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七年级生物认识生命检测题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质检题(一)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每小题4分,共60分。

1、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A、生长
B、应激性
C、反射性
D、新陈代谢
2、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结构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
物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发达的根系
B、肥厚的肉质茎
C、厚的角质层
D、叶的面积大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4、在草原上,影响牛、羊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空气
B、温度
C、牧草
D、水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6、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D、生物改变环境
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现象都属
于()
A、新陈代谢
B、生长
C、应激性
D、繁殖
8、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如今已变
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D、环境条件决定人口的数量
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哪像不正确()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明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就是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如同一张纸还薄的一个圈层
D、生物圈是所有的生物的家
10、种类繁多的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A、地球
B、自然
C、生物环境
D、生态系统
11、关于生物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生物有一定的应激性
B、生物要进行繁殖
C、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
D、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
12、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蘑菇
D、珊瑚礁
13、被誉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A、马克思
B、达尔文
C、林奈
D、哈维
14、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沃森和克里克
B、达尔文
C、林奈
D、哈维
15、达尔文对生物学的理论贡献是()
A、物种的分类
B、生物进化论
C、物种遗传
D、物种变异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6、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

1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____________。

18、生物多样性有三个主要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

2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环境。

2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_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科学。

22、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得出结论等重要的步骤。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23探究“影响鼠妇的分布环境因素”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小组所研究使用的鼠妇数量__________只。

24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可以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下,另一组放在正常_______下。

答案:一、A,2、D、,3、B,4、C,5、C,6、A,7、A,8、B,9、C,10、D,11、D,12、C,13、C,
14、A,15、B
二、16生态因素,17、实验法,18、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9,、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繁殖,20、影响,改变,21、生物,实验,基础22、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3、观察法、实验法,10,24、低温,室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