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8期现代园艺
的作用下,利用花卉颜色变化,调节高速公路色彩。
目前,较为常用的常绿树种以侧柏、圆柏为主,落叶灌木主要选用红花檵木、红叶石楠、紫薇、紫叶李等[4]。
2.3互通立交绿化景观改造设计
互通立交绿化景观主要是在城镇交通交汇处,增加一些绿色植物,既可以诱导视线,又可以打造出美丽的环境。
整体互通立交区多选择农田附近较为平坦的区域,其土壤条件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目前,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同时,降雨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灌溉,高速公路周边往往缺乏独立的灌溉系统,需要借助洒水车等设备进行浇灌。
所以,交通交汇处的植物设计会选择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植物。
根据植物特性,在交互高速公路段,一般选取大乔木和地被为主要植物景观营造素材。
3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绿化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与园林城市相接轨的重要部分,需要提前进行调研,熟悉环境。
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植物品种中,搭配出符合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要求的植物配置。
所以,在高速公路绿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各方面因素,打造出一条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长廊。
参考文献
[1]胡玥.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
[2]魏彤云,王倩,朱思琴,等.汉宜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改造规划概述[J].湖北林业科技,2015(3)
[3]谭福娣,颜燕华,许冲勇,等.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升级改造设计研究[J].广东园林,2014(5)
[4]种秀灵,保琦蓓,王慧觉.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6)
(责任编辑舒丹丹)
基于新时代背景,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园林设计师越来越重视生态学。
可是关于生态园林概念的解读,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想法、见解。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国内外园林设计理念与想法的碰撞、交融,以及园林从业人员结构的差异化,使得生态园林设计理念与想法遍地生花。
对此,分析与研究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要点、注意事项具有现实意义。
1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点
1.1微观绿地增加绿量设计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园林需要追求生态性与人文性,以满足新社会要求。
从本质上分析,生态园林就在此种形势下自然而然生成。
但是事实上,城市在绿地规划与建设方面,并没有从系统与生态层面展开深入分析,而是侧重于绿化对城市景观的美化与装饰效果,一味强调视觉景观。
比如,有的城市进行大面积绿化草坪建设,在城市道路周围建设各种形状的绿化隔离带等,此种类型的绿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但是总体效果并不突出,同时也不利于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1]。
而生态园林设计,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点,以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共享为着眼点,力求于城市生态和谐发展与进步,科学增加绿量实现城市辅助建设,从而造福于人类。
1.2因地制宜着重生态位
从本质上分析,生态位指的是物种于生态系统内的功能作用,及其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地位,直观、有效地反映出不同物种间、物种和环境间存在的具体关系。
从城市园林绿地角度分析,需要高度重视物种具有的生态位特点、植物种类的科学搭配,防止同物种之间发生激烈竞争,打造结构科学、功能完善、种群结构稳定的多元化群落结构,借助于物种的不同实现互补,不仅可以充分使用环境资源,而且还可以打造多姿多彩的景观。
以地域环境的条件与居民的现实要求,打造多元化的植物群落,比如山的绿化,尽可能种植一些抗旱树种,而且能够美化山景;对于水边绿化,需要种植耐水植物,追求和水景之间的协调;关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等地方,要种植可以减少污染的植物;对于医院与疗养院等区域,应种植可以杀菌或者是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关于街道绿化,尽量种植一些枝叶繁茂、抗烟尘的植物[2]。
1.3重视生物的多样性
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为能实现城市生态园林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分析,物种多样性是实现群落多样性的前提,其可以进一步深化群落观赏效果,有效提高群落抗逆性,还可以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切实保障群落的稳定性。
1借助动态观点进行指导设计
绿地系统属于动态变化的一种系统,具有一定的演变和更新特点,人类设计的绿地仅仅模仿自然绿地,所以只有满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梁田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成为城市园林规划的主流趋势。
基于此,以生态学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分析了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要点,同时指出了生态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要点;注意事项;
景观设计
124
--
2019年第18期现代园艺
足自然规律才能长久,否则只是昙花一现[3]。
对此,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必须要顺势而为,不然就会被自然规律所淘汰。
2城市生态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2.1规划层面,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从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方面分析,规划主要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以及园林绿地具体规划等。
关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工作,需要追求于生态量与绿地系统自身恢复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抓住平衡点;满足城市环境条件和自然群落实际需求;满足绿地自然演变和更新特点。
在布局方式和结构上,城市绿地系统应追求与自然地貌、江湖水系的协调,与城市功能区划的关系,注重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化布局[4]。
城市绿地不但要环绕城市,还应该在城市中和谐地引入自然,以加强城市生态平衡性。
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落实与管理角度分析,规划的成果必须与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相符,同时由城市规划与绿化主管机构进行有效落实和管理。
在实践工作中,城市规划与绿化主管机构之间需要进行有效协调,双方应综合性分析行动方案,并及时优化,最后确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合理性的行动方案。
由此,双方必须要用心、尽心完成。
近些年,一些城市通过城郊结合与森林园林相融合的形式,建设大面积绿地,迈入生态园林建设阶段,而这也将成为城市生态园林可持续性发展的主流态势。
2.2绿量层面,尽可能扩大绿量
绿量是实现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前提。
从本质上分析,绿量可以解读为2种含义,一是平面的大面积性;二是立面的复层结构性,所以需要从平面与立面视角有效提高绿量。
关于植物造景,应打造“乔木+灌木+草地”的复层群落结构,有效增强叶面积绿量。
以尊重植物生态性作为基础,优选种植光合作用效果较大的植物,增强园林的绿化与光合功能,营建舒适、惬意的小气候环境,促进城市居民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与此同时,对于功能区与污染区域,尽可能种植抗污染的种植,增加绿地面积,借助于植物吸收污染气体,净化环境,追求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发挥植物景观具有的其它生态功能,比如植物的抑菌性,释放氧气与保健物质,有利于居民强身健体。
对于比较特殊的环境,可以打造具有卫
生性、保健性的生态植物景观,优化与改善生活环境,促进身心健康。
2.3文化层面,彰显地方特色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500项,比如曲艺、音乐舞蹈、民俗以及戏剧等,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生态园林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基于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有效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突出地方特色。
2.4细部层面,进行精心设计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确定生态园林设计具体方案后,需要推敲各个细节,经过多方分析、讨论,及时改正与优化不足,从而有效保障生态园林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城市生态园林属于“强迫性艺术”,游人可以自由发表评说,而每个人的品味不同,由此生态园林必须能够经受推敲。
美景通常是“不经意拈来”,而细节则要“娓娓道出”,因此,设计师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功底,匠心也是由细部而呈现。
3结语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群众生活品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而城市生态园林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优化城市环境,为群众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可以在绿色、生态、健康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所以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工作,需要设计师有效把握设计要点,并且高度重视设计注意事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林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凤,王春霞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点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7)
[2]张新佳,宋飏等.基于“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棕地景观改造研究——
—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8)
[3]陈演泽.适地适树在园林建设中全面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以厦门城市绿地建设为例[J].福建建筑,2018(8)
[4]常弘.园林景观结构设计要点及工程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9)
(责任编辑张芝)
景观设计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