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5《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穿越时空
1789年7月l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同学们,在看了上面三幅图之后,不知你是否想到,在200多年前,法国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处死了国王,颁布了人权至上的《人权宣言》,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欧洲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大较量,这场革命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它与法国的国庆日有没有关系呢?请跟我来……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跨越障碍
本课重点为攻占巴士底狱和雅各宾派专政。
巴黎人民是怎样攻占巴士底狱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巴士底狱在巴黎城区东南,建于1382年,初为军事堡垒,不久成为王家囚禁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素为人民所痛恨。
l789年制宪会议期间,巴黎市民革命情绪高涨,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斗争。
当人们发现巴士底狱炮楼上炮口对准工人区时,便喊出“到巴士底去!”的口号。
7月14日晨,成千上万的群众把巴士底狱团团围住,要求堡垒防守司令德·洛克把大炮交出来。
而德·洛克竞下令扯起吊桥,向起义群众开火。
群众怒不可遏,架起云梯,拖来大炮,英勇冲击。
经四小时激战,终于攻克这座封建堡垒,杀死了德·洛克。
如何认识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
雅各宾派登上政治舞台时,正值反法同盟准
备入侵法国,法国国内许多地方发生王党叛乱,可谓内忧外患。
面对复杂形势,雅各宾派采取了许多果断措施,如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严惩反动分子,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这些措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限制了资产阶级,打击了不法商人,动员了广大人民,因而,法国很快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将革命推向了高潮。
当然,要认识到雅各宾派的措施也有一定局限性。
互动天地
活动目标
通过设置历史情景,切实了解雅各宾派专政对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活动设计
辩论:雅各宾派专政是对还是错?
1.收集雅各宾派专政前的相关资料,得出其专政的迫切性。
2.收集有关雅各宾派专政后期的种种恐怖政策,得出其过时性。
3.分为正方、反方及裁判方三部分。
史海探究
一、基本功训练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统治法国的是 ( )
A.波旁王朝 B.斯图亚特王朝
C.查理二世 D.路易十四
2.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 )
A.攻占巴士底狱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处死路易十六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 )
A.资产阶级 B.人民群众
C.第三等级 D.雅各宾派
4.法国军队打退普鲁士军队的战役是( )
A.土伦战役 B.瓦尔密战役
C.巴黎战役 D.马赛战役
5.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最早以武力进行干涉的是( )
A.英国和俄国 B.奥地利和普鲁士
C.英国和普鲁士 D.俄国和奥地利
6.“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
这句名言出自下列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 (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西哀士
7.1793年,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标志是 ( )
A.《人权宣言》发表B.拿破仑“雾月政变”
C.国民公会的召开D.雅各宾派专政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反法同盟中有一个国家干涉法国革命的目的与众不同,它是( ) A.普鲁士 B.奥地利
C.英国 D.俄国
二、实践与探究
9.列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社会的三个等级。
10.材料题
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过代表参与制订法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上述内容是哪国的什么文献?这个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你如何评价它?
课课有话说
法国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之一,但是,法国人的民主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结合我国的国情,你能谈谈自己对民主的看法吗?
自由阅读卡
断头台的来历
提起断头台,人们常常会把它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也死于断头台。
它的发明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名叫约瑟夫·伊
尼亚斯·约吉坦的人。
断头台的出现。
在当时不是一种残忍,而恰恰是一种进步。
大革命前,法国当局对死囚往往施以车裂之刑,此刑罚极其残酷,令人惨不忍睹。
改进行刑方法,减轻犯人的痛苦,为社会各界所赞同。
新的行刑方式开始改为绞刑,但它不能让犯人无痛苦地死去,制宪会议议员约吉坦担负了改进刑具的任务。
1790年4月的一天,约吉坦同夫人在巴黎木偶剧院观看了一场木偶剧。
当看到剧中有一个机器飞快地砍下了一个布袋木偶的脑袋时,他很受启发。
约吉坦制造了一种新的斩首机器,并用几只活羊实验成功后即投入使用,此后,以这种机器执行死刑的场所便被称为“断头台”。
但是,这种斩首机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斩刀很容易卷刃。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闻讯后,马上召见有关人员。
他建议将斩刀改成三角形,自己还亲自在图纸上进行了修改。
也许他想得更多的是,将来可以用它来对付自己的反对者。
1792年4月25日,经过改进的斩首机器正式启用,当天就成功地斩下了一颗强盗的头颅。
然而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亲自过问,甚至可说参与了斩首机器的改进工作的路易十六,后来竟也成为走向断头台的人。
据有人统计,断头台自诞生之日起到停用,历经约200年,总共砍下了5000个人头。
l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执行死刑的斩首机器从此也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答案: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1.A 2 A 3.B 4.B 5.B 6.B 7.D 8.C
9.一等教士;二等贵族;三等资、农、工、手工业者、贫民。
10.(1)法国的《人权宣言》。
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它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