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术基础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热力学温度和吸附分子垂
直于表面方向的振动周期。 第15页/共35页
常见气体的吸附常数和吸附热
Two Level Desorption Speed 在超高真空系统中许多化学活泼的双原子气体在 金属表面上化学吸附时分级为原子态。其解吸速 率称为二阶解吸速率。
d 2 dt
12V2
exp(
Ed RT
)
P{i} eY Y i i!
Yi d e
第20页/共35页
如果在电极间有N0个电子,它们与气体发生碰 撞的总次数Z满足:
Z
N0
i1
iP{i}
N0
d
0
第21页/共35页
Electron Collision Leading to Ionization 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导致有如下可能:a、不发 生能量转移b、激发气体分子到激发态; c、电 离; 上述过程的发生与电子携带的能量相关,满足能 量要求时,过程的发生也是以一定的几率进行的。
第34页/共35页
第7页/共35页
根据热力学理论,很多研究者对吸附现象 进行了研究,得到很多吸附等温线的理论结果, 其中真空技术中常用的有6种。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这些公式都是有特定的 使用范围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吸附现象的复 杂性,它不仅与吸附剂的物质种类和表面状况有 关,也与吸附质的物质种类、携带的能量等有关。
第8页/共35页
朗缪尔等温式:
第9页/共35页
此外还有弗利德利胥等温式、捷姆金等温式、 BET等温式、杜平宁等温式和亨利定律等。这些 方程都是在普遍的热力学规律基础上,结合特定 的假设得到的,所以适用性是有局限的。
《真空设计手册》P80~84
第10页/共35页
4、Non-equilibrium of Adsorption
D:崩溃或者点火; EF:正常辉光放电; FG:异常辉光放电; GH:弧光放电; OC:非自持放电; CD:不稳定自持放电; EH:稳定自持放电
第26页/共35页
当加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压增大到某一个数值时,放电从非自持 放电转变为自持放电,放电电流会大幅度增大。非自持放电过渡到 自持放电的突变称为崩溃,对应的电压叫做着火电压。 发生崩溃的条件是:
第29页/共35页
3、Glow Discharge 辉光放电是满足着火条件后立即发生的一种自持 辉光放电,它的显著特点是从阴极到负辉区有几 百伏的电位变化。 辉光放电的整个空间为明暗相间的光层所分割, 而大多数光层分布在靠近阴极的地方。这个特点 是与电子和气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第30页/共35页
2, 1, Ed , V2, R, T 分别是单位面积上吸附的分子数、 单位面积上吸附的原子数、解吸活化能、二级解
吸速率常数、普适气体常数和热力学温标。
第16页/共35页
Gas Discharge under Low Temperature
1、Ionization of Gas
假设分子具有球对称势能,当运动的电子只有在 距离分子re之内时,其轨道才有显著的变化。称 此时的球对称势能截面为有效截面(Effect Cross-Section)。有效截面是微观截面。单位体 积内所有分子的有效截面之和叫做总截面。它在 物理意义上相当于一个电子在气体中经过单位路 程和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
(ed 1) 1 or (eVs / E -1)=1
, Vs , E 分别是电离系数、着火电压、电场强度、极间距、二次
发射系数
第27页/共35页
第28页/共35页
着火电压相当于放电伏安曲线上D点的电压,数 值上决定于气体的压力P、极间距d。
Vs=(pd) 这个规律叫做巴刑定律,只要乘积保持不变,着 火电压也不会变化。 各种材料的最低着火电压可以在真空技术的常数 表中查寻。
第32页/共35页
气体放电现象在真空技术中非常重要,既有有利 的方面,也有不利而需要克服的方方面,这些都 有赖于对放电机制的深入认识。
第33页/共35页
Forthcoming Topics: 真空管路基础 真空泵原理与结构 蒸发法薄膜制备原理与设备 溅射法薄膜制备原理与设备 样品的热处理原理与操作
真空技术基础
会计学
1
Adsorption of Gas (吸附)
1、Interaction of Solid and Gas 吸附(Adsorption):固体表面聚集一层或者多层气 体的现象; 吸收(Adsorption):气体扩散渗入固体内部并被溶 解的现象; 解吸(Desorption):被材料吸附的气体或者蒸 汽的释放现象;
I 区:阿斯顿暗区; II 区:阴极辉区; III 区:阴极暗区; 上述三区叫做阴极位降区; IV 区:负辉区,光度最强; V 区:法拉第暗区; VI 区:正柱区,等离子体区 ; VII区:阳极区
第31页/共35页
除此之外,气体放电还包括弧光放电、活化放电、 电晕放电、高频放电和潘宁放电。这些放电类型 都与具体的气压、电极和电场条件相关。 这些放电形式也根据各自特点的不同有着特殊的 用途。 比如:弧光放电温度很高,发光强烈,可以用来 熔化、焊接金属、制备照明灯具;火花放电具有 高压、放电间隙等时、外环境敏感特性,可以用 来制作高压验证仪器、计时器和辐射计数器;电 晕放电时自持放电,可以用来制作静电除尘、电 晕放电计数管等;
第2页/共35页
吸附产生的机理大致说就是由于固体表面附件的 力场存在,它对于与其碰撞的气体分子而言扮演 着一个势阱(Potential trap)的角色。 吸附剂与吸附质中间作用力分类两种:范德瓦尔 斯力和化学键力。 范德瓦尔斯力源于电偶极子,强度随距离6次方 衰减; 化学键力源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交换, 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分;
第1页/共35页
2、Basal Principle of Adsorption 吸附是真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只要涉及的 是气体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叫做吸附质,吸附气体分子的 固体叫吸附剂。 吸附是固体物质的通性,但是有些物质的吸附能 力特别强,如活性炭、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 筛、金属钛、金属锆和金属钡等。 吸附现象在真空技术中要辨证地看待。
第3页/共35页
吸附的过程: 分子以1 kT 能量与固体表面碰撞,以一定的几率
2
落入范德瓦尔斯势阱qp ,放出一部分热量(吸附 热)。 被捕获的分子以一定几率穿越势垒 Ea(化学吸附 活化能)落入更深的势阱,放出较大的能量(化 学吸附热)。 物理吸附与温度负相关,化学吸附与温度正相关。
第4页/共35页
在吸附未达到平衡或者外界因素使得吸附质脱附
时,吸附现象进入非平衡状态。通常对非平衡态 我们关注的是吸附或者解析速率。
Chemical Adsorption Speed
uc
n
Fc ( ) exp(
Ea RT
)
(个/m -2sec-1 )
其中γ是吸附成功率、Fc(θ)是没有被化学吸附 占据的吸附位碰撞的概率、Ea是吸附活化能、 Γn是单位时间碰撞到单位面积衬底上的分子数 目。
第22页/共35页
足以引起气体电离的能量叫做电离能,电离能对应的 电位叫做电离电位。
第23页/共35页
2、Gas Discharge 当气体原子或者分子受到某种外界能量作用而形 成荷点粒子(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气体变 成导体,当有电场存在时,带电粒子定向运动, 产生了气体放电现象。气体放电的特点: (1)气体放电的前提是气体电离,有载流子; (2)恒定温度下,气体电导率由载流子密度和 平均自由程决定。它是随外界因素有关的;
up n Fp ()
定义凝聚速率 p Fp () 得到物理吸附速率表达式为:
up n p
第14页/共35页
First Level Desorption speed
d dt
V1
exp( Ea ) RT
, V1, R,Ed, T, 0
分别为单位面积
吸附分子数、一级解吸速率常
数、气体普适常数、解吸活化
第17页/共35页
第18页/共35页
电子平均自由程
总截面 Q
en
1 e
e
1 en
第19页/共35页
Collision Number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in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between Two Pole 电子从阴极飞跃到阳极的过程中,不断与气体分 子碰撞,损失能量和改变运动方向。期间遭受i 次碰撞的概率P{i}为:d为极间距
第5页/共35页
3、Equilibrium of Adsorption 吸附出于平衡状态时,吸附量是温度与环境气体 压力的函数: F( p,T) 温度一定时,吸附量仅仅是压力的函数,叫做吸 附等温线。 F( p) 大量的实验表明吸附等温线有5中类型,其中类 型I为单分子层吸附。
第6页/共率αc,
c
Fc ( ) exp(
Ea RT
)
得到化学吸附速率的表达式为:
uc nc
下面给出一些实际测量的结果。通常结论是和各 种因素相关的。
第12页/共35页
第13页/共35页
Physical Adsorption Speed 物理吸附速率up是:
第24页/共35页
(3)电子从电场获得的能量,主要转化为下面 四种形式的能量: a)通过和气体分子碰撞转化为分子热运动能量; b)通过激发碰撞转化为激发能; c)通过电离碰撞转化为电离能; d)通过和电极碰撞将能量传递给电极。
第25页/共35页
气体放电的伏安特性
OA : 自然带电粒子形成电流; AB:自然带电粒子导电达到饱和; BD:雪崩击穿;