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小组合作学习下小学音乐论文通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论文-小组合作学习下小学音乐论文通用版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在学唱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唱音乐作品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都是老师领唱,学生跟唱。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容易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老师可以在学唱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样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自由、互动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四季歌》这一作品时,由于该作品旋律欢快且旋律重复较多较为简单易学,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该曲子的旋律,老师可以先对旋律进行详细地教学,在学生掌握了音乐的旋律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学歌词,练习这首歌。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借助一些乐器,进行自学。
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而且在这过程中,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及较强的表现欲,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和他人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然后老师在巡视合作情况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些小组的同学一人领唱其他跟唱;有的小组则是一些学生担当演唱角色,一些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加入伴奏等等。
教室里没有了往日的吵闹,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四季歌》这首动听的歌曲。
等到老师检查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时,发现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欢快动听的歌曲了。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欣赏课堂上实现多维互动,让学生倾听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见解,互相交流沟通,促进共同进步。
比如,在欣赏四年级下册的《彼得与狼》这首作品时,为了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作品中不同乐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更深刻体会作品的主题,老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彼得与狼童话故事的资料,并且试着分析故事中不同形象的特点。
然后小组间将组员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选择一种方式,在欣赏课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然后老师再放《彼得与狼》音乐让学生欣赏,并且让每一小组都尝试探究该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主题,更容易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辨别能力,同时发现交响乐的乐趣。
3.在音乐表现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学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我们的田野》这一作品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一主题。
这样充满开放和想像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学生在课后通过商量与合作之后,会向老师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的小组用“乐器大合唱”的方式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小组成员则将乐曲改编成了舞蹈,用自己优美柔软的舞姿展现祖国风景的壮丽。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同学间的沟通,建立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结语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对于教学发展还是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其效果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不断尝试和探索,从而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促进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