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永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广西玉林,537000)
摘 要:油茶种植推广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林业部门非常重视油茶作物适应性地区种植技术的推广,全力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区域林业经济发展。

本文以油茶作物为研究对象,以国有六万林场成熟的油茶种植技术手册为基础,研究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以及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

通过研究可知,油茶作物种植时应在环境适宜的基础上挑选良种、把控造林整体技术、栽培种植、抚育管理、成林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确保油茶种植后高产优产。

另外,油茶作物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高的优势,推广种植对于林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均有意义。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12-0056-03
油茶是我国常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林业种植中历史悠久。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油茶种植经济开始迅速崛起,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的西南林区非常适合油茶种植,该林区油茶种植经验丰富,地理环境优势明显,从而使该地区的油茶种植产量和品质俱佳。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多年的发展背景下,利用油茶种植经济盘活了林业经济,该自治区内的油茶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及进步,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2022年全区油茶“双千”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完成油茶造林1.67万hm2、改造低产林
2万 hm2,继续利用油茶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的全面研究
本文技术措施的研究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

该林场在岑软2号和3号油茶良种种植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种植技术规范且高效,符合丰产栽培技术要求,值得推广研究。

下文全面总结该林场的油茶种植技术措施及要点。

第一,选择良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实现油茶优产高产的关键。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培育的岑软2号、岑软3号就是优秀良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油质好、抗性强等优点。

种植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良种,通过标准化管理,每667 m2产茶果800~1 000 kg(可产茶油40~50 kg),产值达4 800~6 000元,且油茶寿命长达80~100年,一次种植可几十年收益。

第二,造林地选择和造林密度。

造林地宜选择低丘或缓坡地,坡度<15°的中、厚层酸性红壤或黄壤,造林密度89株/667 m2,株行距2.5 m×3.0 m(具体造林密度根据林地实际情况编写油茶造林作业设计确定)。

第三,整地挖坎。

将林地内的杂草、灌木等全部砍倒,草根、灌木伐根高要求10 cm以下。

整地到边沟,不留空地,沿等高线挖明坎,坎面长宽60 cm×40 cm,底长宽40 cm×30 cm,深40 cm。

挖明坎时表土放两侧作回坎备用。

第四,定植。

待下雨土壤湿透后造林,种植时在定植点的中心开穴,把穴底压实,将营养杯苗的塑料袋扒去放入穴中,回表土,沿苗的四周踩紧,覆盖些松泥于坎面,根颈要低于地面2 cm。

第五,幼林抚育管理。

(1)除草工作。

一年除草2~3次,时间在4—5月、7月、9—10月,在杂草影响苗木生长前需及时除草。

在小苗根处50~60 cm周围铲净草,将铲下的杂草覆盖树根保湿,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

为节约人力,苗木周围空地可人工机械割草,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时不能接触油茶苗)。

(2)施肥管理。

油茶幼林施肥应保证1年2次,时间
作者简介:李永强(1975—),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056
在1—2月、6—7月进行,1—2月宜用生物有机肥与复
合肥、尿素混合施,6—7月宜用复合肥。

施肥时造林当
年复合肥与尿素3∶1比例混合后0.025~0.05 kg/株,次
年后可根据树冠长势每年增加0.1 kg施肥量,1~4年生
树每次施生物有机肥0.25~0.5 kg/株。

在施肥的过程中
采取环状沟施或圈施的方式,当年造林小苗在根处20 cm
以外开施肥沟(需注意的是化肥不能直接接触油茶根系),
有冠幅的在树冠滴水线里侧与两侧开环状施肥沟,沟深15~20 cm,把混合后的肥料均匀放到沟里后用土完全覆盖。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施水肥,水肥以尿素复合肥为主,
浓度0.5%~2.0%。

(3)修剪整形技术研究。

1~4年生油
茶一年修剪打顶2~3次,分别在5月、7月、11—12月
进行。

油茶定植后,在地面起或距接口50 ~60 cm上定干,
即进行打顶(摘心),控制枝梢徒长,使主侧枝分布合理
培育圆头或伞状树冠。

第六,成林管理。

(1)每年除草2~3次,在施肥或
采果前进行,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

(2)一年施肥2次,时间1—2月、6—7月。

肥料选择:1—2月每株施复合肥1 kg与生物有机肥或农家肥(如堆沤发酵过的鸡粪)1~2.5 kg混合施,6—7月施一次壮果肥,以复合肥为主,每株1 kg。

(3)成林树一年修剪一次,在采果后进行,时间在11月至次年1月,修剪时应遵循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轻剪等原则,剪除徒长枝,细弱内堂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使树冠通风透光,油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适当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培育圆头形或伞状丰产树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

2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1 油茶病害防治措施
第一,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是油茶种植过程中的主
要病害,该病害产生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防治。

(1)成
林树一年修剪一次,在采果后进行,时间在11月至次年1月,修剪时应遵循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轻剪等原则,剪除徒长枝,细弱内堂枝、干枯枝、
重叠枝、病虫枝,使树冠通风透光。

油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适当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培育圆头形或伞状丰产树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化学防治。

在春梢生长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在初夏果实发病高峰前10 d左右,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均隔10 d喷1次,视病情确定用药次数。

第二,软腐病防治。

(1)加强营林管理。

首先,改造过密林分,适当整枝修剪;其次,清除越冬病部,在冬季结合整枝修剪清除病树上的越冬病部(叶、果、梢);再次,加强苗圃地管理,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圃地育苗;最后,加强检疫,严防带菌种子、苗木、穗条作育苗用,防治病害远距离传播蔓延。

(2)化学防治。

①用3 000~6 000倍96%恶霉灵(或1 000倍30%恶霉灵)喷洒苗床上土壤,每平方米喷洒药液3 g;②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③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2]。

2.2 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第一,毒蛾虫害防治措施。

(1)加强油茶林管理。

越冬幼虫群聚越冬,结合茶林抚育,在5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10月中旬幼虫化蛹期,培土壤根把蛹深埋在10 cm以下,阻止成虫羽化。

(2)人工捕杀。

卵块产地位置低,早春可摘除越冬卵块。

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群集性强,被害状明显,可摘掉枯黄或灰白色膜质被害叶片,杀死幼虫。

在捕杀时,注意防护,以免毒毛刺皮肤。

(3)药剂防治。

用虫螨灵10%乳油3 300~10 000倍液喷雾,每667 m2用药液50~70 kg[3]。

第二,枯叶蛾虫害防治措施。

(1)人工采摘卵块。

油茶枯叶蛾卵期长,卵块特征明显易找,利于人工采摘。

(2)灯光诱杀。

成虫趋光性强,于9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057
农参博士
农技推广
盛期进行灯诱,效果最佳。

(3)药剂防治。

在3龄前可
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90%,老熟幼
虫可加大药液浓度。

(4)保护和利用天敌。

油茶枯叶蛾
的天敌较多。

如卵期有松毛虫赤眼蜂、油茶枯叶蛾赤眼
蜂、油茶枯叶蛾黑卵蜂、平腹小蜂、卵小蜂、啮小蜂等;
幼虫期有多角体病毒,自然寄生率达20%;蛹期有松毛
虫黑点瘤姬蜂等。

第三,茶梢虫防治措施。

(1)秋冬结合油茶修剪,
清除虫害树枝。

如虫袋在粗枝或枝丫上可用铁丝向下刺
入蛀道,杀死幼虫。

(2)采集虫袋内幼虫于指形管或纱
网中保湿,待寄生天敌羽化后释放于油茶林。

(3)在6月中旬、下旬幼虫出现时,如数量较多,用20%灭幼脲悬浮液3 000倍液或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4 000倍
液喷杀幼虫[4]。

第四,象鼻虫虫害防治措施。

(1)加强抚育管理,
提高树势,增强抗虫性。

(2)在成虫高峰期,用人工捕
杀,冬季挖土捕杀越冬成虫;采集幼虫、蛹于指形管中
保湿,待寄生天敌羽化后释放于油茶林。

(3)向虫道内
注射80%敌敌畏乳油毒杀幼虫。

3 油茶作物发展前景探讨
3.1 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油茶作物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近年我
国油茶作物的经济价值不断攀升,尤其是在油茶农副产
业发展后,油茶经济价值持续攀升,从而使油茶种植获
得广泛关注。

粗略统计,每667 m2地可以种植90株油茶树,产油茶籽200 kg,出油100 kg以上,产值达3 000元。

由此可见,油茶作物具有超高的经济价值,地区内发展油茶经济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助力区域内林业经济发展。

第二,油茶作物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

油茶是我国
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油茶在林业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例如,油茶成熟后可制氧
固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且可以净化空气,其在林
业生态种植应用中发挥了独特的生态价值。

另外,油茶
作物果实成熟后非常美观,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第三,从数字上看油茶经济发展前景。

目前,油茶
作物的种植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从长远角度
来看,其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使该作物成为现代林业
发展的主要作物。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该地区已经
在“十四五”计划中对油茶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广西
“十四五”期间油茶新造林22.07万hm2,低产林改造13.8万hm2。

实际上,多年来该地区油茶经济持续攀升,已经成为地区林业局经济的主要推手。

截至2021年底,全区油茶林面积达到56万多hm2、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400亿元,均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大力发展油茶林业产业经济,目标是2023年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 000亿元,力争全国第一。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油茶产业经济将快速发展,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5]。

3.2 油茶作物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油茶作物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国油茶作物产业经济应继续创新,通过多项措施助力油茶产业发展。

以下是结合现代油茶作物经济发展现状给油茶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第一,优化种植结构。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合理安排油茶的种植面积和品种,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加强技术研发。

加大对油茶种植、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和加工设备,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三,打造品牌效应。

通过注册商标、建立品牌等方式,提高油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油茶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6]。

4 结束语
油茶作物经济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其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容小觑。

因此,油茶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推动。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渠道等措施,才能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零国凯.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家科
技(理论版),2023(5):22-24.
[2] 宁志兵.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数字农
业与智能农机,2022(12):87-89.
[3] 陈荣华.油茶种植技术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新农民,
2021(12):53.
[4] 林丽君.油茶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
2021,1(18):72-74.
[5] 莫进广,杨成军.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
研究[J].江西农业,2021(16):87-88.
[6] 黄海燕.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家科
技(中旬刊),2021(3):41+44.
058
农家参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