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在挖掘和运用苗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在挖掘和运用苗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作者:欧春燕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自2014年9月开始参与市级实验课题《融水苗族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从课题资料的收集、修订申报材料、制定总方案、相关测评。

实施阶段不断深入挖掘本土民俗民风,将其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帮助幼儿了解本民族的风俗礼仪、传统习惯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悠久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实施一年多以来,整个研究过程也初见成效,但是,也逐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下一步的研究进展。

《纲要》指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如何转化和构建园本课程是关键,而创造性地把握、运用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相渗透,是我们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

一、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
第一,首先我们通过调查、访问、文献研究等方式挖掘和收集可用资源,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的具有特色的苗族文化活动内容,将其作为园本课程资源纳入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如苗族特色游戏的收集、整理、分类。

教师们通过回忆小时候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到民间采风、上网查询等,形成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同时,我们向全园的家长、幼儿发放“苗族特色游戏活动”“我了解的苗族知识和我会玩的苗族特色游戏”的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家长、教师座谈会,向家长、教师收集本地区广泛流传的一些苗族民间游戏。

第二,创设苗族文化的育人环境。

苗族服饰展厅、芦笙操、部分民族游戏等以图、文的形式展示在幼儿园楼道、走廊,班级区域。

通过创设这样的富有本土风情的环境,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将苗族文化渗透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为开展民族幼儿游戏提供物质条件。

二、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苗族文化课程资源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课程开发意识薄弱
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前提是在课程开发意识的指导下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课程资源,但在调研中,我们教师对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很一般,对当地苗族建筑、苗族服
饰、美食风味、体育竞技游戏等缺乏深入了解和关注。

对于一些更具民族文化的特色的歌舞、编织等苗族艺术、习俗了解甚少,教师对民族文化的利用缺乏实效性。

(二)教师对苗族文化开发运用形式单一,且整合程度有限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苗族文化资源的运用停留在浅层次,形式比较单一,环境布置浮于表面,区域投放材料涉及民族特色的种类单一,80%的教师在班级主题活动中渗透的都是一些苗族衣食,简单的将一些服饰放入在区角活动,90%的幼儿也只停留在简单的临摹和摆弄,教师没有将资源整合,缺乏运用和开发本土文化的实效。

在苗族语言方面更是没有挖掘,只是简单的将区域名称以苗语命名,幼儿未能真正学习一些简单的苗语,苗族的体育竞技游戏中的一些未常见的游戏未能挖掘出来,没能很好的渗透到户外游戏中。

三、解决的策略。

(一)应以主题为核心进行整合性开发
主题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她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

以主题为中心的整合性开发分为确立主题、建立主题网和开展主题活动三个步骤。

根据收集到的苗族资源,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幼儿园可以开展整合性的主题活动,按照步骤和组织相应的园本活动。

(二)应以经验为基点进行活动性开发
杜威认为,经验表征着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它是人对环境的占有、欣赏、体验、审美、崇拜、喜悦、感伤、探究、认识的整合。

据此,他提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虽然传统的苗族文化受到现代人的冲击,已经逐渐衰落,但是苗族文化依然渗透在我们身处苗山的幼儿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以幼儿和教师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逐步拓展和开发相应的苗族文化课程。

(三)不断开发以环境为依托的隐形课程
隐形课程是一种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和规范。

如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价值观等民族文化精髓更多就是通过周围整体环境的熏陶与浸染而形成的。

苗族文化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在对家乡历史、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苗族同胞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幼儿园对苗族文化在主题活动的运用和开
发,要更多的关注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建构以环境为依托的隐形课程,以让幼儿全面感受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