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曲线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外 外加电压 i 电流 a 阳极电位 R电路中电阻 c 阴极电位
极谱分析中电流很小,故iR项可忽略:V外a c
因a(SCE) 电位恒定,可作为参比标准,规定为a=0 , 则有:
V 外 = - c (对SCE)
精选
7
3 极谱曲线--极谱波
极谱分析中的电流—电压曲线(又
称极谱波)是极谱分析中的定性
id60 n7 1 D /2m 2/3t1/6C
id 平均极限扩散 A; 电流 m, 汞滴流m速 g*s, 1
n电极反应的电 ;子转t移 汞数 滴的周期 s 时间, D被测组分在溶 散液中 C的 被扩 测物的m浓m度 *oll1,
系数c, m2*s1
上式中,除C以外各项因素不变时,6n 01D /7 2m 2/3 t1/6k
1)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易形成浓差极化;
2)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重复性好
。(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汞滴面积的变化使
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3)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
4)金属与汞生成汞齐,降低其析出电位,使碱金属和
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精选
5
一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
1 在极谱分析中,以大面积的饱和甘 汞电极为阳极(参比电极),其电极 电位在电解过程中保持恒定。
H /H g dH C /H lg g 0 .0 Cll5 C g ] 9 [l(2 C ) 5
只要氯离子浓度不变,电极电位不 变。饱和甘汞电极不出现浓差极化现 象,是去极化电极。
极谱分析的装置图
精选
6
2 以滴汞电极为阴极(工作电极),其 iR
精选
10
二 极谱分析特点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过程,其特殊之处 如下: 1)采用了一大、一小电极。一大是指用大面极的去极化 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一小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 极(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电解过程在静止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精选
11
10-2 极谱定量分析
一 扩散电流方程
1 扩散电流方程又称尤科维奇方程式:
越大误差越大,也会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1. 2 残余电流组成及其产生
2. 残余电流包括电解电流和扩散电流。
3. 溶液中存在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微量杂质所
。 引起
4. 的残余电流称为电解电流。
精选
14
定、量依据。(以铅为例)
1)外加电压小于待测离子Pd分解
电压,无反应发生,只有微弱电流
(残余电流)通过。如图中:①~
②段
2)V外增加,达到Pd的分解电压, 有电解反应发生。电解池开始有微
小电流通过,如图中②点。
阴极 P2 : d2eHg P(dH)g
阳极 2H: g2ClH2gC2l2e
精选
8
3)V外继续增大 ,电解反应加剧,电解池中电流也加剧,如 图中②~④段。此时,滴汞电极汞滴周围的Pd2+浓度 迅速
)电极表面
C
C0
又因为:i扩散
扩散速度(C
C0
)
所以 i扩散 k(C C0 )
精选
9
4)当V外增大到一定值时, C0非常小 相对C而言可忽略, 电流大小完全为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控制,如同中④~⑤ 段,有: id kC
id 极限扩散电流 可见,极限电流与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呈正比。这是 极谱分析的定量基础。极谱图上的极限电流不完全由浓差 极化而得,它还包括残余电流(ir ),因此极限电流减去 残余电流即得到极限扩散电流(id )。 极谱图上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般时的滴汞电极的 电位为半波电位(E1/2 )。当溶液的组成和温度一致时, 每种物质的半波电位是一定的,不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定性的依据。
即:id k C。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呈正比。
精选
12
2 扩散电流的影响因素
1)溶液组成的影响 这体现在Id与扩散系数D1/2成正比上 , D1/2成与溶液的组 成有关。
2)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尤科维奇方程表明Id与m2/3,t1/6成正比 ,m,t均为毛细管 特性, m2/3,t1/6称为毛细管常数。m,t均为汞柱高度的 函数,故在具体操作中应保持汞柱高度不变。
当外加电压较大时,电极表面周围的待测离子浓度会降 为零。此时电流不会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完全由待 测离子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决定,并达到一个 极限值,称为极限电流。这时有电流-离子浓度的关系,这 就是极谱分析的依据。
精选
4
滴汞电极
在极谱分析中常用滴汞电极(如右图)。它
具有如下特点:
第十章 伏安分析法(voltammetry)
10-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0-2 极谱定量分析 10-3 极谱分析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10-4 现代极谱 10-5 极谱应用实例
精选
1
10-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伏安法是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电流-电压曲线(伏安曲 线)为基础的一大类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一类应用广泛而 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极谱分析属于伏安法,它以滴汞电 极为工作电极,也称极谱法。
3)温度的影响 在扩散电流方程中除n以外,都受温度的影响。
精选
13
二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
1 残余电流及其影响
在进行极谱分析中,当外加电压还未达到待测离子
的分解电压时,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
称为残余电流。残余电流一般很小为十分之一微安。
在极谱波中,极限电流包括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
因此残余电流的存在会使测量精确度下降,且残余电流
精选
2
极谱分析的依据
极谱分析是应用浓差极化现象来测量 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浓度的。
在电流密度较大,不搅拌或搅拌不充 分的条件下,由于电解反应电极表面周围 的离子浓度迅速降低,溶液本体中离子来 不及扩散到电极表面进行补充,而会至使 电极表面附近离子浓度降低。
极谱分析的装置图
精选
3
由于电极附近待测离子浓度的降低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原 来的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极化现象。这种由于电解时在电极 表面的浓度差异而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下降而低与溶液本体中的Pd2+浓度 ,于是溶液本体中Pd2+
向电极表面扩散以是电解反应继续进行。这种Pd2+不断扩
散,不断电解而形成电流称为扩散电流。这时在溶液本体
与电极表面之间形成一扩散层。
设扩散层内电极表面上Pd2+浓度 为C0 ,扩散层外与
溶液本体中Pd2+浓度 相同为C。则浓度梯度为:
(
C x
极谱分析中电流很小,故iR项可忽略:V外a c
因a(SCE) 电位恒定,可作为参比标准,规定为a=0 , 则有:
V 外 = - c (对SCE)
精选
7
3 极谱曲线--极谱波
极谱分析中的电流—电压曲线(又
称极谱波)是极谱分析中的定性
id60 n7 1 D /2m 2/3t1/6C
id 平均极限扩散 A; 电流 m, 汞滴流m速 g*s, 1
n电极反应的电 ;子转t移 汞数 滴的周期 s 时间, D被测组分在溶 散液中 C的 被扩 测物的m浓m度 *oll1,
系数c, m2*s1
上式中,除C以外各项因素不变时,6n 01D /7 2m 2/3 t1/6k
1)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易形成浓差极化;
2)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重复性好
。(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汞滴面积的变化使
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3)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
4)金属与汞生成汞齐,降低其析出电位,使碱金属和
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精选
5
一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
1 在极谱分析中,以大面积的饱和甘 汞电极为阳极(参比电极),其电极 电位在电解过程中保持恒定。
H /H g dH C /H lg g 0 .0 Cll5 C g ] 9 [l(2 C ) 5
只要氯离子浓度不变,电极电位不 变。饱和甘汞电极不出现浓差极化现 象,是去极化电极。
极谱分析的装置图
精选
6
2 以滴汞电极为阴极(工作电极),其 iR
精选
10
二 极谱分析特点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过程,其特殊之处 如下: 1)采用了一大、一小电极。一大是指用大面极的去极化 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一小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 极(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电解过程在静止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精选
11
10-2 极谱定量分析
一 扩散电流方程
1 扩散电流方程又称尤科维奇方程式:
越大误差越大,也会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1. 2 残余电流组成及其产生
2. 残余电流包括电解电流和扩散电流。
3. 溶液中存在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微量杂质所
。 引起
4. 的残余电流称为电解电流。
精选
14
定、量依据。(以铅为例)
1)外加电压小于待测离子Pd分解
电压,无反应发生,只有微弱电流
(残余电流)通过。如图中:①~
②段
2)V外增加,达到Pd的分解电压, 有电解反应发生。电解池开始有微
小电流通过,如图中②点。
阴极 P2 : d2eHg P(dH)g
阳极 2H: g2ClH2gC2l2e
精选
8
3)V外继续增大 ,电解反应加剧,电解池中电流也加剧,如 图中②~④段。此时,滴汞电极汞滴周围的Pd2+浓度 迅速
)电极表面
C
C0
又因为:i扩散
扩散速度(C
C0
)
所以 i扩散 k(C C0 )
精选
9
4)当V外增大到一定值时, C0非常小 相对C而言可忽略, 电流大小完全为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控制,如同中④~⑤ 段,有: id kC
id 极限扩散电流 可见,极限电流与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呈正比。这是 极谱分析的定量基础。极谱图上的极限电流不完全由浓差 极化而得,它还包括残余电流(ir ),因此极限电流减去 残余电流即得到极限扩散电流(id )。 极谱图上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般时的滴汞电极的 电位为半波电位(E1/2 )。当溶液的组成和温度一致时, 每种物质的半波电位是一定的,不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定性的依据。
即:id k C。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呈正比。
精选
12
2 扩散电流的影响因素
1)溶液组成的影响 这体现在Id与扩散系数D1/2成正比上 , D1/2成与溶液的组 成有关。
2)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尤科维奇方程表明Id与m2/3,t1/6成正比 ,m,t均为毛细管 特性, m2/3,t1/6称为毛细管常数。m,t均为汞柱高度的 函数,故在具体操作中应保持汞柱高度不变。
当外加电压较大时,电极表面周围的待测离子浓度会降 为零。此时电流不会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完全由待 测离子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决定,并达到一个 极限值,称为极限电流。这时有电流-离子浓度的关系,这 就是极谱分析的依据。
精选
4
滴汞电极
在极谱分析中常用滴汞电极(如右图)。它
具有如下特点:
第十章 伏安分析法(voltammetry)
10-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0-2 极谱定量分析 10-3 极谱分析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10-4 现代极谱 10-5 极谱应用实例
精选
1
10-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伏安法是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电流-电压曲线(伏安曲 线)为基础的一大类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一类应用广泛而 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极谱分析属于伏安法,它以滴汞电 极为工作电极,也称极谱法。
3)温度的影响 在扩散电流方程中除n以外,都受温度的影响。
精选
13
二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
1 残余电流及其影响
在进行极谱分析中,当外加电压还未达到待测离子
的分解电压时,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
称为残余电流。残余电流一般很小为十分之一微安。
在极谱波中,极限电流包括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
因此残余电流的存在会使测量精确度下降,且残余电流
精选
2
极谱分析的依据
极谱分析是应用浓差极化现象来测量 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浓度的。
在电流密度较大,不搅拌或搅拌不充 分的条件下,由于电解反应电极表面周围 的离子浓度迅速降低,溶液本体中离子来 不及扩散到电极表面进行补充,而会至使 电极表面附近离子浓度降低。
极谱分析的装置图
精选
3
由于电极附近待测离子浓度的降低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原 来的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极化现象。这种由于电解时在电极 表面的浓度差异而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下降而低与溶液本体中的Pd2+浓度 ,于是溶液本体中Pd2+
向电极表面扩散以是电解反应继续进行。这种Pd2+不断扩
散,不断电解而形成电流称为扩散电流。这时在溶液本体
与电极表面之间形成一扩散层。
设扩散层内电极表面上Pd2+浓度 为C0 ,扩散层外与
溶液本体中Pd2+浓度 相同为C。则浓度梯度为:
(
C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