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程总结(热门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课程总结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风景画艺术的特点风景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风景画艺术富有的特色及鲜明的色彩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风景画。

②根据对像进行写生。

3、情感目标:通过对风景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创作。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如何欣赏与绘画风景的知识、进行户外写生。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xxx决)。

3、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欣赏风景画,怎样进行风景画的写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风景画的画法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水彩画教学》。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吗?
②风景画有那些特色?
引导学生小结:欣赏风景画的色彩,了解风景画的画法。

2、教师总结,水彩画正如它字义所明示的——
是用水作为媒介调和颜料,从而达到艺术家创作目的的一种绘画形式。

就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描绘景物这样的理解以及人类目前所发现的史前壁画而言,水彩画是人类绘画史上最为古老的画种之一。

(板书:色彩丰富的风景画)
〔课件演示〕:(出示风景画的资料)
风景画的图片——视频——老师讲解与创作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风景画,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水彩课程总结第2篇
色彩设计课程是一个大门类,其中涵盖了以各种设计学科为主题的色彩分枝设计,在各类设计院校当中,色彩设计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设计专业课程,即让学生学习系统专业配色的同时,又能够在一个侧面持续推进了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纵深递进。

这其中的服饰配色课程又与其他设计专业的配色课程不同,具有其特有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一、课程框架与结构
服饰配色设计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群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有别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尽量要在前两个学年完成的情况,以2018级培养方案为例,服饰配色课程则放入第三学年春季学期中,两个学分总计三十三课时。

之所以将这门课程放入第三学年,是想让学生在前两学年中获得一些基本的服装设计与工艺技能后,再进入到色彩设计的学习当中,同时不割断色彩设计与图案设计、面料设计与饰品设计的连接,使得几个重要的服装设计元素尽可能的融合到色彩当中。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方面,选择以xxx(M unsell)色彩体系为基本理论基础,服饰配色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涵盖了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与文化的知识点,实践部分主要在学生的设计与制作中显现色彩对比调和等设计特点。

因为色彩产生于光波,而光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能。

1所以在色彩的物理特性讲授中,首先要引入光学的概念,以及眼球的基本构造和接收可见光的基本原理。

之后需要引导学生精准的识别色彩的三个属性。

从十七世纪开始,经过十八、十九世纪,直至现在,色彩的三种属性在科学和艺术色彩理论的领域,被表述的越来越清晰。

2而这些理论只有让初学者亲自进行实践练习,才会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明晰。

通过调色部分的训练,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比如图1的色相推移训练,在调出十二个色相之后,对整体色相进行明度调整,这样又可以产生出一个新的色相体系,同时启发其他学生,是否可以通过纯度的改变,又变化出另外的色相推移,这样的理论讲授以及配色训练,需要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调色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干净的吸水毛巾以及准备多张白纸做试色条随时观察比对调色的精准性,做到这些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色彩变化的趣味。

我们还准备了xxx的纺织品色卡,让学生除了在动手调色之外还能直观地体会到当今时代细腻变化和数量庞大的纺织品色彩体系。

颜色不仅因为地域差异造成差别,还存在因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差别。

3在讲授色彩的心理与文化的知识点时,先以单一色相入手,讲授同一种颜色,在不同地区与国家所带来的不同涵义。

这些涵义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比如绿色在中东地区的珍贵涵义,在欧洲就可能变成了带有毒性成分的颜色;比如在英国代表忠诚的蓝色,到了荷兰则有可能成为一种谎言的意味——
尼德兰著名画家xxxxxx尔的画作《盲人的寓言》中,画面前方即将跌入坑中的盲人身上穿的蓝色服装,就有谎言的寓意(如图2);又如红色从圣神之色到是非之色的多元变化在中国人生活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4再到爱娃海勒这样的研究者从西方的视角阐述了红色作为纺织品的昂贵与奢侈性。

5这样有趣的色彩文化案例还有很多,因为无论是时装还是面料的色彩总会受到异域的影响。

6所以讲授这些理论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以及带给学生对于色彩历史与色彩文化更多的思考,同时每种色彩理论知识点都结合最新一季服装流行资讯中的对应色彩主题设计作品,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作品联系起来。

在三周的服饰配色课程中,理论讲授部分占时为一周,后面的两周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服装色彩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完成一套服装,从设计草图开始即体现出配色作为该套服装最重要的设计特点,这也意味着整体服装的设计无论从款式、结构还是面料都要为色彩服务,体现出良好配色设计的服装,在这门课程的结课成绩中才能获得高分,设计图通过之后是选购面料环节,这个环节非常的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可以将设计理念付诸于实现,如果因为没有太多
经验导致面料选购失败,教师的建议是不要轻易更换不完美的面料,而是通过面料改造或者是草图的更改重新设计出符合这些面料的服装,最大程度的体现出良好的配色,这个过程难度很大,也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与毅力,很多学生面临阻力一度就想放弃,但只要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之下,他们总能找到成功的途径。

二、学生作品案例
学生的色彩设计作品大致分为三类方案:邻近色色彩设计,中间色色彩设计和对比色色彩设计。

色相环中相距60度,或者相隔三个位置以内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

邻近色最能带来视觉的舒适感,也是最容易实现和达到的配色方案,对学生而言比较保险和安全,所以对于提出邻近色或同色系配色方案的学生,要求他们特别注意细节,从配饰、妆容各个方面甚至是指甲油的颜色,都要与整体服饰配色相协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同色系或邻近色的细致感,在图3中可以看到整个设计从草图绘制到完成表现的整体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样把这种层叠的具有朦胧效果的色彩呈现出来,除了面料以外很重要的就是结构与版型,要经过多次的试板才能基本达到自己的想法,图4是通过面料的改造呈现一种流畅的肌理状态,来表达自己所设想的邻近色彩设计。

所以说服饰配色课程所学习到的是一个包括色彩、面料、版型的综合技能。

凡是处在两个相对的色彩关系中间的色,统称为中间色。

在色彩学中,中间色有以下几种不同含义:一是指复色而言,凡两个单色混合所产生的色叫中间色;二是指色性二线,如土红是大红与玫瑰两色的中间色;三是指消色而言,如灰色是黑白两色的中间色,而最后一种则是我们课堂学习中间色概念的重点,即相对于补色而言,在色环中除了补色和邻近色以外,其他各色都归于中间色。

从中间色开始,配色的难度逐渐加大,选择中间色设计方案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要求更高的群体,他们通常是通过一些角色代入,比如日式木偶,或者童话中的人物视觉特征的实现,来将中间色更合理的运用起来,亦或是将中间色的明度或是纯度协调起来,或加入无色系的成分,达到尽可能的视觉和谐。

(如图5)还有一些学生思考的更加多元,他们希望通过同一种中间色搭配结合不同的场景呈现不一样的服装气质(如图6)。

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被称为对比色。

与选择邻近色或同色系方案的学生不同,在课堂上选择对比色设计的学生所承担的风险性是最大的,因为通常作品呈现的难度大,常有做坏的情况发生,但是这些学生从态度上来说是勇敢的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他们总能找到很多办法让自己的作品成功展现,有些人很谨慎,选择一组对比色中的其中一个颜色,尽可能大面积使用然后最小面积的使用另外一个颜色,使得整体效果既有对比色的概念又尽可能的整体和谐(如图7左上、右上)。

另外一些同学在服装使用对比色之后通过饰品设计的加入让整体造型呈现较为丰富的状态,使得初次尝试的配色不至于太突兀(如图7左下、右下)。

还有些同学加入了实验性的成分,比如用宣纸染色做肌理(如图8左),或者在面料上做出肌理与纹路,来达到对比色设计的目的(如图8右)。

他们的设计呈现出不成熟的青涩感,但是所有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出自己想要达到的配色状态,加之同时还要解决服装版型与工艺的问题,所以实际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大,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试图突破色彩局限性,走出配色安全地带的勇气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

三、一些有趣的设计点
在做全色环训练直至延伸到服装色彩设计上时,我们意识到,在一套服装上出现的色相越多,就越考验设计师的色彩驾驭水平,也对服装穿着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穿着者都很难驾驭多色相的服装,所以在市面上的一些面对大众的服饰配色书籍才会要求穿着者尽量不要在一套衣服上出现超过三种颜色以上的搭配,但一些学生对这一特点保持了好奇心,他们很想尝试尽可能多的色彩,怎么样成功的设计以及成功的穿着,比如他们会运用彩色扎染的方式来设计服装色彩,使得多色相的服装在色彩上尽可能的获得视觉和谐。

也有通过一些结构性的设计让多色相结合起来
同时与无色系的结合使得色彩绚丽且获得留白感(如图9)。

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服装的结构与图案,面料的肌理以及整体的配饰都可以是色彩的载体,这些细节涉及到越多,色彩就可以变得越丰富,对整体服装的设计就越有助益(如图10)。

有一些同学心中还保留着对经典服装作品的敬意,比如圣罗兰的xxx安裙,学生想借鉴这一经典的艺术主题,圣罗兰是以xxx安成熟时期的作品为灵感,他就回溯了xxx 安以前的作品,发现更早期作品在线条上面有粗细的变化,因此结合了这种变化线条,当然xxx安裙无人能够超越,对学习者来说这更多意味着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如图11左)。

还有的同学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作品的色彩设计中,曾经2006级的一位女生用无纺布的色彩重现了小时候自己对穿过马路走出街道爬上山顶邮寄信件的美好回忆(如图11右),图片中的模特也是她本人,通过服装、通过色彩,她得到了快乐的满足感。

在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是童装设计,这是童心未泯的梦想成真。

水彩课程总结第3篇
关键词:墙绘艺术;xxx成;互融式应用
检索:.cn
近年来墙绘艺术以其个性、时尚、环保等优点在建筑装饰设计市场上广受欢迎,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墙绘设计中得以充分展现。

在墙绘创作中,懂得怎样准确、合理地运用色彩来体现墙绘设计的主题,是墙绘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而对xxx成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墙绘设计师能否设计出优秀的墙绘艺术作品。

墙绘艺术与xxx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xxx成与墙绘艺术的互融式应用
(一)xxx成原理是互融的基础
xxx成是从人对色彩的感知出发,利用科学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色彩的性质、心理效应等,以此总结出xxx成原理,并按照色彩搭配原则重新构筑色彩,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组合形式。

墙绘设计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能够引导艺术家自觉地根据xxx成理念的主导方向而展开对xxx成的具体运用,并从美学的角度支撑xxx成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当代艺术设计之中。

墙绘设计作品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室内整体效果,而色彩的构成方式直接影响着墙绘作品效果。

xxx成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是墙绘设计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题材与构图
xxx成作品的设计题材主要分为抽象形设计与具象形设计两种。

xxx成抽象化设计即将色彩表现于抽象的形态之中,抽象形色彩具有强烈的现代装饰韵味。

这种强烈的抽象的色彩语言应用几乎成为当代墙绘中色彩表现最为强烈的视觉特征;xxx成具象化设计要求构图具体化、形象化处理。

在色彩的构图方式上,为了突出画面主体选择具有相应特征和关系的色彩进行恰当布局,形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

色彩主要通过平面表现、三维立体表现的构成形式来展现它所独有的视觉魅力。

其中,平面表现主要在色块处理方式上追求平面化,因而在视觉上色块显得单纯而均匀。

这种色彩表现形式装饰性很强。

三维立体表现其实是色彩在平面上呈现的立体假象,其中运用了色彩近暖远冷的感知规律,拉开色彩在视觉上的距离,再结合形体上的透视原理,以此强化画面色彩的空间感与体量感,实现了平面状态下的空间感,从而增强了作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

墙绘设计的题材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如国画、油画、水彩。

不同的建筑环境需要用不同题材内容的墙绘作品来装饰的要求促使墙绘作品选题呈现多样性,同时带来了墙绘作品创作的构思、构图和色彩的多样性。

(三)色调与环境空间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