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苏东坡传》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
微笑”。
这句出自《苏东坡传》的话,既是对东坡先生的
高度评价,又是对苏东坡的真实写照。
作者林语堂先生
带着满腔的热情,花费大量的精力,查找了大量史实,
相对完整地勾画出了东坡其人。
翻阅此书,东坡先生仿
佛穿越了近千年的时间,鲜活地展现在我面前。
他的天
纵之才、卓越风姿,他的文学才华、个人修养,他那似
乎永远豁达乐观的心境,以及隐藏在超然脱俗的外表下
忧国忧民的心怀,都让人由衷地欣赏他、敬佩他、仰慕他。
当然,东坡先生所为人称道的,不止这些。
我们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以东坡先生的天才,似乎
不用靠打拼了,但他仍然十分努力。
他幼时读四书五经,能做到所有课文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他为了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用抄书的方法,这使得他的文笔在日后可以影响
皇帝的食欲。
他刚正不阿,因为看不惯当时官员的做派,所以不支持当时的两派,这使得他被两派的人一同排挤。
他的这些品质,和他的作品一样,熠熠地散发着光彩。
东坡先生最广为人知的品质,应该是他的豁达乐观。
东坡先生生前绝笔,写的是“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先生一生,最为辉煌的应是在杭州做太守,而以上
所提的三个地方都是他谪居之地,这是何等的豁达乐观,才可以让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贬谪之地,是自己的功劳所在。
想象一下,年老的东坡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认真又坦率地认为自己的功劳,是那些自己身处贬谪之
地时的所为。
东坡先生的豁达乐观,人们认为是他天性
使然,实则不然。
如若真是天性使然,在漫长的贬谪岁
月中,其天性必定是会被磨损的。
依我看来,东坡先生
的豁达乐观,应该是缘于极高的个人修养的沉淀吧。
东
坡先生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尽管他的一生大部分
都由小事组成,可在调节自己心态这件大事上,东坡先
生可从未让人失望啊。
这般的豁达乐观,是存在些超然物外的性质的。
东
坡先生若是想要出世,我想是极容易的吧!可他没有,他
流连在人间琐事中,他入世、鲜活,所以他被人熟知。
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可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他
善于在困苦中寻找出快乐来。
他曾和弟弟子由说,他因
为买不起羊肉,所以只能买羊脊骨,他把羊脊骨放在火
上烤,烤到香味溢出,他就用牙签,把骨缝里的肉挑出
来吃。
他和弟弟说这肉有股螃蟹味道,对他夸耀自己的
创意,不过也很无奈地表示旁边等着吃骨头的狗有点生气。
在我们看来,这位风光时位极人臣的大文豪,此时
的行为属于“和狗抢骨头吃”,可不是吗?但东坡先生明显
对此无甚不快,还将此事当作和家人的谈资。
他开解自己,同样也帮助别人。
他在贬谪的每一处都兢兢业业,
认真治理。
他在徐州时与百姓一起抗洪,到杭州后治水,疏浚西湖。
他在西湖留下了“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
在密州捕蝗虫,在惠州修水管,在黄州治瘟疫。
他立良行,且从不记恨他人,他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因为他拥有
赤子之心,他的心灵至诚至善,满含温暖。
我们不是苏轼,没有他的天才,没有他的坎坷,也
许我们会一生顺风顺水,永远也无法像他那样豁达乐观,
但我们仍然可以学习他,学习他的博览群书,学习他的赤子天性,和他一样立良行。
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东坡先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