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以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由于
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还在形成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
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
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数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的意义。

3.简单的加减法:利用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形状的识别: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识别并区分不同的形状。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
进行自我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践
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方法和策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结束后,我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点儿整理:
《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这一章节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数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简单的加减法:通过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
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3.形状的识别: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识别并区分不同的形状,
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5.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激发学
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重难点: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8.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9.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的认识环节通过实物展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简单的加减法环节通过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形状的识别环节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识别并区分不同的形状,实践活动环节通过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总结与反思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并进行自我反思。

10.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内容。

1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

12.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步作业练习题:
一、数的认识练习题:
1.请写出以下数字的读法:5、10、15、20。

答案:五、十、十五、二十。

2.请写出以下数字的写法:4、8、12、16。

答案:四、八、十二、十六。

3.请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9、7、11、10。

答案:9 > 7, 11 > 10。

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
1.请计算以下加法:3 + 4 = ?
2.请计算以下减法:8 - 5 = ?
3.请计算以下加减法:7 + 2 - 3 = ?
三、形状的识别练习题:
1.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圆形:△△△△△△
答案:△△△△△△。

2.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正方形:* * * *
答案:* * * *。

3.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长方形:******
答案:******。

四、实践活动练习题:
1.请用纸剪出一个圆形。

答案: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用纸剪出一个圆形。

2.请用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答案: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用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3.请用纸折出一个长方形。

答案: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用纸折出一个长方形。

五、综合练习题:
1.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4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7个苹果。

2.小红有5个橘子,她吃掉了2个,请问小红还剩下几个橘子?
答案:小红还剩下3个橘子。

3.请计算以下加法:6 + 7 + 8 = ?
答案:21。

4.请计算以下减法:9 - 4 = ?
5.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
答案:△△△。

6.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正方形:* * * *
答案:* * * *。

7.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长方形:******
答案:******。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包含了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
别等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