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8952_科研是探索未知的边界——专访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炜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不仅能
满足我的好奇心,
更是在探索未知
边界,与人类命
运息息相关。

姚炜琪:
出生日期:1991年5月24日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
毕业院校: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多伦多大学
工作单位及职务: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上的内容用录音笔录下来,课下再
花两三倍的时间弄懂。

多伦多冬季
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雪厚厚
地铺满整个校园,生长于南方
的小姑娘姚炜琪起初觉得下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
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
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
·牛顿
兴趣爱好
旅游、制作美食
值得一读的书
《快思慢想》
崇拜的科学家
尼古拉·特斯拉。

他不在乎自己能得到多少利益,而是为人类未来做出贡献,带领人类进步。

十年之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希望成为我的导师Adina Paytan那样的
女性科学家,她将生活和工作安排得
井井有条,充满正能量、高效率、
乐于帮助青年学者。

. All Rights Reserved.
EDUCATOR
议题28
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能遇到难题就退缩,得坚持下去”,后来她咬咬牙考到了最高等级。

多年后姚炜琪感觉出国读书“很辛苦不想再坚持了”,父母依然回答她:“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在多伦多大学刚读了四个月的硕士,导师就看到姚炜琪的科研潜力,表达了希望她留下来读博的想法。

博士申请截止日期临近,但犹豫的她迟迟没有提交申请,导师看着她的眼睛:“现在提我会马上通过。

”在做选择的关键时刻,被导师“推了一把”,姚炜琪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位连姚炜琪的父母都视为女儿伯乐的导师,从不会为她的研究结果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

姚炜琪曾经花了三年重建3000万年—6000万年前海水硫酸盐的硫同位素记录,仅数据测试就已经积累了两年。

但奇怪的是,她的结果与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Adina Paytan教授1998年公开发表的记录存在明显偏差,这位学术前辈兼好友是该记录的首位发现者。

姚炜琪不明白为何二者存有差异,导师很坚持:“数据点测出来就要想办法给出解释,而不是解释不通就直接扔掉。

”思路一点点被导师“怼出来”,为了找出数据背后的意义,后续她做了许多次补充实验,证明了新记录的可靠性。

原来,之前的论文中一个站点的沉积物受到了成岩作用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原始海水信号的解读,使得原曲线预测波动剧烈,而她的曲线则更为平缓。

姚炜琪的发现,也校正了一项经典研究。

批判性思维的学术训练,练就了姚炜琪“自己怼自己”的能力。

每每产生新的想法, 她会不断反思,用排除法消灭其他的可能性,再想尽办法佐证自己的设想。

人类为科学发展的努
力探索,无限趋近于真理。

姚炜琪认为,
许多文章阐述的观点,是研究者在一
段时间内得出最合理的结果,不一定
绝对正确。

年轻的“90后”学术导师
博士后进站前,抱着了解国内的
学术进展和学术交流的想法,姚炜琪
参加了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一个学术论
坛。

她的报告甫一结束,南方科技大学
就发来邀约,请她出站后过来做PI。


朝南海、连接太平洋,深圳凭借得天独
厚的地理位置,向海图强建设海洋中心
城市。

在南方科技大学这片开放的学术
平台上,围绕深圳这座城市对海洋的科
研需求,又能做自己关心的研究,姚炜
琪没再考虑其他机会。

得益于南科大和国际接轨的科研
体系,像姚炜琪这样的青年科研学者
一入校就有博士生、博士后招收指标,
很快便能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

做了PI
的姚炜琪接触了许多以前没想过的工
作,比如建设实验室、管理科研经费
等等。

她笑着说自己为此“恶补”了
一些管理学、金融学的知识。

资历颇
深的研究员的团队、科研思路等方方
面面相对成熟,缺少经验可能是青年
人最大的劣势,“大家都是这样过来
的”,姚炜琪相信,坚持努力,时间的
力量可以弥补一切。

从前埋首实验室的日子里,姚炜
琪看到周围的科研工作者并不急着出成
果,只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准聘转常
聘的压力不是没有,她更为在意的,是
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慢工出细活”,
稳扎稳打比急急忙忙做出来的成果更完
整。

她笃信,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推
动她向科学深处拓展的动力。

“科研就
是要研究和发展,做有意义的事。


南科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
生可以在大二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
自由选择设计毕业课题的导师。

2021
年秋季的海洋系本科生大会上,姚炜
琪成了两名本科生的学术导师。

姚炜
琪让他们旁听组会,特意把时间安排
在俩人没课的时候。

“90后”学术导师
刚刚褪去学生的青涩,对学生的需求更
容易产生共鸣。

为自己科研团队的成员
设计课题,姚炜琪花了一番心思。

她会
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因材施教:对本科
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学会
一项小技能,为他们接下来开展科研奠
定基础。

姚炜琪注重培养硕博研究生的
系统性研究能力,所以分给他们具有挑
战的工作。

博士后有扎实的科研训练和
研究基础,姚炜琪就结合他们已掌握的
技能去设计课题,使他们可以充分运用
所学,同时也为团队的课题研究注入新
活力。

本科生一开始可能对实验没概念,
形成认知的最佳方式是具体操作。

姚炜
琪将本科生和博士后的课题设计链接在
一起。

如此,本科生在帮助博士后完成
相应的简单实验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
体悟。

好几名海洋系的本科生对海洋化
学很感兴趣,但类似的课程只开给研究
生。

从学生的眼中,姚炜琪看到了对知
识的热切渴望,她想在今年秋季来临时,
为本科生开设一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
选修课。

夕阳下的海边,姚炜琪捡贝壳的
身影倒映在翻卷的海浪和粗糙的礁石
上。

小学时在三亚潜水,她看到珊瑚、
水母和她叫不出名字的漂亮鱼儿,那时
她感到海的有趣和神奇。

现在可以在一
座海滨城市做海洋研究是幸福的,姚炜
琪想。

深圳这些年发展得那样好,还有
很多风景她要去看。

力量
三十而立的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EDUCA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