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进行活动反思。


2·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教学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前置作业】
1·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2·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是形状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

例如水结冰、冰融化、火柴折断等。

3·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例如光合作用铁生锈、木柴燃烧等。

4·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一门基础学科。

世界万物都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化学符号为H2O。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

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从问题开始
(一)任务一:(仔细观察点燃时、燃烧过程中、熄灭时和熄灭后的视频,组内总结完成学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结论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
分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处在火焰最外处的部位最先变外焰的温度最高。

焰心的温度
火焰中,约1s后取出。

黑,第二层次之,最里面的最慢。

最低,加热时应用外焰
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出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将蜡烛熄灭,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白烟能够燃烧。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
蜡的固体小颗粒。

(二)任务二:(讨论后回答,组间交流)
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任务三: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解决下列科学之谜主要属于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的是( )
A.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迷
B.埃及金字塔之谜
C.天池水怪之迷
D.根瘤菌在常温下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之谜
【答案】D
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科学的基础是()
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凭空想象
【答案】B
☆知识2:科学探究与反思
(一)任务一:(阅读P11“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
1、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几个基本环节。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组内讨论,交流分享)
(二)任务二:(阅读P12,后回答)
1、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1)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2)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3)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4)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2、化学实验报告的内容往往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反思;(三)任务三: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进行实验
C.提出问题 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答】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

假设是对物质的成分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验证,可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即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故选A。

2·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

【解答】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
氧化碳;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答案为:A、①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如果有水雾,说明白烟是水蒸气;如果没有水雾说明不是水蒸气;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C的正确性;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AB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C、AB、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烧。

【答案】(1)A、①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水蒸气;
(3)C;AB;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答案】C
2·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答案】B
【解答】
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处在蜡烛燃烧的外焰处的部分最先碳化,烧黑最重。

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学到、见过的现象,确定下列生成物是蜡烛燃烧产物的是()A.白色固体 B.大量灰烬
C.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解答】根据上述实验知道,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D。

4·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时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1)充分掌握资料(2)设计合理方案(3)明确实验目的(4)进行科学试验,科学实验设计的正确步骤为()
A.(3)→(1)→(4)→(2)
B.(1)→(3)→(2)→(4)
C.(3)→(1)→(2)→(4)
D.(1)→(2)→(3)→(4)
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小花说“可以尝一尝”。

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A;B
【解答】根据题意,“可能是食盐”,在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提出假设。

故选A;“可以尝一尝”在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收集证据中的设计实验,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