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痉挛性瘫痪8例的手术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医药
分辨能力不足,也可能是父母在成长中扮演健康授权者角色时间过长,使受访者转变为大学生角色时缺少自我决策能力,仍倾向于和父母商量讨论,但父母作为非专业者回答也十分有限。
虽然HPV疫苗需要父母授权,但子女在感知健康信息后发挥自身主动性,父母依然会同意接种。
3.4 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及支持 国家政策是群体疫苗接种行为的导向,面对大学生这一广泛需求的接种群体,建议政府与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适应接种政策及价格方便大学生接种,及早行个体免疫。
我国在2006—2012年间HPV疫苗的免疫接种延迟,可能造成5900万9~15岁女孩错失接种良机,若后期不接受筛查等将导致沉重疾病负担[8]。
建议各地方卫生机构提供稳定HPV疫苗供应数量及多样预约流程,使大学生能便捷预约接种。
3.5 加速自主疫苗的研发 目前,国内审批上市均为国外进口疫苗,自费价格针对普通学生仍过高,加速国内疫苗产品研发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
目前,国内多家生物公司对HPV疫苗的研发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总之,疫苗的接种决定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利于个人、家庭、学校及政府对于大学生群体疫苗接种政策的研究,更多方面、多途径地促进HPV疫苗接种行为。
不足之处是,本次调查样本少,只涉及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更多年龄段、多学历、多专业人群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 考 文 献
[1]Jr SW,Bacon MA,Bajaj A,et al. Cervical cancer :a global
health crisis[J]. Cancer,2017,123(13):2404.
[2]姜波玲,卢媛. 宫颈癌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
产科学杂志,2018,45(5):527.
[3]Ka tz IT,Bo gart L M,Fu CM,et al. Ba rriers to H PV
immunization among blacks and latino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aregivers,adolescents,and providers[J]. BMC Public Health,2016,16(1):874.
[4]邓丽瑶. 中国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与接受度调查[D]. 南京:
南京大学,2018.
[5]周倩,刘卫民,陈霖祥,等. 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对深
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2):230.
[6]张晓琴,李胜泽. 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研究进展[J]. 中华全
科医学,2015,13(9):1511.
[7]岳乐. HPV公众认知、态度、行为调查与新媒体健康传播策
略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8]Wang W,Ma Y,Wang X,et al. Acceptabilit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among par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inan,China[J]. Vaccine,2015,33(22):2570.
(收稿:2020-01-17)
(发稿编辑:陆 易)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痉挛性瘫痪8例的手术配合林 艳 徐 竹 杨 霞 陈 颖 路 建
痉挛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中枢性瘫痪,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生的锥体束受损所产生[1]。
目前,治疗热点在于恢复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然而实际疗效不佳,多数患者留下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
自1986年顾玉东院士首创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其团队于2008年以痉挛性瘫痪患者健侧大脑半球控制双侧肢体,从而绕开受损大脑半球功能恢复不确定的问题,重建患者的运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科学意义[2]。
近年来,我院开展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痉挛性瘫痪8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痉挛性瘫痪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8~63岁,平均46岁;病程2~28年;病因:脑出血4例,脑梗死2例,脑外伤、脑瘫各1例;肢体功能障碍部位:右侧6例,左侧2例。
1.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行臂丛神经探查松解、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术中切取健侧远端颈7神经,经腓肠神经桥接由肌下通路或不需移植椎前通路直接牵至患侧,于近椎间孔部与患侧颈7神经缝合。
1.3 结果 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
2.5~
3.5小时,平均3.0小时;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0mL。
住院时间均为7天。
术后随访3~6个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麻醉手术科(林艳、杨霞、陈颖、路建),骨科(徐竹)
通信作者:林艳,
60
2020年10月第27卷第19期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配合
2.1.1 术前访视 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社会及经济情况,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主诉,讲解手术目的和必要性,介绍手术成功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2.1.2 器械及物品准备 包括手术敷料包、手术衣包、健侧颈7移位术专用包、20号刀片、10号刀片、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皮管、输液器皮管、皮片、负压引流球、驱血带、4-0幕丝线、3-0幕丝线、8-0普罗林线、各种型号可吸收线、10mL针筒、利多卡因2支。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① 环境准备:选择洁净手术间,术中限制人员进入,保持层流手术间房门紧闭,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45%~60%。
② 患者准备:患者进入手术间后,护士热情接待,做好心理安慰,使其放松心情。
选择下肢周围浅静脉或股静脉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尿,安置手术体位,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后,协助医生将患者安置于颈仰卧位,肩下垫一软垫,颈后垫一圆枕,使头充分后仰,双上肢置于胸前,双下肢自然平放,充分暴露手术野,约束带妥善固定。
协助医生在健侧和患侧用标记笔做好切口标志。
③ 术中密切观察:术中分离颈7神经时,由于颈横动脉在臂丛浅层,容易被误伤引起出血,以及颈7神经根在过通道时,脊柱旁的椎旁静脉丛也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锐器和电刀损伤等因素造成出血。
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程,一旦发现术野大量出血或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立即准备止血材料,联系血库备全血,协助麻醉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本组病例平均出血量40mL,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
2.2.2 器械护士配合 护士在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成功后,协助医生消毒、铺巾,充分暴露双上肢及一侧下肢。
递20号刀片给医生,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递电刀止血,保护皮神经,向深面分离,递分离钳,牵开肩胛舌骨肌,结扎颈横动脉,打开脂肪层,暴露并标记此处臂丛神经上、中、下干。
于前斜角肌表面分离膈神经,递盐水纱布保护膈神经,术中再次确认臂丛神经上、中、下干,从患侧远端分离颈7神经。
递利多卡因针局部封闭后,将远端颈7神经切断备用(神经长度约5cm),递20号刀片、有齿镊,取右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切口并延长至左侧切口。
递骨膜剥离子,从远、近端分离颈7神经,近端分离至近椎间孔水平,利多卡因针局封后,于近端近椎间孔处切断备用,尽量游离颈7远端,于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钝性分离。
递骨膜剥离子向外侧牵开胸锁乳突肌,保护膈神经,向内牵开肩胛舌骨肌,将颈动脉鞘向外侧牵拉,食管和气管向内侧牵拉,于甲状腺上动脉上缘,将健侧颈7神经根牵引至次间隙内(穿过部分颈长肌),并于椎体前方、食管后方的间隙内将健侧颈7神经根引至患侧,神经吻合长度缺损约2cm,以右下肢取腓肠神经约10cm,分为5股后并股移植吻合颈7神经根。
递8-0普罗林缝线行束膜法缝合,吻合牢固,缝合口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深面、颈动脉鞘后方,术中再次确认颈7移位神经全长无张力,吻合口佳。
递电刀彻底止血,清洗伤口,双侧各置负压引流管1根,递4-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下组织,3-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内,逐层缝合包扎,小绵垫覆盖,颈托固定。
2.3 术后处置 巡回护士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通畅,为患者穿好手术衣裤,盖好棉被,检查静脉留置针、留置导尿是否通畅,留置针穿刺处有无渗出等。
协助护工将患者从手术床搬到推车上,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护送至麻醉复苏室。
患者麻醉苏醒后,由复苏室护士护送至病房。
3 小结
脑卒中、脑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痉挛性瘫痪发病率很高[3],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为全新治疗方法。
健侧颈7神经作为供体神经,其神经的再生动力明显优于其他动力神经[4]。
此手术区域在解剖结构上较复杂,重要组织多,手术难度与风险较大。
巡回护士要熟悉手术过程,物品准备充分,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前采用硅胶体位垫保护患者骨突受压处皮肤;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调整手术体位,在探查患侧臂丛神经时头转向健侧,以便更好地暴露术野,避免损伤血管和食管。
器械护士要熟悉人体正常解剖位置及周围的神经、血管,掌握手术步骤,熟悉各精密仪器的使用,术中配合时精神高度集中,及时、准确传递器械,及时应对术中情况,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参 考 文 献
[1]王振彦. 运动疗法在中枢性瘫痪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6,6(36):59.
[2]徐文东,顾玉东. 手外科扎根临床不断创新[J]. 复旦学报(医
学版),2017,44(6):703.
[3]张小琴.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J]. 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9):112.
[4]王猛,徐文东,赟
华续,等. 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1):5.
(收稿:2020-01-23)
(发稿编辑:陆 易)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