘塔”基,是纪念金地藏母亲的。

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

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

金地藏用心侍候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被感悟,终于留山助儿护佛,后人在广场建塔纪念,称”娘娘塔”。

但是,九华山也有人称”娘娘塔”是纪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

不论是母亲还是妻子,”娘娘塔”的传说都是美丽的。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篇二:九华山5分钟经典导游词
hello,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今天的导游牛牛。

九华山,九十九朵灵秀的莲花,九十九座高空悬寺,九十九个岁月修成的正果,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神奇灵秀的山水与博大精深的佛文化完美地结合,使九华山成为人佛共享的心灵净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世界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是国际重要的佛教道场。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

李白曾三上九华山。

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这座名山自汉代就沉积了许多历史文化,被誉为"莲花佛国",今天,我们就去看一下这个"莲花佛国"。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位置是位于芙蓉峰下海拔600米的九华街,这里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化城寺,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

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

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还有,在进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在走进寺庙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将红尘中的玩笑话带入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

好,我们走进化城寺。

接着就到了肉身宝殿,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

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年后99岁圆寂,3
年后开缸,其遗体绵软,颜面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中所示,乃菩萨应世,遂尊为地藏王菩萨。

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

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九华胜景在天台。

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

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

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

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

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

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好了,各们朋友,短暂的九华山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希望大家心愿达成,来九华山还愿时,我还能为大家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